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稱】《恭祝一誠大和尚晉院真如重啟千佛大戒謹呈蕪言以慶佳辰》
【年代】現代
【作者】本智
【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
恭祝一誠大和尚晉院真如重啟千佛大戒謹呈蕪言以慶佳辰
雲居山上天外天,無量英俊續前賢①。
談心石上征端的,趙州關頭莫息肩②。
千層雲繞梵王寺,四面峰環雉堞連③。
因緣巧遇千佛戒,法王宇內更添孫④。
作品注釋
①無量:無數。英俊:才智傑出的人物,此處指佛教的後起之秀。前賢:前輩高賢。
②談心石:江西永修雲居山真如寺一古蹟。1959年秋,在疏浚明月湖及疏導碧溪、改溪工程之中,掘出巨方一方,上鐫“石床”二字,乃為宋代蘇軾親書。原來,公元1079年(宋神宗元豐二年),佛印了元禪師任真如寺住持後,大詩人蘇軾被貶出朝,在黃州擔任閒官副職,遂常登雲居山與佛印相會。蘇軾與佛印二人常坐此大石床上促膝談心。一日,蘇軾興致一來,便揮毫於石上書“石床”二字,佛印即命人鐫刻,乃有此古蹟。掘出此石後,虛雲和尚命人嵌於佛印橋側。於其旁刻“談心石”字樣,以作明示。征:查明,驗證。端的:究竟,委細。趙州關:真如寺一古蹟。為雲居山上入真如寺之隘口。唐時趙州從諗和尚專程登雲居山拜訪道膺禪師。下山時,道膺送從諗至此而告別。當時即建一石坊為紀念,道膺禪師即名之為“趙州關”。石坊歷經毀建,公元1956年虛雲老和尚曾主持重建,毀於“文化大革命”。現趙州關建築乃1985年,方丈一誠大和尚主持重建。佛印橋:雲居山真如禪寺前一座古石橋。橫跨於碧溪之上,正對真如寺山門。相傳為宋僧佛印了元禪師所建。公元1956年由虛雲和尚主持疏浚明月湖與碧、改二溪時,曾進行修復加固。息肩:卸去負擔,放棄責任。
③梵王寺:指真如禪寺。雉堞:泛指城牆,此處以真如寺周圍群山喻作城牆,拱衛佛寺。另真如寺所在的山頂盆地有蓮花城之稱,四周山峰自為城牆。
④法王:對佛祖釋迦牟尼的尊稱。宇內:天下,此指佛門之內,佛國域內。孫:子孫後代。
作品鑑賞
一誠,當代禪宗高僧。字衍心,性福禪師法嗣,虛雲老和尚法孫。出生於公元1927年。俗姓周,望城(今屬湖南省)人。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全國政協常委兼江西佛教協會會長、江西省政協副主席,中國佛學院院長,江西佛學院院長、雲居山真如寺住持、靖安寶峰寺住持、北京法源寺住持。晉院即升座出任住持。公元1985年9月15日,一誠大和尚榮任真如禪寺方丈。同年10月14日(農曆九月初一日),以真如寺住持一誠大和尚為傳戒和尚、香港寶蓮寺住持聖一法師任羯摩和尚、真如寺首座本智法師為教授和尚,在真如寺舉行授戒法會,為來自全國各地數百名四眾弟子傳授戒法。奉智法師此詩,即為此而作。千佛大戒指傳戒於千人,使之成為正式佛子。千為概數。蕪言指雜言,亂語,廢話。此自謙之詞。
作者簡介
本智(1904-1995),現代廣州花地小策精舍僧。法諱寬志,字本智,以字行。虛雲老和尚法嗣。俗姓蘇,出身遼寧漢軍八旗士族之家。本習儒,後出家。參學四方,歷住名剎,晚居小策精舍清修,仍兼廣州光孝寺、雲居真如寺、韶關南華寺、乳源雲門寺、五台碧山寺、大同華嚴寺等名山大剎首座。長於詩文,尤工七律,詩風溫雅清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