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修正

1、事物的價值層次越高,情感的修正時間通常越長,情感修正過程的波動幅度越大。 2、事物的作用規模越大,情感的修正時間通常越長。 5、老年人通常比年青人的情感修正時間要長。

在理論上講,人對於事物的情感強度與該事物的價值率高差的對數成正比。然而,由於價值的複雜性和多變性以及人對於價值認識能力的局限性,人的實際情感強度並不一定與事物的價值率高差的對數成正比,這就需要對情感進行不斷的修正。情感的修正過程實際上就是“人對於事物的情感強度”與“該事物的價值率高差的對數”不斷趨於一致的過程。

一、情感的初始設定

人為了迅速而準確地建立對於客觀事物的情感,必須首先採用某種合理的方式來確定情感的初始值,以儘可能降低今後情感的修正幅度,縮短今後情感的修正時間,降低因修正過程所產生的價值損耗。情感的初始設定主要有以下方式。
1、感受直接事物的首次價值效應。當事物首次作用於人時,人將會對該事物產生第一印象,從而完成了情感的初始設定。一見鍾情就是指男女雙方首次見面就產生了強烈而深刻的第一印象。由於事物的價值效應取決於許多偶然因素,首次作用的價值效應往往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片面性,通常不能正確反映事物的真實價值,由此產生的第一印象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片面性,有待於進一步的修正和完善。例如,當第一次吃魚就被魚刺卡傷了喉嚨,人就會對魚產生不好的第一印象,人只有在今後的生活中多次吃魚,才能逐漸建立對魚的良好印象。第一印象雖然是偶然的和片面的,容易引起人的許多誤解,但它畢竟考慮了部分價值變數的作用,相比完全盲目的情感已經前進了一大步,特別是當各種變數相對穩定時,第一印象的準確性就相對較高。有些人很重視第一印象,他們的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難以改變。
2、感受相關事物的價值效應。當原發事物的相關事物作用於人時,人將會形成對於相關事物的情感,進而引起對於原發事物的情感,從而完成了情感的初始設定。例如,當見到某先生是個不講理的蠻漢時,就會對這位先生的父母親產生不好的印象。情感的這種間接的初始設定方式比直接的設定方式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因而容易產生更大的價值誤差。
3、感受事物的外部特徵。事物的外部特徵與其價值屬性雖然是相對獨立的,但總會存在某種聯繫,事物的外部特徵總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價值屬性,因此感受事物的外部特徵也會引發人對於事物的情感,從而完成情感的初始設定。“以貌取人”就是指通過感受他人的某些外部特徵(如相貌、身材、衣著、言談舉止等)來判斷這個人的價值狀態、價值需要及價值創造能力,並決定對於這個人的喜惡與取捨。
4、接受他人的教育和誘導。前人或他人的經驗,可作為情感初始設定的重要依據。自己周圍的人特別是父母、老師、朋友等具有穩定而成熟情感的人,可通過語言、表情等方式把他們對於事物的情感傳播給自己,從而完成情感的初始設定。閱讀前人或他人的著作以及觀看電視、電影、戲劇等,可以在較大範圍內了解古今中外各種社會歷史事物的價值屬性,從而完成了社會歷史事物的情感的初始設定過程。為了提高初始情感的準確性,人總是優先接受自己最親近、最信賴、最有權威的人或媒體所傳播的情感。
5、觀察他人的行為表現。他人的行為表現特別是父母和老師的行為表現,將對子女和學生的初始情感產生重要的影響。粗俗的父母常常會教育出粗俗的子女,情感貧脊的老師將會在情感領域誤人子弟。之所以強調老師要為人師表,父母要嚴於律己,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使其學生或子女建立正確的初始情感。

二、情感的修正過程

初始情感建立以後,需要對其進行修正,修正過程既可以通過總結自己親身的生活經驗來完成,也可通過借鑑他人的生活經驗來完成,既可以通過自覺的學習與修養來完成,也可通過他人對於自己的培養與教育來完成。
情感的修正過程大致是:人在準備實施某一行為方案時,就會對所有涉及的事物進行價值分析,對其中一個或多個未知或模糊事物的價值率高差進行初步估計,即進行情感的初始設定,再根據各個事物的價值率高差和作用規模估算出行為方案的價值率。行為方案實施後,可得到實際的價值率高差,再與原來所估算的價值率進行比較,如果有誤差就開始對未知或模糊事物的初始情感進行修正,並將修正後的情感投入另一行為方案的修正過程。情感的這種修正過程通常需要反覆進行多次,人對於未知或模糊事物的情感才能趨於清晰、成熟和穩定。
多個未知或模糊事物的情感修正既可以分步進行,也可以同步進行,但存在優先順序:先修正較陌生事物的情感,後修正較熟悉事物的情感;先修正較低層次的情感,後修正較高層次的情感;先修正作用規模較大事物的情感,後修正作用規模較小事物的情感;先修正現實事物的情感,後修正過去和未來事物的情感。如果人、環境或事物的品質特性發生了變化,則事物的價值關係也將發生變化,原先已經修正好的情感將會進行新的修正。

三、情感的修正模式

情感的一般修正模式分為三個階段:初始化階段、修正階段和穩定階段。其中,在初始化階段,情感由原點走向初始值;在修正階段,情感產生波動,並不斷縮小波動幅度;在穩定階段,情感向一個穩定值趨近(詳見《統一價值論》)。
實際生活中的情感修正模式是千差萬別的。有些情感沒有穩定階段,如對政治迫害、輿論攻擊等變動性很大的價值事物的情感;有些情感沒有修正階段,如對死亡、絕症等重大事件的情感;有些情感沒有初始化階段和修正階段,如對酸、甜、苦、辣等食物的無條件情感;有些情感在經歷一段時間的穩定過程後,又進入新的修正過程。此外,還有四種特殊的情感修正模式:一是高位波動式修正模式,其情感強度的波動中心始終大於事物的價值率高差,多見於多血質氣質的人;二是低位波動式修正模式,其情感強度的波動中心始終小於事物的價值率高差,多見於抑鬱質氣質的人;三是下降式修正模式,其情感強度從某個高值平穩走向事物的價值率高差,不出現情感波動,多見於膽汁質氣質的人;四是上升式修正模式,其情感強度從某個低值平穩走向事物的價值率高差,不出現情感波動,多見於粘液質氣質的人。

四、情感修正時間的一般規律

1、事物的價值層次越高,情感的修正時間通常越長,情感修正過程的波動幅度越大。
2、事物的作用規模越大,情感的修正時間通常越長。
3、參加實踐活動的次數越少,其情感修正時間就越長。
4、女性通常比男性的情感修正時間要長。
5、老年人通常比年青人的情感修正時間要長。
6、性格內向者通常比性格外向者的情感修正時間要長。
7、低文化者通常比高文化者的情感修正時間要長。
8、初始情感越不合理,其修正時間通常就越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