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電影簡介
-- "大家都在作繭自縛。我們誕生在這樣的年代,我們已經無法逃避一些可能……,於是,戲裝上身,娛人娛己……。"
彩瞬間:
在影片中你也許無法找到弗朗西斯·培根創作的軌跡和那些怪誕緊張的傑作的心理根源,但你能清楚的看到他的表象,培根的激情、恐懼、肉慾、變態,都展現在那些影像的碎片和怪誕的噩夢之中。
弗朗西斯·培根的畫展在巴黎開幕了,他是自特納以來在巴黎開畫展的第二個英國畫家,在觀眾的掌聲中,培根一面面帶微笑頻頻致意,一面陷入對自己的同性戀男友喬治的深深懷念之中。
身穿皮衣的喬治如同一個墮落天使,突然落進了培根的畫室,培根沒有責怪他入室行竊,反而把他帶上了自己的床。
培根的畫作,被認為深深揭示了人性,展示了他自身難以抑制的恐懼,但培根確實是在鮮血、歡樂與恐懼中的複雜激情中創作的。喬治的到來,給了他新鮮的靈感,讓他體內的受虐傾向得以滿足,在畸形的肉慾中激發著他的新的創作。
很快,兩個男人的激情走到了轉折的盡頭,喬治開始神經質,培根也開始煩躁。培根在一次賭場聚會後,和另一個男人上了床,把喬治關在門外的雨中,喬治暴怒之後,越來越緊張,噩夢不斷。
惶恐無助的喬治精神狀況很不好,經常靠藥物維持,還故意把違禁藥物放進培根的畫室,然後打電話叫來警察,最終培根把喬治帶出了紐約。在旅館中,精神恍惚的喬治忽然爬上了樓頂,幾乎要墜樓自殺。
一番痛苦的自我折磨後,已經瀕臨崩潰的喬治終於撞車自殺了。培根仍然向平常一樣微笑著和朋友周鏇,一樣在畫展上接受祝賀,但當他回到和喬治生活的房間的時候,疲憊孤獨的培根只能喃喃自語:生命只有一件事是肯定的,一切都會發生,一切都會死去。
影片很短,只有80多分鐘,故事也幾乎沒有,只是以結構主義方式把培根生活的各種片斷串聯起來,連綴成培根同性戀情的愛情絮語。影片大量利用玻璃和變形鏡頭,展現了一個扭曲變形的畫家世界,充斥著影像的碎片和怪誕的噩夢,如果不對培根這個人物有所了解,幾乎很難理解影片的細微暗示。沒有培根成就的仰視,也很少具體畫作的展示,影片反映的只是培根的精神世界,甚至這也很多是從喬治身上折射出來的。影片結束時,培根仍舊只是個謎,不知如何開始,也不知將如何結束。
(ALEX:依然眼熟嗎?對啦!這就是片中的喬治--DANIEL CRAIG,新任007....這位強悍的叔叔也有如此文藝的時候亞....)
