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您的名字叫父親》由趙愛民所著,輕輕地打開《您的名字叫父親》,樸實無華的字裡行間,滲透著對作者父愛的感恩和一個家族的崛起。同時,也看到了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父親,他的正直、執著、堅韌不拔、對生活充滿熱情和嚮往的態度……
作者簡介
趙愛民。1968年2月生於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曾先後擔任肅南縣毛條廠車間主任、肅南縣雪泉石居里礦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選礦廠廠長、肅南縣沙龍礦業公司選礦廠廠長、肅南縣興榮礦業公司礦長、副總經理,現任肅南縣興榮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高級工程師,先後被中國質量誠信企業協會、中國質量品牌價值評估中心評為“全國誠信企業家”稱號;肅南縣委、縣政府授予第五屆“十大傑出青年”稱號。肅南縣興榮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先後被甘肅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省總工會、省企業聯合會授予“甘肅省勞動關係和諧企業”稱號:張掖市委、市政府“重點保護企業”和“非公有制發展先進企業”稱號;肅南縣委、縣政府“平安企業”、“誠信企業”稱號
圖書目錄
讓一本書直達心靈代序
引 子
一 歲月深處
二 飄飛思緒
三 草原飛歌
四 移動家園
五 提親相親
六 聞聲則喜
七 新生太陽
八 人生五計
九 童年記憶
十 學會做人
十一 好運降臨
十二 蝴蝶在飛
十三 水為禍端
十四 創造奇蹟
十五 以心換心
十六 考驗不斷
十七 草原牧歌
十八 喜出望外
十九 三喜臨門
二十 深山探礦
二十一 樂善好施
二十二 蒸蒸日上
二十三 傳奇故事
二十四 請纓掛帥
二十五 不甘平庸
二十六 潮起潮落
二十七 帶頭吃蟹
二十八 家族企業
二十九 文化力量
三十 夙願以償
三十一 勾繪藍圖
三十二 穩中求變
三十三 小事不小
三十四 家庭硝煙
三十五 思鄉情結
三十六 山路彎彎
三十七 企業使命
三十八 往事回眸
三十九 祁連忠魂
四十 尾 聲
靜水深流 後記
後記
生命是一個繭。詩居於其中,等待長出翅膀。那一刻是必定會到來的。我在歲月的靜謐中吐絲作繭,一直想像著那一刻,心懷虔誠。歲月的流逝.會打磨人心靈的傷痛。時空通過記憶,到達遙遠,比什麼都迅捷。你無法阻止,卻在於行進。
眼前擺放著書稿《您的名字叫父親》,心中居然有幾分波瀾起伏,因為僅書名,就經過了數次更改,初稿的書名叫《父親》,改稿時更改為《我的父親》,後又改為《父親·大山》,再改為《父愛如山》。決定出版時,再三斟酌,偌鑒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土耳其作家奧爾罕·帕穆克的名作《我的名字叫紅》,將書稿名定為《你的名字叫父親》。請名家題寫書名時,吸納了好友意見,改為《您的名字叫父親》。整個過程我都是積極參與者亦或點子志願者。
應作者之邀.寫這篇狗尾續貂的文字。因為作者趙愛民是我朋友中值得信賴和交心的一個,加之他的父親和我,可謂忘年交。這樣父子兩人同是我生命中少不了的友誼景色。趙愛民是個很樸實的人,儘管長得很清俊,但在他身上有著明顯的西北漢子豪爽之氣,一如他的文字。細細地看完書稿,主人公的人生經歷徹底震撼了我,作者的感恩’隋懷也深深感動了我,以至於潸然淚下。苦難的生活沒有打垮父親,父親又用一言一行影響著兒子。百感交集中,就想說點什麼。因此,在夜朗人稀的時候,我急不可耐地寫這篇後記。
