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意義生產與出版活動:中國現代文學的兩維》各章貫徹了作者的文學研究的基本思路,在具體寫作時間上卻並不連貫,各章節之間亦無緊密的銜接。寫“創造社”的第九章與第十章分別寫於讀碩士與博士期間。第七章在讀博士期間已經發表。其他均寫於深圳,大部分在2008年以後完稿。
作者簡介
曹清華(1971—),湖南耒陽人。1997年獲廈門大學中文系文學碩士學位,2005年獲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哲學博士學位。現任深圳大學文學院教授。著有《中國左翼文學史稿(1921—1936)》(2008),《詞語、表達與魯迅的“思想”》(2009)。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表達及其困難
一Representation與“表達”
二表達的結構
三表達、話語與權力
四表達的困難
第二章表達與新文學的倡導——兼論五四時期“全盤性反傳統”
一表達與力
二表達與文學革命
三表達與“新文學的內容”
四表達與“全盤性反傳統”
第三章表達與魯迅的“思想”
一出路?方向?
二關於“表達”的“表達”
三權力者的表達與表達的位置
四表達的難題
第四章空間、權力與表達——賈樟柯的意義
一空間
二空間的突圍
三空間與權力
四表達
第五章“說”與“不說”——中國現當代小說的一個維度
一小說與“說”
二“說”與“不說”
三小說與“大說”
四小說與語言
第六章力和意義的生產——中國左翼小說的情節
一“死亡”的情節與“出走”的故事
二從“孤兒”到“殺父之仇”
三苦難的修辭
四一個轉喻:革命與性
第七章身份想像——一九三〇年代“文藝大眾化”的討論
一《大眾文藝》的創辦與“大眾化”的不可能
二“無產階級”一詞的雙重所指
三“大眾”是誰?
四“大眾寫”?還是“寫大眾”?
第八章左翼視野下的民眾——魯迅與福柯的一個比較
一民眾的劃分
二“壓迫”與“被壓迫者”
三民眾與表達
第九章創造社的理想社會
一創造理想社會是基本價值取向
二理想社會的完美無缺特徵
三“自我創造”與改造社會
第十章創造社與上海出版市場
一泰東圖書局——創造社的“搖籃”
二“藝術獨立”的主張和“革命文學”的口號
三從“爆擊彈”到“改口味”
四“革命文學”論爭及其商業動機
五“劇變”中的“不變”
第十一章出版活動與魯迅文體
一《野草》與《朝花夕拾》
二從《馬上日記》到《“題未定”草》
三短評四集
第十二章何為左翼,如何傳統——“左翼文學”的所指
一“左聯”對“左翼”的規訓
二出版市場中的“左翼”
三左翼敘事
四左翼傳統
附錄
文學研究:左翼與魯迅——答徐志偉問
一個時代的清醒者——曹征路的幾部近作
個人表達、社會想像與“浪漫主義”
傳記中的死亡:魯迅與福柯
林語堂論幽默
雜文之光——讀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園》
湖南人眼中的《馬橋詞典》
紛擾中尋出一點閒靜一重讀《朝花夕拾》
魯迅在廈門二三事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