作者簡介
弗朗西斯·培根(1909.10~1992)是本世紀40年代英國最獨特的現代主義形象畫家。所謂形象畫家,是指他專以畫人物肖像或人物為主。他早年的作品風格近似後期的立體主義,1932年後又轉向超現實主義。在抽象派藝術統治英國畫壇的時期,培根的作品卻異軍突起,成為人們議論的中心。 培根出生於愛爾蘭的都柏林,自20年代後期遷居倫敦。初從事室內裝飾與家具設計工作,後來專事繪畫創作。他是一個自學成才的畫家,受澳大利亞畫家羅伊·德·梅斯特的指導,正式創作約從1944年開始。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長期經受歐戰中人民的痛苦形象的折磨,在他作品中出現一些怪誕的、充滿痙攣和恐怖的人物形象。他們不是精神性格被扭曲了,就是長期被囚禁在陰森的牢房裡的單個人物。材料多半來自照片,或借鑑影片中某個人物鏡頭,或詼諧地模擬某個藝術大師的作品的形象,再予以異化或悲劇化,以突出人物的精神崩潰性。 這一幅作於1953年的《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的習作》,
即是借用西班牙畫家委拉士開茲的肖像並加以變形的作品。培根就這幅名畫畫了多幅變體性創作,故意讓教皇英諾森十世顯得滑稽可笑。在這幅畫上,坐在金交椅上的教皇似乎很孤寂,為了發泄,他正伸直脖子,張著大嘴大聲尖叫。畫家自己說,他要"力圖把某種感情形象化"。 培根的"肖像"感情的歇斯底里性質,還通過流動的油畫筆觸,即添上瀑布流水似的螢幕來展現。教皇的前面有展覽場的圍欄。他那粗獷的處理方式,令觀者困惑和不安。尤其是他那幅最具代表性的油畫《被牛肉片子包圍的頭像》,
更使人感到惶惑不安,且也是以委拉士開茲的"教皇"為藍本而作的"習作"。作於1954年。 這幅畫的構圖對稱,象一個模糊不清的古代紋章。兩片血淋淋的大肉片被置於肖像左右兩側。觀者從這兩片鮮血淋漓的屠宰牛肉片的色彩上,感受到同樣鮮血淋漓的恐怖形象--委拉士開茲筆下的陰險的教皇。在這幅畫上,不僅體現出前一幅畫那種叫喊,而且還充滿忿怒與興奮感。形象的孤獨、憤怒以致狂亂的情緒更為強烈。所以英國評論家在肯定他的獨創性的同時,也指出其非美感本質。培根經常利用英諾森十世這個歷史人物形象,絕不是為了某種歷史的含義,而純粹是出自精神擾亂的寄寓性手法。 《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的習作》有152.5 × 118 厘米大,現歸紐約一私人(Corter Burden)收藏。《被牛肉片子包圍的頭像》有129×122厘米大, 現藏芝加哥美術學院(哈洛特·A·富克斯基金會捐贈)。
培根筆下強健的人體,都是以他的愛人喬治為模特的
一個全身沾滿血跡的人躺在床上。一隻被屠宰的動物身上被夾牢的部位。一個坐在椅子上狠狠抽菸的人……當我們在欣賞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作品時,就好象走過一棟巍峨的建築物。一個身體被扭曲的人蜷曲在座位上。一個手持剃刀的人……我們在畫中所看到的影像和事件,到底有什麼意義?
關於我們所見到的影像,象徵著什麼意義?畫中的形像是那么漠不關心其它人的存在或處境。當我們看這些圖畫時,我們是同樣的想法嗎?從一張畫家本人的照片中,我們發現捲起袖子露出手臂的畫家幾乎和他所創作出來的畫中人極為相似。一個婦人像孩子般在軌道上匍匐前進。根據一九七一年法國的《藝術鑑賞雜誌》(Connaissance des Arts)指出,法蘭西斯·培根已經可以名列當今十大重要畫家之首。
一個裸體的男人坐在椅子上,腳邊堆滿破報紙。一個男人雙眼直瞪著空白的窗簾,或者是一個穿背心的男人斜靠在骯髒的紅色沙發上……培根的作品裡有許多活動中的人,而他們的動作和姿勢都帶有一種痛苦的感受。之前,從來沒有人這樣畫過,而這樣的視覺經驗顯然與我們生存的真實世界有關,至於其中到底有什麼關連,我們可以根據以下幾件事實來加以探討:
1.弗朗西斯·培根是本世紀唯一的一位享譽國際且具影響力的英國畫家。
2.他的繪畫風格非常一致,從早期到最近都沒有太大的改變。可感受到畫家有非常清楚明確的世界觀。