醴泉無脈,靈芝無根,人貴自立。生的終極意義是什麼?我想,應該是創造,創造一切美好的事物,包括精神的,物質的。人的生命只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能夠享受創造的愉悅,才對得起自己的生命。《您的名字叫父親》寫了我們身邊的父親,更寫出了作者父親的精氣神和向上的力量。
讀這樣一本書是相當愉悅的,因為有愛。不管怎么說,這本書的出現還是讓我感到了欣慰。這不僅在於作者的勇氣與良知。更在於它表達出來的信仰與愛的力量。它讓我看到了作者內心世界的純真與善良,也讓我感受到了主人公愛的訴說與追求。在這個貧乏愛的年代裡,它就是一束光,照亮了我們孱弱與冷漠的內心。
魯賓斯坦的手不是在彈鋼琴,而是在摸索人類純美的靈魂,試探生命世界最敏感的悟性。即將離開那片森林的瞬間,突然眼前一亮,一個音符好像從魯賓斯坦的琴弦里飛了出來:樹木的骨骼支撐的是超越時空的信念,秋天的落葉是跨越時空的扁舟!豪爽之氣,溢於行間。遠方未必都是詩意的蔥蘢和靜美的意象,就像我生活的這個時代,瞬息的變化讓人目不暇接。
坐下來唯有讀書會使人睿智。一本書喚起你的閱讀興趣要么是一氣呵成,要么是文字的張力或是獨特的寫作模式,抑或是文字的力量。寫作是一種文字表達,它是人類的一種傾訴方式,是一種習慣。文學同樣是一種傳承,就像一門技術。趙愛民在不知不覺中享受文字的魅力,他把父親的博大胸懷敘述得淋漓盡致,讓人難以掩卷。
應該說,這是一本紀實文稿,人物、故事都與現實為零距離。但在寫法上又夾雜了小說的基本要素,這種多元化寫作手法巧妙地克服了讀者閱讀紀實文題的生硬、呆板和單調。這也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父親是生活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的漢族農民,只有國小四年級的文化程度.年輕時還被作為富農崽子改造,但父親堅強的意志支使他沒有倒下去,而是隨著世事變遷,時光推移,父親的聰明才智得以發揮。父親曾經在群山環繞的家鄉帶領村民攻克了“四座大山”:地、水、電、房,解決了村民的生活難題,因此父親成為家鄉富有傳奇色彩的風雲人物。後來借著改革的東風,父親又帶領我們一家成功創建了家族式民營企業,成為當地首屈一指的領銜人物。故事的真實性更貼近現實,貼近人心,這樣很容易觸及人心的柔弱地帶,引起共鳴。
我知道,趙愛民不是一個專業的文字工作者,但他執著地寫出了一部留駐人們心房的作品,真的不易。愛民的這本書寫得很艱辛,因為我是一個業餘的文字寫作者,深知其中的艱辛。也許有人會質疑,你覺得寫作很辛苦,但別人未必也是這種感覺!或許人家會感到寫作是很快樂的事兒呢。這倒也是,每個人承受寂寞的能力不同,打發寂寞的方式自然不一。寫作是需要耐心的,還要有耐得住寂寞的能力,更需要文字的功底和敏銳的思維。在多元化的資訊時代,喧囂充斥著人們的生活.浮躁主導著人們的內心,能靜下來看看書的人已經不是很多,更何況要青燈長卷後再寫點什麼。但我依然堅持固守文學這塊“冷土地”。在這塊“冷土地”上種植。我深知耕耘的辛苦,收穫的微薄。趙愛民寫作的艱難.可以佐證的是,在寫這部書的過程中,他不時地要我指正,經常與我溝通小說的架構寫作的技巧,我也很樂意與他探討,後來竟然沉浸在文字中不能自拔,感受父愛的情懷和文字的感染力。
