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愛努人(愛努語:Ainu),或翻譯成愛奴人、阿伊努人、阿衣奴人,是居住在庫頁島和北海道的日本原住民。“愛努”的含義
愛
日本國的原住民

愛努人是亞洲東部日本國的少數民族。古文獻亦稱“蝦夷”。主要分布在北海道。“愛努”一詞,在該族語言中是“人”的意思。舊石器時代末期或新石器時代早期曾廣泛分布於日本列島。18世紀以前在堪察加,20世紀以前在庫頁島南部、千島群島、本州北部也有分布,後被迫退縮至現在住地。 在十七至十八世紀,愛努族大部被消滅,人口逐漸減少,現僅存2.4萬人(1980)。屬蒙古人種和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的混合類型。身材比日本人稍矮,膚色淡褐,頭髮黑色呈波狀,體毛髮達。多年來與日本人通婚,純血統後裔逐年減少。使用愛努語,系屬不詳。分口語、雅語。無文字。有用雅語傳述的民間故事和敘事詩,現僅在老年中流傳。一般中、青年人皆通日本語文。信仰萬物有靈和多神,崇拜祖先。以前,每年皆舉行隆重的“熊祭”和“鮭祭”。婦女多於口部周圍、 前腕和手背文身。 長期從事漁獵,近年大多轉事農耕。古時曾以鳥羽、 獸皮、 魚皮製衣;以鳥獸魚肉為主食。擅長製作和駕駛獨木舟。有獨特的木架茅屋。現在的衣食住行,已與日本人無別。
他們的祖先是誰?

有人認為,他們的祖先是新石器時期早期(約六、七千年以前)就從東南亞遷居到日本。某些學者認為,愛努族人是阿拉伯移民,他們在某個時期控制了遠東廣大地區後分布在本州諸島。隨著日本的一些部族逐漸向北方移民,他們的地盤日益縮小。從公元七世紀後半期起愛努人被稱為“蝦夷”,系夷狄之意,這是日本占統治地位的大和族的統治者對他們的鄙稱。大約從公元十四世紀中葉起逐漸地改稱為愛努人。也有人說他們是繩文人(繩紋族)後人。
北海道的孤獨牧羊人
愛
和族人帶來的災禍
然而,隨著和人的到來,昔日的田園生活成為了永不再來的回憶。每年,當如織的遊客奔向這裡賞雪、觀草原、呼吸著清新透明的空氣時,這裡的真正主人愛努卻退縮在日本政府劃給的“給與地”里,並因此成為日本島上最孤獨的也是最貧寒的一群,被日本社會所遺忘。他們的處境與這個經濟實力位居第二的強國一點也不相稱。那么,號稱自己是“天上下來”的和族對日本島上的先住民幹了什麼?在今天,又給了愛努人一片什麼樣的生存地呢?三千年前愛努人的家園被日本大和民族(太陽的子孫們)侵略了。愛努人被奴役、被殺害,並被趕出了他們生活的土地…… 最後他們在日本北部的島上找到了避難所。愛努婦女會在嘴上和手臂上刺青,愛努人最主要的宗教儀式是殺死一頭被當作寵物的熊。他們歌唱、演奏樂器,並通過舞蹈和飲用米酒的方式來慶祝熊神之靈的離去。
對於愛努人,日本在18世紀以前的史書記載中是將之歸於“異國人物”、“外夷人物”範圍的。日本古代一直稱愛努人為“蝦夷”,並根據其地理分布分為東蝦夷、西蝦夷、渡島蝦夷、渡覺蝦夷等。“蝦夷”一詞帶有貶義,直譯是“毛人、囚俘、蕃人”的意思。和人對於生活在日本島上的這些居民的掠奪在古代就開始了,而到了明治時期,隨著資本主義在日本的發育,對愛努人的掠奪更是達到了頂峰。此時,愛努人基本上開始失去自己的生存空間。明治三十二年,在獵夠了野鹿、販夠了獸皮、侵占了土地、甚至幾乎將野鹿獵至瀕臨滅絕之後,為使掠奪合法化,天皇乾脆讓地方政府制定了赤裸裸的《北海道舊土人保護法》“合理”地把妨礙和人“開發”的愛努人趕到劃給的“給與地”圈內。愛努人的大片地轉眼通過所謂的“保護法”變成了蜂踴而至的和人商人的財產。而弱小的愛努人猶如一匹野馬變成了羊圈中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