3.培根擁有絕佳的繪畫技巧,是一位大師。沒有任何一位認識人像畫的困難的人會對於培根在油畫上的處理和表現方式不感到佩服。這種罕見的完善的背後是他無比的毅力及對他所選擇的媒介的徹底了解。
4.評論培根的作品裡有很多不凡的文章。著名的藝評作家如席維斯特(David Sylvester)、賴瑞斯(Michel Leiris)和高文(Lawrence Gowing)等人,都曾經寫過非常棒的文章討論培根作品的內在含義。我這裡所謂的「內在的」(internal),指的是他在作品中定下的條件所主導的含義。
培根的作品以「人的身體」為主題。人體通常被描繪成扭曲變形的,然而人們身上的衣物和周遭的景物卻是正常未變形的。你只需要比較雨衣和被覆蓋在雨衣底下的軀體,手臂和雨傘,以及噴出的煙霧和嘴巴。根據畫家本人的解釋,臉部和身體的扭曲變形是一種由發展「直接衝擊神經系統」的特殊效果而演變出來的處理方法。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及畫家及觀賞者的神經系統,而且聲稱神經系統是獨立的,不屬於大腦管轄範圍。至於那種由大腦去欣賞的寫實的人像畫,培根認為是圖解式的,很乏味。
——我總是期望自己能夠儘可能地做到將事實直接地、未經修飾地鋪陳在世人眼前,然而,如果當事實的真相赤裸裸地擺在眼前時,人們往往又覺得可怕駭人。
為了使作品達到這樣直接刺激神經的效果,培根非常依賴於隨機創作他自己所謂的「偶然」(the accident)效果。「在我的經驗,我感受到任何我不曾喜愛的事物,幾乎都來自工作中偶然的結果。」
發生在他畫作中的「偶然」是當他在畫布上「無意的揮灑」時,他的「直覺」在這些揮灑的東西中開發形像。開發的形像對神經系統而言是具體的,但亦同時是有想像空間的。
——我們總是希望一件事情能夠儘可能的寫實,然而同時又希望它能深具暗示性或具有神秘的感受而不同於簡單插畫般的平鋪直敘,這不也是藝術所包括的嗎?
對於培根而言,「神秘」的主體,經常是人的身體,他繪畫中其它的東西(椅子、鞋子、百葉窗、燈的開關、報紙)都只是插畫。
——我想要做的是歪曲事物的外在,但是在曲解下卻呈現事物真實的面貌。
我們現在由以下的觀察來解釋這個過程:身體的外貌遭受到「無意揮灑」的意外痕跡,這歪曲了的形像直接進入了觀賞者或是畫家的神經系統,而神經系統重新發現在外加物下身體的形像。
除去偶發的創作所留下的痕跡,有時也在一個身體上或是在床墊上有刻意畫上去的痕跡。通常會很容易看到的是一點點的體液——像是血、精液或排泄物。當事件發生時,在畫布表面的污點,就像是表面上真的接觸過身體的污點。
關於繪畫,培根經常使用偶然、生的(rawness)、痕跡(marks)這些具有雙重意義的字眼,甚至於他自己的名字都似乎變成了激情的代言詞,一種溯源於他自我意識雛型時期的經驗。在培根的世界裡,沒有什麼選擇,也沒有出路。時間的意識或改變的意識也不存在。開始作畫時,培根經常取材於照片去想像。照片記錄了一瞬間。在繪畫的過程中,培根找尋將一瞬間轉成永恆的意外。在生命中,能夠驅逐先前和其後的瞬間的,經常是實質痛苦的瞬間。痛苦或許會成為培根激情渴望達到的理想。然而,他畫的內容,包括它們的吸引力卻與痛苦無關,一如往常,激情的散失容易,而真實的意義卻需另覓。
培根的作品據說是西方男性心靈極度痛苦、寂寞的表現。他的形體隔離在玻璃盒中,在純淨色彩的範圍中,在無名的房間中,甚或只是在他們自身中。他們的孤絕並不能阻止他們被注視。(有一組三聯畫就透露出這樣的徵兆,在畫面上每個形體都是孤獨的,但又可以為其它人所見。)雖然形體是孤獨的,但是他們卻完全沒有隱私。他們背負的痕跡、他們的痛苦,看起來是自殘的結果。一種非常特殊的自殘並不是藉由個人而是人類這個種族,因為在此宇宙性的孤絕情境下,個人與種族間的區別變成毫無意義。
事實上,培根的藝術拿來和哥雅(Goya)或是早期的愛森斯坦(Sergey Eisenstein)比較並不恰當,但是與華德.迪斯尼(Walt Disney)相比倒是一致的遵循者。這兩人疏離的行為都為我們的社會作了建議,雖然是用不同的方式來說服觀賞者接受。迪斯尼讓疏離的行為看起來滑稽而有情感,因此是可接受的。培根的解釋如前所述,是將此類行為變得十分糟糕,所以提出拒絕與希望兩者都是無意義的。兩人作品中令人驚奇的相似性——肢體方式是扭曲的,身體的所有輪廓,背景形體的關連,採用簡潔的西服,手的姿勢、用的顏色的範圍等——是兩人對相同的危機有相同的互補態度。
