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武術簡介
廣東主要的地方拳種李家拳,龍形拳,白眉拳就出自惠州。惠州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珠江三角洲東北端,南臨南海大亞灣,與深圳、香港毗鄰,是中國大陸除深圳市外距離香港最近的城市。惠州市屬珠三角經濟區,現轄惠州市、惠陽區兩區和博羅縣、惠東縣、龍門縣三縣,是廣東省的海洋大市之一。常住人口321萬。在珠三角一些武術活動開展得比較好的地方,大多追源至惠州東江一帶,惠州武術歷史上所產生的文化輻射和影響很大。
歷史上,惠州的武術老前輩們,到廣州、香港甚至海外設館授徒的時候,就同時把惠州武術傳授了出去。例如在香港龍獅協會中有很大影響的白眉拳館及黑武術,就是原版的惠城武術,他們認惠州為祖宗地。依然有很大影響的惠州李家拳,歷代掌門人、大師傅、也全都以教授惠州武術為本家飯碗,並讓惠州武術在惠州一帶紮下了根基。2008年9月惠州舉辦了大型國際武術旅遊節,弘揚惠州武術、傳播中華武學精神。
東江麒麟舞
東江麒麟舞歷史悠久,特色鮮明,是惠州文化群彩中的一道亮麗風景。歷史上,東江麒麟舞曾影響大半個廣東以及港、澳甚至海外。近日,在廣東省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工作會議上就有學者提出:廣東舞獅分東西兩勢,西部以醒獅為主,代表地是廣佛一帶;東部以麒麟為特色,代表地是惠州一帶。這裡說的東部麒麟,最有代表性的便是東江麒麟。
“舞獅”是一個大概念,但真正的舞獅是舶來品,中國傳統文化始創出來的土特產應當是舞麒麟。麒麟是中國人傳統信仰中的“四靈”之首(四靈:麒麟、龍、鳳、龜),為吉祥和喜慶的象徵。“麒麟獻瑞”“麒麟送子”“麒趾呈祥”這些說法,很大程度代表了中國老百姓文化信仰的一種傳統特色。
東江麒麟作為東江文化的一個著名品牌,實際和惠州一帶很有影響的武術活動有著很緊密的聯繫。近日,《羊城晚報》刊登採訪廣東武術前輩董德強的專訪文章,稱廣東地方拳種豐富很有地方特色但多面臨失傳之慮,其所列的廣東五大名拳(洪、劉、蔡、李、莫)以及蔡李佛拳、龍形拳、白眉拳等,這些廣東主要的地方拳種中,蔡、李、莫、龍形、白眉等五個拳種都與惠州有直接的關係。其中“蔡”在河源,“莫”在東莞,都是傳統意義的惠州地域;而李家拳,龍形拳,白眉拳,惠州則直接是原生地了。以上這些惠州拳種,其門面獅子都是東江麒麟。歷史上,惠州的武術老前輩們,到廣州、香港甚至海外設館授徒的時候,就同時把東江麒麟傳授了出去,例如現在香港龍獅協會中有很大影響的白眉拳館及黑麒麟,就是惠城版的原版東江麒麟,他們至今認惠城為祖宗地;筆者近年在珠三角考察了一些麒麟活動開展得比較好的地方,大多追源至東江一帶,看來惠州東江麒麟歷史上所產生的文化輻射和影響的確很大。現今依然有很大影響的惠州李家拳,歷代掌門人、大師傅、也全都以教授東江麒麟為本家飯碗,並讓東江麒麟在惠州一帶深深地紮下了根基。
東江麒麟從外形、舞法、鼓點音樂等都和醒獅有較大差別。麒麟頭小帶角,身尾較長,有的長至丈八,這就更利於舞法的變化和藝術表現力;麒麟鼓點加嗩吶,有一種立體的聲音效果;其較強生活氣息和人性化的表演套路,使其在觀賞性方面,在現代人欣賞水平提高,口味變化的情況下有獨到的優勢,因而體現了它的較高生存能力和發展的潛力。
