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並恨著的土地:江西及中部的解讀

出版社: 開本: 第一篇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3年1月1日)
平裝: 392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210027343
條形碼: 9787210027348
尺寸: 20.1 x 14 x 2 cm
重量: 481 g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有關江西及中部地區經濟發展的著作,此書的突出特點是有相當多的注意力放在中部地區諸省——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山西。全書內容豐富、觀點新穎,結構嚴謹,對於解讀改革開放以來的二十餘年中部諸省的發展軌跡有著重大的價值。

媒體評論

自序
當代中國人,大凡都難忘記兩個羊年。
第一個是己未羊年——1979年。1978年12月下旬,中共召開了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1979年1月2日《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堅持實事求是原則,調動積極因素》的社論。以此為開端,全國據官方統計共55萬“右派分子”獲得了“改正”,遍布國中的冤假錯案開始昭雪平反,隨後又是“四類分子”全部摘帽……這一年,包括鄙人一家在內的千千萬萬的“牛鬼蛇神”及其“黑子女”們從社會的陰溝里爬起來,告別苦難、屈辱與卑微,坦坦蕩蕩地做回了人本身。這一年,胡耀邦幾乎開創了一個人的解放的新時代,大氣磅礴地將人的命運還給人自己,這正是鄧小平能將懸崖上的中國引向再生之途的基本條件之一。
第二個是辛未羊年——1991年。上一年,一些顯然不是一般的人根據“蘇東事件”認為,改革開放必然導致中國社會滑向資本主義,和平演變的主要危險來自經濟領域。由此,他們對中國改革開放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提出了疑問和詰難,對每一項改革開放的措施都要“問一問是姓社還是姓資”。有“理論家”公然在報紙上提出中國眼下的改革是社會主義的改革,還是資本主義的改革?有人竟聲色俱厲地問:誰是中國的戈巴契夫?1991年1月28日至2月18日,鄧小平在上海過春節,並視察了部分工廠、企業,聽取了有關浦東開發的匯報。老人的講話語調平和,如落霞晚照,卻顯然是靜水深流——
改革開放還要講,我們黨還要講幾十年。……光我一個人說話還不夠,我們黨要說話,要說幾十年;
不要以為,一說計畫經濟就是社會主義,一說市場經濟就是資本主義,不是那么回事,兩者都是手段,市場也可以為社會主義服務。
要克服一個怕字,要有勇氣。什麼事情總要有人試第一個,才能開拓新路。
鄧小平視察上海談話及一年後的南方講話,衝決了一段時間以來某些人對改革開放烏雲翻滾般的壓抑,對“姓社姓資”的洶洶氣勢的責難,大江南北開始唱響《春天的故事》,在這塊歷史上有著數不清的革命與鬥爭,社會卻長期停滯不前的古老大地上,十三億中國人抓住了近代以來從未有過的一個和平、安定的發展契機,中國經濟開始實質性地從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整個社會也啟動了由原來以意識形態為導向的政治社會不動聲色地向以市場為導向的消費社會的嬗變進程。中國的經濟在這一個歲月輪迴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百姓初步過上了安居樂業的小康生活。
2003年又是一個輪迴,正是癸未羊年。
這一年,因黨的十六大剛剛開過,黨和國家、政府的新一代領導人的亮相而有了一股清新的風熙熙地吹來;這一年,更因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肆虐震盪於大江南北並挑戰著各級政府的應對能力而令全世界關注。
維多利亞時代的批評家馬修·阿諾德曾經這樣描述靈魂的焦灼狀態:“在兩個世界之間彷徨,一個已經死了,另一個還未誕生。”時下的中國正處於靈魂的焦灼之中,在那些揪動著億萬人心腸的日日夜夜,她沒有一刻不在思慮:SARS危機僅是疾病、心理以及公共衛生危機,還是本應洞燭機先的社會遇險機制及嚴重的生態危機?
……

目錄

自序
第一篇 慷慨贛地
解讀江西
出門俱是看花人——盤點江西2002(上)
遠未進入倒計時——盤點江西2002(下)
風濤聚嘯必喚海燕,險峰深峽多有巨瀑
一個優秀企業家的方略
我們有一顆火熱的心
松濤蒼勁,泥土樸素
第二篇 滄桑凝眸
中國在海中
贛亦在海中
承荊公變法之風,興江西改革大業
說不盡寫不盡的景德鎮啊
大美無言
一個現代城市的批評者
四壁縱橫數萬卷,一樓坐臥三十年
第三篇祝福中部
來自歷史深處的關切
白雲黃鶴的地方
守望安徽
負重與迂曲(中原行之一)
犀利的目光,可能充盈更多的柔情(三晉大地行之二)
第四篇遺篇拾絮
西部虎躍,中部龍騰——重慶、成都過眼錄
誰是蘇南老大?
湖南戰略
內斂江蘇
中國私營經濟24年
“一天不為,三日不安”
海南起伏
吃苦吃虧吃氣
江陰調查
長三角正在超越珠三角——兼論“精神氣質”
文化的力量——中原行之二
“五千年中國看山西”——三晉大地行之一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