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托芬

愛因托芬

荷蘭生理學家。1860年5月21日生於爪哇,1927年9月28日卒於萊頓。其父為駐爪哇軍醫。1879年入烏得勒支大學醫學院。1885年獲醫學博士學位。次年,任萊頓大學生理學教授,後成為荷蘭皇家科學院的成員。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姓名:愛因托芬

籍貫:荷蘭

職業:生理學家

生卒:1860~1927

職業生涯

1895年在英國生理學家A.D.沃勒的工作基礎上開始進行心臟動作電流的研究,改進了德·阿森瓦氏的鏡影電流計,設計了弦線式電流計,採用直徑為0.002毫米的鍍銀石英絲代替動圈和反射鏡記錄心動電流及心音,克服了以往儀器的缺點。

1903年,他確定心電圖的標準測量單位,即描記記錄的影線在縱坐標上波動1厘米,代表1毫伏的電位差,在橫坐標上移動1厘米為0.4秒。採用P、Q、R、S、T等字母標出心電圖上的各波,並選擇雙手與左腳安放電極板,組成3種標準導聯(至今仍沿用)。

1912年研究正常心電圖的變動範圍,並提出“愛因托芬三角”理論。

因研究心電圖機理和發明心電圖描記器,獲1924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代表作有《色差實體鏡》、《弦線電流計和心臟動作電流的測量》。

個人經歷

威廉.愛因托芬1860年5月21日生於三寶壟,他家在荷屬南洋,即今日的印度尼西亞。遠在一個世紀以前愛因托芬的父輩們是爪哇著名的有錢人家;小時候的愛因托芬由一位廣東新會人的洪氏阿媽帶大,1864年曾經在我國的上海僑居過六年。他的幼年教育便是在上海的法童公學受的。 在他的自傳中,可以看見威廉對中國有著相當的好感。愛因托芬在荷蘭烏特勒克大學受教於荷蘭的病理學家兼眼科專家F.C杜德氏(現代的眼鏡玻璃片便是根據他的眼科學理論而設計改進的)。當時年老的杜德氏,就把自己未告結束的許多有關病理的研究資料,全部傳給了愛因托芬;並再三啟示他,科學家對心臟的探索還不夠理想。後來他致力於心臟研究並取得的成績便是受了這位老師得激勵。為了探求脈搏和心臟跳動的準確記錄。

愛因托芬轉入物理系苦學了一年。這大概就是生物醫學工程的“先行者”。人們都不知到他打的是什麼主意,同時他自己也很難確定,那是否一定會有助於他對心臟的研究。一次,萊頓大學附屬醫院來了一個很危險的心臟病患者,群醫們束手無策。大家一致公認這病人的心臟跳動過份輕微,無法測定,為此也無法診斷。這時平時難得說話,安靜而穩健的愛因托芬在一旁開口了:“讓我試試看!”他說著拿出自己製造的心跳記錄儀來連線於患者身上。

於是,用電流計來計量心跳,極輕微的跳動,測得非常準確,這一下子轟動了。遠在醫學院畢業之前,他就已經發現了心臟的跳動的電子記錄儀的機械原理;但惟恐思考不周,而貽笑於人,所以一直沒有公開出來。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其治學的嚴謹。他二十五歲即出任萊頓大學病理學教授。人們僅知他對人類的心臟具有特殊研究,但還不知到他在心臟跳動上還有所發明。愛因托芬將經過實踐得以證實的心電圖描記儀的發明原理公諸於世後,在1924年為此榮獲了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後人根據他的發明,將當今測定心臟功能的儀器越來越完善和現代化了。威廉.愛因托芬1927年9月29日在荷蘭萊頓逝世。

愛因托芬三角形

心電圖描記方法在體表任何兩處安放電極板,用導線接到心電圖機的正負兩極,即形成導聯,可藉以記錄人體兩處的心電電位差。常規用12個導聯。標準導聯又稱雙極導聯(圖6 標準導聯的連線方式 ),由W.愛因托芬於1905~1906年首創,在三個肢體上安置電極,並假設這三點在同一平面上形成一個等邊三角形,而心臟產生的綜合電力是一個位於此等邊三角形中心的電偶。

愛因托芬教授將記錄到的心電圖波命名為PQRST波。1904年,在T波之後他又記錄到另一 波,命名為U波。他倡導的心電圖波的命名法一直沿用至今。1906年,他提出心電活動的等 邊三角形學說,提出 Einthoven法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