人物簡介
同治五年(1866年)善
耆在北京出生,為第十代肅親王(第一代肅親王是皇太極長子豪格,因其叔叔多爾袞反對,未能繼承皇位,後由九弟福臨繼承,為順治帝)。歷任崇文門稅監、步軍統領、民政部尚書。是中國現代警察制度的建造者之一。清末贊成立憲運動,並免除刺殺監國攝政王的汪精衛死刑。辛亥革命後,為宗社黨骨幹,拒絕在清帝退位詔書上籤字,後逃至日本占領的旅順,兩次發起滿蒙獨立運動,均以失敗告終。1922年病死於旅順,享年56歲。運回北京肅親王墓地安葬。溥儀追謚忠,全稱肅忠親王。
善耆愛好京劇。有女兒金璧輝,過繼給日本人川島浪速,日名川島芳子,後因漢奸間諜罪於戰後被槍決於北京。
後世遺聞
肅親王是清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在第一代肅親王豪格之後,一共承襲了9次,其中第一、二、三次襲稱顯親王,乾隆年間恢復原稱。在後來9位肅親王中,必須提到的是末代肅親王善耆。
善耆生於同治五年(1866),21歲封二等鎮國將軍,33歲時襲肅親王爵。他是晚清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任民政尚書(相當於部長),還是中國警察制度的創建人,曾擔任過崇文門監督、理藩
善耆是清末諸王中的佼佼者,他的幹練、開明以及為人豪爽、喜歡詼諧的個性,給時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身逢末世,他殫精竭慮的一切努力,都無力挽狂瀾於既倒。辛亥革命時,他堅決反對宣統帝溥儀退位,甚至落淚。民國初年,他作為宗社黨的重要成員,策動叛亂,鼓吹滿蒙獨立。他曾把自己的復辟之夢比喻為漢光武恢復大漢,又曾把自己的絕望之舉喻為精衛填海。他試圖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復辟清朝,很快以失敗告終。所以,他是晚清史上最具悲劇性的王爺之一。
清朝末年,內憂外患,紛至沓來,政治腐敗,官貪吏黷。在污濁的政治空氣和權貴們的爾虞我詐中,善耆能夠有所作為,實在難能可貴。
他的政績之一是創辦了近代警政制度。庚子事變(1900)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光緒帝和慈禧太后從北京倉皇出逃,行抵大同時,太后命善耆回京,會同慶親王奕劻、大學士李鴻章辦理善後事宜。善耆回京不久,結識了在日軍中擔任翻譯官的川島浪速,兩人相見恨晚,後來拜了把兄弟。善耆在川島浪速等人支持下,根據日本警察法和北京城的現狀,編成巡捕隊(這就是日後北京警察的濫觴)。光緒二十八年(1902),善耆被任命為步軍統領兼工巡局大臣。步軍統領衙門是舊的負責北京治安的機構,工巡局是新設的市政機構,領導新建立的巡警。善耆在工巡總局之外,設立中東西三個分局,建立起新式警察機構。善耆擔任民政部尚書後,在全國範圍內推行警政、戶口、衛生、市政等方面的建設。擔任過北洋政府內務總長和安徽省長的許世英曾經在善耆手下主管京師治安。有一次,善耆的福晉(王妃)不遵守交通規則,許世英責令罰銀十元。在清朝末年,皇室權威還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但是許世英此舉不但未獲罪責,反而得到善耆的讚賞。
善耆的政績之二是推進了北京城的市政建設。他主持設立了路工局,負責修筑北京城的馬路。他還奏請將王府井的八旗神機營操場劃出一部分,開辦新式商場,即著名的東安市場的前身。當時京師呈現出新的氣象。善耆還明令在西珠市口內開設名為“文明茶院”的戲院,戲院樓上為女座,樓下為男座,取消了婦女不能進戲院觀戲的禁律,在首善之區的北京,一時轟傳。
他的政績之三是清除了崇文門稅收的積弊。崇文門是對進京物品,如日用百貨和奢侈品進行徵稅的主要關口。
崇文門監督,不僅能收受賄賂,還能坐收部分稅款,一年下來,監督可得幾萬兩銀子,歷來是公認的肥缺。庚子事變中地處東交民巷的肅王府毀於戰火,清廷命善耆擔任崇文門監督,包含著讓他從稅款“提成”中得些收入,另建王府的用意。善耆上任後卻沒領這個情,將稅款全部上繳。對此,慈禧太后不但未加讚賞,反而說:“若是都照肅王這樣辦,將來還有誰願做崇文門監督啊!”善耆還大刀闊斧地對稅務制度加以整頓,禁止勒索,革除貪污。以往洋人帶貨入京不納稅,他改為一體納稅;以往商民入關由經濟人包攬上稅,從中抽厘,他改為官員直接驗貨收稅,減去了中間盤剝的環節。善耆連任兩屆監督,稅收大增,全部上繳國庫。
孫寶瑄在《忘山廬日記》中,對善耆有幾句評語:得材幹之人易,得廉潔之人難;得廉潔之人易,得廉潔而能體下情之人難。使天下辦事人盡如肅王,何患不百廢俱興焉!
