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通大橋

同治、光緒年間(公元1873年—1877年),由地方熱心公益人士捐款,建成能通行馱馬的鐵鏈懸橋,取名臘勐橋。 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初,西式鋼纜吊橋終於改建成功,取名“惠通橋”。 1942年,日寇進犯滇西,該橋交通被切斷,敵、我兩軍隔江對峙三年。

惠通大橋位於施甸縣與龍陵縣分界的怒江上,其地東有形如刀削的等子大山頭,西有聳入雲天的臘勐松山。高山峽谷之間,江灘險惡,素有“天塹”之稱。
橋倚懸崖修築,呈東北——西南走向,以兩條巨大的鋼纜懸吊而成。橋身總長123長,橋面寬5.67米,墩高30餘米。據《永昌府志》記載,這裡是古代永昌(今保山)通往芒部(今芒市)出緬甸的古驛道“老渡口”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當地土司線如綸曾倡議在“老渡口”建鐵鏈懸橋,以利商旅,後因遇亂中止。同治、光緒年間(公元1873年—1877年),由地方熱心公益人士捐款,建成能通行馱馬的鐵鏈懸橋,取名臘勐橋。因橋台設定過低,常遭水患。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龍陵縣長楊醒蒼“召集紳耆討論”,欲將中式鐵鏈改成西式鋼纜,並延請英國工程師伍布蘭·蘇卡生幫助設計,未果中輟。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綏江邱石麟(又名邱天培)接任龍陵縣長,函請旅緬華僑會長梁金山先生“鼎力贊助”,並於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冬親自出面延聘印度工程師賴月笙率工程人員蒞臨現場指導。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初,西式鋼纜吊橋終於改建成功,取名“惠通橋”。
1942年,日寇進犯滇西,該橋交通被切斷,敵、我兩軍隔江對峙三年。1944年5月滇西反攻開始,該橋又被修復,成為中國軍隊反攻的起點和戰時物資運輸樞紐。
惠通橋,是我們了解近代特別是抗日戰爭以來滇西交通運輸事業發展的重要物證。1974年6月1日,隨著惠通橋下游400米處紅旗橋通車典禮的一聲炮響,停止了惠通橋的使用,拆去橋面木板,但仍保留橋塔和主索結構,時時聽候召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