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溪橋

2009年12月2日《湖南知青網》“新聞事件欄目”版主李姐帶領一行10人的採風團就到過這兒,它是愚溪與瀟水的匯合口,它的東邊緊靠不足2.5米有一座單曲兩拱石橋稱“愚溪橋”,上世紀70年代零陵捲菸廠曾經出了一種香菸,商標為“愚溪橋”牌,遺憾的是筆者沒有收藏到此煙標,後來永州市(當時為縣級市)水泥廠曾將訪廠的水泥命名為“愚溪牌”水泥,在防洪大堤沒有建成前,此現在看來被人們冷落的石橋,那時成為徐柳子街愚溪南岸的居民到零陵城區的唯一通道,也與柳子街、大西門一樣熙熙攘攘,橋頭怪石嶙峋,明代地貌學家徐霞客曾在此又留下遊蹤。
愚溪橋

該橋長約30米,寬5.3米,東西兩端護欄寬0.35米, 高0.9米,拱直徑為8米,橋高6米,比與它鄰居橫跨愚溪萍陽北路的橋低4米,整個橋全用大青條石砌成,現橋面人為破壞得很嚴重,無人管理,芝山區人民政府立的“愚溪橋”碑人為的將它躺在地上,背面對該橋介紹對愚溪尋蹤的遊人都無法考證,上述的數據者是筆者用鋼尺在丈量得來,橋的南北通道已成為菜地,橋的北兩邊的大青條石護欄已長出了兩棵大樹,有人為了這棵樹想必用做柴燒,不惜將橋面大青條石撬開,但它巍然不動;而另一棵卻將條石護欄擠倒。
愚溪橋

橋下的愚溪是條小溪。枯水期水面不過5、6米,洪水期也不過20來米, 除洪水期外,平時紮起褲腳都能過得這小溪,它的發源地有三處-戴花山、太古源、小桃源,有數十里水路,但很少人到過它的源頭,從它與瀟水匯合到柳子廟不過500米,柳子廟以上的愚溪柳宗元寫的《永州八記》就有《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小石潭記》這三記在柳子廟上面200米範圍內。
新舊愚溪橋

該溪原名冉溪,一種說法是冉姓人家住在這裡而得名,冉姓在百家姓排在198位,是個小姓,聽說人口占百家姓的千分之四,上世紀90年代初我因工作關係接觸過“醜”姓,我當時覺得好奇,他是長沙八一路口一個建築設計院的電氣設計工程師,他武斷地對我說他這個“醜”姓只是他老家江西一個鄉有,但我從來沒有聽說過“冉“姓”。又有一種說法,從前該溪水渾濁如黑色染料,不能飲用,因而又名染溪,唐元和五年間(公元810年),也就是柳宗元被貶到永州當員外司馬第五年,柳宗元遷居該溪旁將冉溪改名愚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