處理汪精衛一案,也反映了善耆的開明。善耆是清朝王爺,主張君主立憲;汪精衛(汪兆銘)是革命黨人,主張推翻清朝,實行三民主義,兩人的政治主張針鋒相對,不可調和。宣統二年(1910)春,汪精衛以密謀刺殺攝政王被捕入獄。善耆愛才,閱其供詞後,認為“其才出色,其志可悲”,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與其殺掉,莫若令其改變志向,為國盡瘁”。在他的力主下,免汪精衛一死,只判處終身監禁。這在清代歷史上,是破天荒第一次。善耆還多次探監,想說服汪為朝廷效力,兩人論辯,誰也說服不了誰。這一年,汪精衛28歲,一腔熱血,觀點犀利,善耆45歲,閱歷複雜,執論老成。難得的是,“惺惺惜惺惺”,兩人對對方的才學見識都感到敬佩。第二年十月,張紹曾和藍天蔚在灤州發動“兵諫”,清廷被迫下罪己詔,宣布解除黨禁、特赦國事犯。乘此機會,善耆建議釋放汪精衛。汪精衛後來背叛國家與民族,投靠日本,抗戰期間出任南京偽國民政府主席。為了報答當年善耆不殺之恩,汪精衛曾準備派善耆的兒子憲立出任駐日大使,不料很快病死,事遂未成。
復辟夢的破滅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使愛新覺羅皇族及宗室王公從權力地位的峰巔猛跌下來,巨大的落差將他們跌得頭破血流,也使某些不識時務者,從垮台之日起,即把復辟的迷夢作為最高理想。
在清皇室成員一系列復辟活動中,肅親王善耆扮演了急先鋒的角色。宣統三年(1911)八月,武昌起義爆發,袁世凱東山再起,對清帝實行逼宮,反對清帝退位態度最堅決的有肅親王善耆、恭親王溥偉、宗室良弼以及時任江寧將軍的鐵良。良弼曾留學日本學習軍事,為宗室中少壯派將領,宣統三年十二月被同盟會員彭家珍炸死。皇室親貴頓時如驚弓之鳥,紛紛逃離北京;清帝也隨即遜位。
袁世凱就任總統後,善耆在其摯友、日本浪人川島浪速等人的安排下,潛往旅順的日本租借地。途中賦詩以言志:“幽燕非故國,長嘯返遼東。回馬看烽火,中原落照紅。”用以寄託他的“亡國”之恨。從此,他就在日本人的卵翼下從事復辟清朝的活動。
早在袁世凱東山再起時,良弼、鐵良、溥偉等人就組織了“宗社黨”,反對清帝退位,對抗革命。善耆到旅順後,聯絡溥偉、鐵良、升允等人,重組宗社黨。陝甘總督蒙古人升允,辛亥革命時曾率舊部反抗革命。他也作過一首詩:“老臣猶在此,幼主(指小皇帝溥儀)竟何如?倘遇上林雁,或逢蘇武書。”把自己比作忠於溥儀的“蘇武”。在日本人的策動和支持下,善耆等人先後發起過兩次“滿蒙獨立運動”,均遭失敗。此後,宗社黨的活動一蹶不振。
善耆深感復辟無望,便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他不許子女作中國的官,也不許為中國的民。38個子女中,除3個兒子分別去了英國、德國、比利時,其餘全部進了日本學校。善耆死後,他的一些子女與日本帝國主義勾結,從事賣國活動。偽滿洲國時,善耆的第七子金璧東(憲奎)曾任偽鐵道守備隊中將司令、黑龍江省長、長春市特別市長。其女金璧輝過繼給川島浪速後,改名川島芳子,成了罪惡昭彰的日本間諜。
這段話對善耆雖不無溢美,但在當時的官場上他確實稱得上是特立獨行之人。他至少還明白王朝的利益高於私利,至少還懂得“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但一種制度的腐敗,從來都是致命的,也不是幾個自奉“清廉”的有識者所能彌補的。所謂“使天下辦事人盡如肅王”,只是一廂情願的幻想而已。
他的政績之四是在內蒙古地區推進新政。善耆與蒙古王公的關係很深:五妹善坤是喀喇沁王爺貢桑諾爾布的福晉;他的一個叔伯妹妹嫁給了圖什業圖王業喜海順;九子憲貴娶了蒙古王公巴布扎布的長女。善耆就任理藩院大臣後,親往蒙古地區視察。回京後向朝廷提出了在蒙古地區實行新政的四項建議:設立工廠、改良馬匹、興修水利、修築鐵路。但因為局勢動盪和內外掣肘,他的建議沒能很好實行。