隨著《您的名字叫父親》中漸漸老去的父親,我再一次感到了歲月的無法挽留,生命的一去不返。我是學醫的,我的職業是白衣天使,我天天在醫院進進出出,親眼目睹生命轉瞬即逝的脆弱。所以我知道生命是最值得珍惜的東話,也唯有珍惜,方顯生命的珍貴。而生命,除了感恩於父母,真的要感恩於我們生活中每一個給予我們歡笑亦或眼淚的人,因為是他們經意不經意地為我們的生命塗抹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生命之於父親,之於我,之於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從生到死的過程。雖然我們眼中的父親,永遠不老,但事實是,父親真的會老,隨著時光的流逝會一點一點地老去,直到有一天,父親老得一塌糊塗,直至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那時,我們是沒有父親的老孩子,但我們也已成為別人的父母。就這樣,生命被我們延續,被時空跨越,被歷史淡出或淡人。
一部好的作品就應閃耀著崇高、聖潔的人性光芒;一部好的作品也應該滲透作家對生活的摯愛。《您的名字叫父親》傾注了作者趙愛民的幾載心血,身為公司總經理的他,在繁忙的工作之餘,通宵寫作,悉心刪改,幾易其稿,終於形成了一本厚實的作品。其實一部作品的好壞,評判權唯有讀者,我不過是其間的一個。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趙愛民一步一個腳印,一個一個的文字苦苦地用情書寫著他的小說,述說著心靈的饋贈。這不僅寫出了兒子對父親的感激之情.更寫出了千萬個父親的縮影。我對文學的理解是,它是一個長久的工程,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完成的,更是不允許浮躁、虛偽和欺騙的,就像聖母一樣莊嚴美麗。文化應該是倡導人心向善、向美的.而不是教人張揚欲望的。感謝我們生存的這片土地和這個社會,因為她不但養育了我們。還贈與了我們很多很多,猶如這本書中難以割捨的父愛。
提起筆竟然寫了這樣多的文字,其實我真正的意圖是想說。為了這部書,趙愛民和他的家人付出了很多很多,好在有付出就有收穫!用心寫作,終會趟出一條蹊徑,因為心向他深愛的父親和家人。感謝趙愛民,給我們奉獻了一道豐富的精神大餐,值得我們每一個有良知的人去饕餮。噦唆中,說了很多,目的還是只有一個:趙愛民的寫作是現實中追尋跫音的反照,生活忠實的記錄者。
禪宗有不立文字說。心若嚮往,必果於行。猶如蓮,亭亭玉立,大如篷蓋,非仙即佛。看完《您的名字叫父親》,心裡沉澱的,靜水深流,泉響空山。我祝願,趙愛民和他的家人,好人一生平安。
孫 瑾
序言
正午的陽光慵懶地鋪灑開來,窗外一片燦爛。春天,打開一本好書,心情就會豁然開朗。
多年來,一直形成了無書難眠的習慣。我一貫認為,讀書是一種非常私密的感覺,需要我們砸碎心靈的桎梏,聆聽生命深處的聲音,頓悟塵世間的真諦。
這段時間,由於懈怠,案頭堆積的書催促著我加快了閱讀速度。正在為補充新鮮血液,換個口味輕鬆舒暢時,我收到了《您的名字叫父親》這本書稿。一向挑剔讀書的我眼前豁然一亮。作為一個嗜書如命者,我評判文學作品的優劣,標準很簡單:能否一口氣讀下去。因為一部作品,倘若沒興趣讀,還枉論什麼。在肇啟希冀萬籟俱寂的夜晚,輕輕地打開《您的名字叫父親》,樸實無華的字裡行間,滲透著對作者父愛的感恩和一個家族的崛起。同時,我也看到了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父親,他的正直、執著、堅韌不拔、對生活充滿熱情和嚮往的態度,讓我想起了我的父親……“父親”的形象震撼著心靈,我開始靜下心來品讀。慢慢咀嚼中,我竟然一口氣通讀完這部書,沒有絲毫的疲勞或者乏味。因為我知道這樣的一本書對作者來說既是磨礪內心的精耕之作,又是灑脫恣肆的人性叩問。
