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學習:合法的邊緣性參與

1. 二、社會實踐中的參與 三、學習中的人與身份

圖書信息

出版社: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3月1日)
平裝: 89頁
開本: 16開
ISBN: 7561736193
條形碼: 9787561736197
尺寸: 22.4 x 17.2 x 0.8 cm
重量: 200 g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萊夫是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教育學教授,溫格則是一位從事學習研究的科學研究者。在此書中,他們從根本上對有關學習的概念進行了極其深刻的反思。他們站在人類學的立場上,將研究的重點放在完整的人的身上,將知識視為個人和社會或物理情境之間聯繫的屬性以及互動的產物,並將研究學習的焦點移至實踐共同體中學習者社會參與的特徵,從而將參與視作學習的關鍵成分。由此,該理論認為意義和身份的同時在互動中建構的,這一建構受到所在更廣泛的情境脈絡的極大影響。本書共包括四個部分:1、合法的邊緣參與;2、實踐、人、社會世界;3、助產士、裁縫、軍需官、屠夫、戒酒的酗酒者;4、實踐共同體中的合法的邊緣參與。總之,本書是一本極其短小精悍的專著,但其研究學習的新穎視角、腳踏實地的研究風格、字裡行間躍動著的原創性思維卻讓人嘆為觀止並深受其益。

媒體評論

譯者序
從國內外學習理論領域的研究來看,人們對“人是如何學習的·這一問題蛇探究從沒有停止過。從早期對刺激—反應學習理論的探討,到20世紀90年代以來對當代西方學習理論領域主流理論情境認知與學習理論的研究,學習理論研究所關注的內容呈動態發展趨勢,學習理論的研究也在逐步發展、完善與升華。哲學、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腦科學、生態學等都從不同的視角,對“人是如何學習的’’這一問題作出了新的詮釋,人們逐漸將從前對學校學習研究的專注、執著的目光轉向了一些未開墾的領地。腦科學的興起,被一些研究者稱為“神經元的慶典”,對人腦的研究不再是假設與推測,而是從人腦的機制、I作原理、與環境的互動適應等等入手,徹底揭開“人腦”之謎,為教育者對人類學習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指南;在人類學研究領域,順應20世紀80年代人類學研究的主題“實踐”,人類學家中分化形成了實踐人類學家派別。這一流派整合了其他領域的學說,從人的日常活動與實踐中,從與人相依的,真實、複雜與虛擬的情境中,尋找人類學習的真諦,並由此反觀、透視了學校中的學習,為傳統的課堂教學提供了反思的契機,給傳統的課堂更新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知名學者J·萊夫和E·溫(JeauLave&Etienne Wenger )合著,劍橋大學出版社於1991年出版的《情境學習:合法的邊緣性參與》(situated learning: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一書,向我們展示了人類學視野中情境學習的本質。在美國的一些大學的教育學院,這本著作是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育技術學、教育管理學等領域研究生的必讀書目。這也就是為什麼本書在1991年出版後,影響空前,並於1993—1999年連續7次再版,成為人類學研究領域中關於“情境認知與學習理論”的經典名著。
本書中,萊夫和溫格從人類學領域的視角,對構成情境學習的要素進行了精闢的分析,並結合理論闡釋選取了5個典型案例對“合法的邊緣性參與”進行了個案研究與分析。我們簡要概述如下。
一、情境學習的要素分析
1. 社會實踐與社會世界
在人類學家的研究視野中,社會實踐與社會世界是由於對“學習”概念的不同理解而提出來的。人類學家們認為,在日常生活實踐中,沒有一種特殊的“學習”,只有根據文化背景的差異而不斷變化的參與性實踐活動;或者,換一種說法,即日常生活中的參與是在實踐中改變理解的過程,即學習。在這裡,學習被理解為是“現實世界中的創造性社會實踐活動中完整的一部分”,是“對不斷變化的實踐的理解與參與”。所以,在人類學家看來,學習是在社會世界中的存在方式,而不是打算認識它的方式。為此,本書作者強調將分析的重點從作為學習者的個體轉移到作為社會世界參與的學習,從認知過程的概念轉移到有關社會實踐的更具包容性的觀點。
……

目錄

總序
譯者序 人類學視野中的情境學習
叢書前言
叢書新前言 (代中譯版序)
前言
致謝
第一章 合法的邊緣性參與
一、從學徒制情景學習
二、從情境學習到合法的邊緣性參與
三、一種有關學習的分析觀點
四、關於合法的邊緣性參與
五、本專著的組織結構
第二章 實踐、人與社會世界
一、既定文化的內化
二、社會實踐中的參與
三、學習中的人與身份
四、社會世界
第三章 助產士、裁縫、海軍舵手、屠夫、戒酒的酗酒者
一、學徒制的案例
二、對學徒制五個案例的研究
三、尤卡坦助產士的學徒制
四、Vai和GOLA兩地裁縫的學徒制
五、海軍舵手的學徒制
六、屠夫的學徒制
七、戒酒的酗酒者的學徒制
八、學徒制和情境學習:一項新的議程
第四章 實踐共同體中合法的邊緣性參與
一、有利於實踐中學習的結構性資源
二、知識的位置:參與、學習型課程、實踐共同體
三、有關進人的問題:透明與隔離
四、話語與實踐
五、動機與身份:參與的作用
六、矛盾與變化:連續性與更替性
第五章結論
主題索引
《做中學:社會、認知、計算的觀點》叢書目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