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29年進入印第安納州的普度大學電力工程系學習。珀西爾是美國物理學會成員、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和科學研究院成員,以及艾森豪總統和甘迺迪總統當政時期的總統科學諮詢委員會成員。
1945年以後,珀西爾一直在哈佛大學進行研究和教學工作直至1997年去世。
愛德華·珀西爾,因發現測量原子核中磁場的核共振法,於1952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曾經執教於美國哈佛大學。
研究
珀西爾對物理學有著極大的興趣。他在導師指導下做電子反射試驗,並從中發現許多電子反射能夠產生電子影像,而作為粒子的電子具有波的性質。大學畢業後,他被選為交流學生到德國的卡爾思魯恩高等工業學校留學,在W·韋澤爾教授指導下學習。一年之後,他回國進入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兩年之後,珀西爾成為該大學講師。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他來到麻省理工大學放射研究所進行微波雷達開發研究。許多微波波長都是1米以下的電磁波,人們可以將這種波的直線系統用於雷達。珀西爾這段經歷在一生中十分有用;他亦因在這一研究所結識了許多著名科學家。後來珀西爾發現了原子磁共振的吸收。
“二戰”結束後,他回到哈佛大學;1949年成為該校物理學教授。珀西爾對核磁共振研究是於1945年開始的。他認為,處於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具有很小的磁場,在原子核外有靜磁場存在時,核的旋進運動就會開始。地球的自轉軸也會產生周期26000公里的旋進運動。從外向輸送電波時,這種電磁波的頻率與原子核的旋進頻率一致,這就是共振。珀西爾利用各種各樣的固體和液體試驗材料,測定共振頻率構成這種材料的原子旋進頻率。此後這種現象叫做核磁共振,而且在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得到廣泛的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