小說里的“父親”,雖然他的一生坎坷,跌宕起伏,在眾多的苦難面前.他百折不撓地勇往直前,用大山般的身軀撐起了一個家庭,將兒女養育成人。在奮進中,不斷創新人生,趟出了一條獨特的人生之路。小說中細膩的感情描寫,濕潤了我的心。翻閱《您的名字叫父親》,我們學會了感恩,學會怎樣去愛別人。這本書記錄的不僅是父親的人生.更是一個男人一生的奮鬥之路,書中的許多場景是催人淚下的。瑕不掩瑜能催人淚下的作品不一定是好作品,用文學的角度來審美《您的名字叫父親》的話,它的結構過於生活化,卻能打動人的心。
這些年來,我不太關注文學方面的事情,原因是我常聽到一些作家無謂的爭吵甚至惡意的炒作,他們的作品因而也帶上了許多功利的色彩,有時讓人很難讀下去,更別說能讓人產生共鳴了。我不認為在這個網路成為大眾第一傳媒的文化時代,我們不再需要文字的東西了。相反,在一些泡沫轉瞬即逝的過程中,我們更需要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文學的持久與永恆,這是我們的渴望,也是我們的需要,而這卻被現實生活中的我們無情地忽視了。於是,在靜下心來時,我訴求那種有思想也有力量的文字。書籍是要引起閱讀者共鳴的,否則只能是文字,畢竟文字的力量是向善向上的。
當前的文學創作有兩種追求:為藝術而藝術;為人生而藝術。事實上,從目前的一些作品來看,可能在藝術上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我始終認為一個成功的作家對社會的了解要深入,這是一個作家最起碼的素質,畢竟創作來源於生活,往往這樣的作品才會更有穿透力。生活是觸手可摸的,文學作品首先要將人們拉進某種生活,引起共鳴,然後才能展開情節。《您的名字叫父親》裡面讓我們能感覺到一種熱力,一種關注生命的人文情懷,一種對生活的熱忱。這是另一種吶喊,卻是善意的,出於愛。
在如今紛繁蕪雜的書市,很多人認為沒有一本適合自己的書看。為什麼?書越來越多,而好書卻很少,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無非有兩個:作家沒有獻身精神:也沒有深入生活。缺少這兩個因素,作品只能是曇花一現。《您的名字叫父親》的寫作是循著“人”開始的,這個基本的元素是生動的,因為書中“人”的前途命運、酸甜苦辣,有時會牽動另一部分人的心。書是用來裝飾心靈的,這話確實有道理。唐代詩人皮日休有詩日:唯書有色,艷於西子;唯文有華,秀於百卉。還有什麼比書更好的裝飾呢?
蘇格拉底聲稱,一本好書,能夠引誘他走遍全世界。的確,一本好書可以滌盪你的靈魂。《您的名字叫父親》一書中人物形象各有千秋。性格決定命運,性格的不同人物的命運也就不同。簡潔的文字率真淳樸,樸實的故事讓人心潮澎湃。看完《您的名字叫父親》,更能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對父親養育之恩的那種眷戀和彌補。是呀!父母是我們恩重如山的那兩個人,孝心是最不能等待的東西。一旦失去了再也沒有機會彌補。
福克納在接受諾貝爾文學獎時說,作家必須忠於心靈深處的真實情感:愛情,榮譽,同情,自豪,憐憫之心和犧牲精神。少了這些永恆的真實情感,任何故事必然是曇花一現,難以久存。我堅持認為,一部好的作品應該是簡潔的明白的,不同的作家,創作手法有所不同。對作品的切入點也就有所不同。讀到好作品的第一感覺應是震撼。大家看到許多的好作品,震撼性並不是很強,但是卻能直達人的心靈。大家會用如沐春風、如享甘露來描繪自己欣賞好作品時的感受。於是就有人說,這可不是震撼。