另外,善耆在清末政壇上一向以開明著稱。他主張君主立憲,在推進立憲問題上與攝政王載灃貌合神離。載灃主張立憲愈晚愈好,擔心立憲後內閣對國會負責,皇權削弱,攝政王的權力會受到損害;善耆則認為立憲愈快愈好,他希望通過立憲,出任第一任內閣總理大臣,進而掌握國家大權。載灃等滿洲王公對善耆由猜忌而排斥,加劇了自己的孤立。
善耆貴為親王,性好詼諧。某日客人來訪,談到某人以名字工對詞句的趣聞,善耆笑著說,照這么說來,我的名字善耆,不是可以對“惡少”了嗎?因為“善”有“好”的意思,“耆”有“老”的意思,所以善耆出此工對。他書法秀媚,工小詞,客人曾以“人淡如菊”請對下句,他應聲道“後來其蘇”。在座者都嘆服他的思維敏捷。
清代王爺中戲迷很多,前有第一代豫親王,後有末代肅親王。善耆是出名的戲迷,府中建有戲台,尤其喜歡僚屬們陪著他演戲。任鑲紅旗漢軍都統時,屬下韓秀峰任副參領,韓一家都嗜好京劇,其兄是有名的武生,善耆久已聞名,遂約韓氏兄弟到府中研究戲劇,並提升韓秀峰為正參領。韓秀峰被提升後的謝禮,是他弟兄親自畫的京劇臉譜一冊,泥捏臉譜人頭一匣,善耆讚嘆不已。
在清末諸王中,善耆應是精明強幹的一位,但仍有一些人利用他的京劇嗜好乾求利祿,或以求庇護。當時有宗室崇某,廣交遊,獨不畏法,公然設賭局與工巡局(警察局前身)西北分局對門相望。貝勒毓朗(定親王的後人)接任工巡局監督後,力清積弊,飭捕崇某甚急。崇某無奈,就鑽營於肅王府,趁演劇時以走票見肅王,獲得賞識。某日忽跪地不起,王驚問,答以受追捕事。善耆大笑,對他說:“將軍(毓朗)捕你,我也無能為力,但不致由我府中捕去,若你行街道中,須自小心。”
宣統三年(1911),各省諮議局代表為請求提前立憲,聚集京師。攝政王載灃等權貴均避之不見,惟善耆在民政部大堂迎見各代表。對話氣氛緊張之際,善耆忽然擲冠於桌,大聲唱道:“先帝爺白帝城龍歸天境”,眾代表愕然。善耆卻笑著說:諸君莫慌,咱們都是好朋友,你們也不說是代表,我也不說是王爺,橫豎咱們樂一晌就得了。原先劍拔弩張的氣氛隨之釋然。又一種解釋說,戲詞中所謂“先帝”實指光緒帝載湉,意思是說載湉如尚在世,立憲早已實行;可惜他死了,載灃卻不願實現,間接表示了他贊同立憲的微意。不管怎么說,善耆嗜劇,在宗室貴族中是出了名的。
1922年春,善耆因病死在旅順,運回北京肅親王墓地安葬。廢帝溥儀嘉獎善耆的忠誠,追贈諡號“忠”,全稱肅忠親王。
子女後人
善耆共有5個夫人,生有38個子女。其中第十四個女兒顯玗(金壁輝),被過繼給日本人川島浪速,改名川島芳子,後因間諜罪於戰後被槍決於北京;第七個兒子憲奎(金壁東)曾擔任滿洲國的新京特別市市長、龍江省省長、滿洲映畫協會理事長等職務。
善耆長子憲章將長女廉鋁過繼給川島浪速,更名川島廉子。
畫家連經是善耆第十六子憲方之子。善耆第十二女顯珴的女兒金若靜,曾將《溥傑自傳》翻譯為日語。此外,善耆的第十七女顯琦(出生於1918年),是目前在世的最後一位清朝王女,目前生活在天津郊外。
系譜:
長子:憲章(正妃生)
次子:憲德(正妃生)
三子:憲平(第一側妃生)
四子早夭(第一側妃生)
五子:憲宜(第一側妃生)
六子:憲英(第二側妃生)
七子:憲奎
八子:憲真(正妃生)
九子:憲貴(第二側妃生)
十子:憲邦(第三側妃生)
十一子:憲原(第二側妃生)
十二子:憲均(第二側妃生,在世)
十三子:憲雲(第三側妃生)
十四子:憲立(第四側妃生,在世)
十五子:憲久(第三側妃生)
十六子:憲方(第四側妃生,在世)
十七子:憲基(第四側妃生,在世)
十八子:憲開(第四側妃生)
十九子:憲容(第四側妃生)
二十子早夭(第四側妃生)
二十一子:憲東(第四側妃生,在世)
長女:顯瑄(正妃生)
次女:顯珥(正妃生)
三女:顯珊(正妃侍女的女兒,因出生後不久母親病逝,遂由第一側妃收為養女)
四女早夭(第一側妃生)
五女早夭(第一側妃生)
六女早夭(第一側妃生)
七女:顯琪(第三側妃生)
八女?
九女:顯玖(第三側妃生)
十女:顯瑡(第二側妃生)
十一女?
十二女:顯珴(第二側妃生,在世)
十三女:顯琮(第三側妃生)
十四女:顯玗(川島芳子,第四側妃生)
十五女:顯玽(第二側妃生)
十六女:顯琉(第四側妃生)
十六女:顯琦(第四側妃生,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