愆違

拼音

qiānwéi 

注音

ㄑㄧㄢㄨㄟˊ

引證解釋

1.過失。《法言·吾子》“虐政虐世,然後知聖人之為郛郭也”晉李軌註:“郛郭限內外,御姦宄;聖人崇仁義,正愆違。”唐陸贄《論度支京兆府折稅市草事狀》:“妄作但不施用,歲計必免愆違。”清劉大櫆《胡母謝太孺人傳》:“雖其後壯有室,稍有愆違,即令長跽受杖。”
2.失時。《明史·雷復傳》:“今雨雪愆違,饑民疾病流離,困瘁萬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