當我遊走在這部書稿的字裡行間。循著跌宕故事的突兀跳躍和人物心理變化,我欣喜地看到了一種向上的精神。人總是有精神的,一個民族要有精神,一個地域也要有精神,一本書同樣也要張揚一種精神,而這種精神是從長期的文化積澱和獨特的品格魅力中提煉出來的。《您的名字叫父親》的精神在於:人們大談特談物慾橫流,人性缺失的今天,它將人的忠誠、感恩、忍耐、善良等等品質發揮到了極致。感恩是做人的一個基本支點,從這個意義上說,它是積極的、向上的。同時,我有些意外地發現,這部小說里寫到的人物的經歷卻是那樣的攝人心魄,作者通過對他們命運的敘述和關注完成了一部小說應具備的功能,於社會的細枝末節處完成對於社會本身的展示與揭露。
細節推動高潮。所謂“細”,我認為就是細中有膩,細到極致,哪怕是不琢一字盡得風流的詩意點睛之筆,或是景物點綴,抑或是對話技巧,也可能是一個意想不到的標點符號。毫無疑問,《您的名字叫父親》的寫作手法比較厚實,即善於用富有節奏性的故事情節讓人心頭一激.而後在文字中貪婪地尋覓真諦。
我一貫認為,文學首先屬於自己,或者有個性,而個性之中有共性。一本書之所以打動讀者,引起關注,無非是折射了部分人的生存環境,抑或是濃縮了社會的影子,這其中最重要的是尋找著人性的光芒。在《您的名字叫父親》中沒有荒誕不經的所謂細節,但它同樣告訴人們,什麼是好的、壞的、美的、醜的,什麼是人性的。作者在寫作的過程中沒有放棄對人性的追逐和思考。
俄國文藝批評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說:“假使你要做一個徹底的人,那么就應該特別注意作品的價值,而不必拘泥於你以前覺得這同一位作家的作品是好還是壞。”誠然,生活有無限可能,人生也有太多的未知之數。美好的東西,往往是意料之外和盼望之中的,而文字的力量可以穿透人性的一面。人是有品格的,同樣一本書也是有品格的。閱讀一本書時,我們的靈魂仿佛在尋找精神的皈依。放下《您的名字叫父親》這本書時,充滿靈性與韻致的心靈世界就張開了人物的個性,激揚了人性的靈敏,一本書就這樣捕捉了我們的心靈。
我覺得人性應該是永恆的,文字也應該是永恆的。讀完《您的名字叫父親》這部小說,我想,在構建和諧社會這個大背景下,我們應該推崇一種什麼樣的精神?法國思想家孟德斯鳩說:“喜歡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一部好的作品應是真、善、美的具象和化身,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經受一場又一場靈魂的酣暢的洗禮,這樣的作品才會蛻變人生。
在如今這個喧囂的時代,像《您的名字叫父親》這樣的作品確實不多.因其地域文化衍生折射出了一種蓬勃的人性光芒。文學的領域是很寬的,也是狹窄的,唯有樸素的文字傳遞著真實的情感,讓一本書直達你的心靈,並且找到你需要的答案。閱讀《您的名字叫父親》會給你在輕鬆溫柔的文字中,尋覓一種生活的態度,一種思考的方式。我曾多次在不同的文學評論中寫道:一部好的作品不僅要有很好駕馭文字的功底。更主要的是還要有一個個讓讀者心動的故事,恰恰這兩點,《您的名字叫父親》這本小說都已經突破了。
文字的力量猶如閃電。總能在瞬間撕破陰霾和厚重的天空。作者的語言有著渾然天成的美,不妖冶、不粉飾、不故作姿態,就像曠野里的一棵樹,靜寂生長,兀自繁華,把根扎向思想的深處,用桿撐起四季的風景。世界依然喧囂,我們只求獨守和開拓內心的淨地——文字。它是上天賜予眾生的眼睛,總能在紅塵萬丈里窺得般若、澄澈和慈悲。
好書,閒暇時翻一翻,是對心靈的一種洗禮,也許你就會醍醐灌頂。其實我是有些抗拒講述親情的生活作品,也許是因為我總是輕易地被打動,但我還是靜靜地看完了《您的名字叫父親》,因為我的心已經濕透了。
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