今日的東江麒麟在惠州一帶(尤其是農村)依然有較廣泛的民眾基礎,但大部分還沉落民間而未充分地挖掘利用。
李家拳
歷史
惠州李家拳的創始人是惠州河南岸火地村李義(又名李存義),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生。李義從小跟父親習武,長大後偶遇師叔黃龍禪師,被收為關門弟子。隨後,李義攻練福建少林寺正宗拳法。數年後,清廷加緊對各地反清組織的鎮壓。李義在這場劫難中身受重傷,幸遇北方功夫著名拳師陳苟息搭救。李義遂拜陳苟息為師,盡得北派拳法之精華。十餘年後,李義重回故里,練功時偶見鶴蛇相鬥於竹林之中而得到啟迪。李義遂取南北拳之精華,揚長避短,使功夫更富特色。他集南派紮實硬朗,北派快捷利落的特點,創出了李家拳。
簡介
以單肩、側身、虛步為主,掌法多變,多跳躍,擅腿法,動作活潑、矯健,以靈活多變見稱。該拳流傳於惠東、河源、淡水、寶安、博羅、東莞、花縣、佛山、新會和香港、新加坡等地。其拳術套路有:八卦拳、三門拳、石尊、小十字、大十字、赤練、散手拳等。器械套路有:單頭棍、雙頭棍、單雙頭棍、中拉棍、長龍棍、卡式雙刀、鈀頭、鐵尺、大刀鞭。對練套路有:鐵尺對魯針、鈀頭對單刀藤盾、大刀對單刀藤盾、拳對練、空手奪雙刀、魯針對鐵尺藤盾、纓槍對鐵尺鞭等。
改革開放以來,富有特色的地方拳種,廣東洪、劉、蔡、李、莫五大名拳之一的惠州李家拳,逐漸得到了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視。
在惠州市體委和省體委的重視和支持下,特別得到一幫熱心的朋友和社會上有識人士大力幫助下,於1988年2月24日,創辦了惠州李家拳武術館,並任館長,館址設在城區燈光球場內。同年4月正式開班教學。總共舉辦了兒童、少年、成年訓練班22期,收1950多名學員。多為在校中小學生和社會青年,也有一些中老年人,他們分別來自惠州、河源、汕頭、梅州、佛山、深圳, 乃至山東、湖南、四川、浙江、福建、香港等地。很多學員參加省、市武術醒獅比賽,取得優異的成績。
李家拳武術館的開辦,引起了國內外各界人士的極大興趣和關注。廣東省體委和武術協會的領導,多次來館視察指導,對本館的工作成績給予較高的評價。香港許多武術愛好者紛紛組團前來參觀,對李家拳武術表示十分的讚賞。惠州李家拳武術館的事跡連載在惠州晚報、惠州日報、東江報、廣州日報、羊城晚報、香港晶報、泰國中華日報、武林雜誌、精武雜誌、中華武術等國內外報刊雜誌發表、記載。此外,還不斷收到外地、外省慕名要求前來求學的信件。可以說惠州李家拳發展到了再風光的年代。由於燈光球場拆建,沒有了館址和訓練場地,被迫停辦,多年的心血白費了,訓練器材全部流失。從此惠州李家拳武術館走向低谷,和面臨失傳的邊緣。但是直到現在,還有不少的學生家長和社會人士,不斷詢問李家拳武術館的近況和開班時間,由此可見,李家拳武術在家鄉深得廣大民眾的喜愛。
龍形拳
歷史
該拳是惠陽梁化墟人林耀桂(1878—1969年)首傳。林出身武術世家,
6歲開始習武,10歲即隨父親在東江、西江一帶授拳,後到羅浮山拜大玉禪師學龍形拳術4年,盡得大玉禪師真傳。民國13年(1924年)到廣州設館。1957年移居香港設館。後其子林煥光、林燦光繼承父業。
簡介
龍形拳流傳於博羅、惠陽、南海、番禺、順德、東莞、佛山、肇慶、廣州、香港、澳門以及東南亞、澳洲、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地。
