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是生物的神經現象,是個體生理功能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一種自我感覺和外部感覺的綜合,意識的基礎是個體具有了對自身本體認知(自我意識)、對自身認知能力的認可、對自身行使能力的認可的綜合。因此產生一個疑問,我認為我的意識存在,我就是有意識,我認為我的意識不存在或未必存在,我就沒有意識嗎?由於人類意識產生於神經系統的功能,因此不論自身是否感知到,無論自身是否認可,意識均存在。如何界定意識是否存在呢?能夠分別了知,具有自我內省能力和行使能力,就是意識存在的標誌。意識無形無色,是心非物,故意識心有時又稱覺知心,意識主要功能即是覺知,凡是對內、外塵境從開始的了知、了別及其後之分析、思維、計畫、整理、記憶... 都叫意識,都是意識心的功能,故意識涵蓋甚廣,意識的出現必須要有功能健全的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去接觸相對應的色、聲、香、味、觸等五塵,以及意根接觸法塵(五塵與法塵合稱為六塵),也就是說,需藉根塵相觸的緣才會出生意識。在熟睡或悶絕或正死位或滅盡定的時候,五根功能無法顯現,故意識無法生起,意識是中斷的,因此無覺無知,什麼都不知道。由此可見意識是會中斷的,是虛妄之法。
相關詞條
-
樂[佛學名詞]
樂,梵語sukha,巴利語同。為‘苦’之對稱,即身心適悅之感覺。
佛學釋義 佛教解釋 -
無常[佛學名詞]
謂器世間山河大地及一切有為之法,遷流無暫停,終將變異,皆悉無常。佛教從因緣法的角度,說明諸法是因緣生,由於因緣會變異而終將滅壞,因此說無常。在部派佛教時...
基本信息 四句偈 分類 即墮斷見 意識無常 -
〈無常〉[佛學名詞]
謂器世間山河大地及一切有為之法,遷流無暫停,終將變異,皆悉無常。佛教從因緣法的角度,說明諸法是因緣生,由於因緣會變異而終將滅壞,因此說無常。在部派佛教時...
基本信息 四句偈 分類 即墮斷見 意識無常 -
隋唐佛學
隋唐佛學思潮是我國漢傳佛教史上引人注目的文化現象·它的興起,不僅展示了佛教在中國化過程中所具有的強烈生命力,而且從特定角度推進了中國本土學術·可以說,沒...
-
佛學宇宙觀
在佛學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存在著佛學的宇宙觀、佛學的世界觀,和佛學人生觀幾個方面,同時也存在著佛與魔的競爭,其中佛與魔的競爭成為佛學史上一個重要的課題,當...
簡介 概要 詳細釋義 時間與空間 時間概述 -
業力[宗教名詞]
業力,英文是Karma,梵文是 कर्मन्,一指行為、言語、思想等各方面所表現的能力;二指婆羅門教、佛教語。謂不可抗拒的善惡報應之力。來自婆羅門教術語...
基本信息 釋義 分類 佛教釋義 詳細解釋 -
靈魂[宗教名詞]
靈魂(英語:Soul,或是Spirit)存在於宗教思想中,它指人類超自然及非物質的組成部份,至今還不能得到科學印證。宗教都認為靈魂居於人或其他物質軀體之...
去向說 道教元神說 佛教靈魂觀 基督教靈魂觀 伊斯蘭教 -
三關[佛教禪宗名詞]
三關:即本參(初關)、重關、末後關。由參話題引出無漏慧,由無漏慧,明自本心,見自本性,名為初關。既見性已,乃以無漏慧對治煩惱,到煩惱伏而不起現行,方名重...
-
正覺電子報(第四十二期)
知無言無說處,一切非是(一念不生、純清絕點時仍然是意識心,仍非第八識真心...
鈍鳥與靈龜(連載十七) 明心與眼見佛性(連載三) 學佛的覺醒(連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