迪斯尼的世界也逞張著自大的暴力,經常會有可預期的巨大災害。人物有著人性與緊張的反應,但是他們缺乏心智。假使我們只閱讀並相信字幕的解釋——再也沒有別的了,迪斯尼的影片或許會和培根的繪畫一樣震撼人心。
一般認為培根的繪畫裡沒有任何批判,對任何實際寂寞的經驗、對身心上的痛苦或是形而上的懷疑無話可說,對社會關係、官僚體制、工業社會或是二十世紀的歷史都不與置評。去評論這些事情,必須先有自我醒覺(consciousness)。培根的畫顯示「疏離」會喚起一種對絕對形式的渴求——這是無意識的。培根的作品不是表達而是印證這始終如一的事實。
相關演員
主演:
丹尼爾·奎格Mark Umbers
蒂爾達·斯文頓
參與演員:
Karl Johnson
Richard Newbould
Ariel de Ravenel
Tallulah
Gary Hume
Antony Cotton
Anthony Ryding
Ray Olley
Wesley Morgan
Nigel Travis
Eddie Kerr
George Clarke
David Windle
Hamish Bowles
Jibby Beane
Gentuca Bini
James Birch
Liz Clarke
Jemima Cotter
Fiona Daly
John Dunbar
Victoria Fernandez
Natalie Gibson
Caroline Hardy
Charlie Hayward
Miles Johnson
Kate St. Johnston
Ulla Larson-Styles
Alistair Mathieson
Chiara menage
Gregor Muir
Lorcan O'Neil
Jon Spiteri
Francesco Vezzoli
Thalia Valeta
Marjorie Walker
Gillian Young
Judy Blame
Les Child
Jake Dodds
Daniel Farson
Sandy Fawkes
David Harrison
Malcolm Key
Philippe Krootchey
Steven Linard
Alan MacDonald
Norman Rosenthal
Thomasina Smith
Yolanda Sonnabend
Annie Symons
David Symons
Sue Tilley
Virginia Wetherell
Winford
Michael Wojas
Roger Bowdler
Duggie Fields
Pam Hogg
Ben Martin
Amanda Menage
William Middleton
Christina Moore
Elspeth Thompson
Tutu
Susie Bick
Lucy Ferry
Simon Goldberg
David Harvey
Rifat Ozbek
Anita Pallenberg
Jimmy Trindy
Andy Walsh
Gaby Agis
Melanie Arnold
Matt Cogger
Angus Fairhurst
Georgie Hopton
Marco Jackson
Sarah Lucas
Jean Mortimore
Lance Patterson
Johnnie Shand Kydd
Josephine Soughan
Dave Baby
Sam Chapman
Andrew Coltrane
Tracey Emin
Caron Geary
Sam Hawkins
Darren King
Donald McInnes
Martin Meister
Gillian Wearing
Jonathan Williams
Stevan Zivanovic
April
Sheena
Piers Feltham
Ben Gib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