龍形拳講究氣勢、樁勢、五形合一。勁力以五勁為主,三尖相對,吞吐分明。風格特點:動作姿勢如游龍攀雲,含胸拔背,沉肩墜肘,實腹,氣沉丹田。三尖相對(拳尖對鼻尖、肘尖對膝尖、膝尖對腳尖),以兩肘護肋,兩拳護心,兩腿護襠。以腰為軸,由腿至腰發勁到四肢末梢,吞吐分明,勁力沉實迅猛。以“標、彈、沉、速、化”五勁為主,以暗勁、寸勁見優。主張剛柔並濟,逢勁化勁。步型有川字步、雙弓步,步法有追步、點步與跳躍步等,進退速捷沉穩。動作短小精悍、手法嚴密、講究攻防實戰,要求頭、眼、身、腰、腿外五形與神、志、意、氣、勁內五形的合一,內外家風格兼而有之。
拳術套路有基礎拳、十六勁;初級拳:三通過橋、鷹爪、猛虎跳槽、毒蛇攔路、逼步三通、毒蛇吐氣;中級拳:龍形摩橋、五馬歸槽、立五形;高級拳:七段梅花、八段畫眉跳澗。
白眉拳
歷史
白眉拳首傳者是惠陽人張禮泉。他傳給徒弟秦程九、廖綿帶等人。張禮泉曾在廣州設“大同會武館”授拳。民國18年(1929年)曾任兩廣國術館教師。二三十年代,與林蔭堂、林耀桂、黃嘯俠、賴成己被譽為“南方五虎將”。較有名的門徒是曾惠博、夏漢雄等。該拳流傳於惠陽、肇慶、新興、廣寧、佛山、廣州、深圳、香港、澳門和美國、加拿大、東南亞各國。
張禮泉深得竺法雲禪師真傳,曾挫多派拳師,功夫造詣已至化境,解放前有“南張(禮泉)北柳(森嚴)”、“東江猛虎”之譽,並與林耀桂(龍形拳)、林蔭堂(莫家拳)、賴成已(老洪拳)、黃嘯俠(羅漢拳)被稱為“南方五虎將”。白眉拳要求含胸拔背、沉肘落膊,肘不過肋外,兩手護胸。身形浮沉吞吐,時起變化。“手隨身去,身隨步轉”,手法嚴密,講究摸黏,長短橋結合。“兩手不歸隨手去,得橋搶馬過三關”,“出手如雷擊,發勁似放箭”,“走出梅花,腳起無影”,“手封上門,腳打下門”。
簡介
詩曰:“內家拳白眉,練就寸寸肌,雙眼炯炯明,身輕燕子飛”。白眉派拳術包括“三形、四標、五向、五行、六合、六勁、八式”等要訣。“三形”為身、手、步形態。即:圓、扁、薄。“四標”為內勁,又叫“四運”或“四象”,即:吞、吐、浮、沉。“五向”指五個方向,即上、下、左、右、中。“五行”為用勁之方式,即剛、柔、輕、迅、重。“六合”即是上與下、左與右、前與後三線對爭,六面相合。“六勁”為發勁之身體配合,即:指、腕、肘、肩、腰、足六個部位,出勢發手要求六勁齊發。“八式”為步法結合手形攻擊防守的方式。即鞭、割、挽、撞、彈、索、盤、沖。
一、內家勁功,威猛迅疾;
二、手法綿密,快速穩健;
三、以攻代守,擊打要害;
四、協調整齊,內外合一。
拳術套路有:小十字、十八摩橋拳、石獅拳、猛虎出林拳、四門八卦拳、三步拳、三門八卦拳、六勁神摩拳、地煞拳、七點梅花拳、直步拳、虎步拳、九步推拳。器械套路有:飛鳳單刀、大陣棍。另外,不少白眉門人在傳習過程中,根據自己的研練體會和實戰、授徒的經驗,也創編了不少形形式式的新套路。凡入門學習白眉派武術,必須先理解祖先之訓詞,才按部就班學習。曰:研拳法、究拳宗,直步拳、是練功,吞吐浮沉在其中。十字本是扣打術,三門乃是偷打功。四門八卦猛如龍,追空搶打勢如風。若要下盤腿功好,朝夕勤練地煞功。九步推,法猶凶,摧馬行橋任我攻。十八摩、變化多,暗藏機關重疊重。練到爐火純青後,猛虎出林是高峰。
白眉拳盛傳於粵西一帶,惠陽地區、肇慶、雲浮、高要、新興、廣寧、佛山、廣州、深圳以及香港、澳門等地,更流傳到美國、加拿大以及東南亞各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