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燒餅

恩平燒餅

恩平燒餅,源自明朝,具有600多年歷史,是廣東恩平傳統特色小吃。主材料為糯米。 經過烘烤的恩平燒餅有著散發著糯米的清香。燒餅還有強身健體、益氣養血、溫補脾胃、祛困解乏等功效。是祭祖、感恩、喜慶之餅。

基本信息

由來

每年過了元宵節開始到清明節,恩平的大街小巷會多出一批賣燒餅的檔攤。清明前後燒餅絕對是恩平人最受歡迎的食品,其風靡程度不亞於中秋的月餅,甚至在其之上。這些年燒餅已經從當年的單一品種發展到多種口味了,成為恩平人的驕傲。凡是在外回鄉祭祖的恩平人,都會帶出恩平燒餅與親友們分享。

為什麼燒餅在恩平這么受歡迎?首先,恩平人對清明祭祖非常地重視,恩平在眾多節日中,清明祭祖與春節團圓地位基本持平,特別海外的僑胞,視清明祭祖更重於春節。其次就是恩平人清明祭祖(廣東多叫拜山,恩平人稱之為行山)的必備品。恩平清明祭祖的祭品當中標配一般有:豬肉、鵝(有個別會用雞)、鴨蛋、燒餅、糯米飯、酒、甘蔗,當然還有元寶、蠟燭、香、鞭炮;高配在標配的基礎上加一整隻燒豬,壕配就視乎其壕的程度了。

恩平燒餅之所以這么火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當地人稱為“望山”習俗,我小時候基本都會去,一大幫小朋友組織一起去的,很是熱鬧,想起小時候生活在農村是一種幸福,雖然那時候沒有玩具,大小朋友們一起去捉老鼠捉魚,快活都很。“望山”就是別人家在拜山,一輪儀式過後最後就是放鞭炮,鞭炮一響,小朋友們就沖啊,拜山的主人家就會拿燒餅來派了,基本上是一人一個,有的一人兩個,還有派錢的,派燒豬肉的。小時也沒有零食,領到的餅就算是我們的零食了,有時候一下午下來可以領十多個,開心得不得了。

恩平燒餅是怎么與拜山結緣又如何形成“望山派餅”這一習俗呢?恩平燒餅輝煌簡單概括就是發跡於牛江,弘揚於良西。有著600多年歷史的恩平燒餅在明朝有個開私塾的,為了籌錢免費給貧窮的孩子教學,便始創了恩平燒餅,做起了燒餅生意。

到了清代,牛江有個馮德的人,當時在兵營當官,其妻愛吃燒餅。一天,馮妻病重,馮德辭官回家照料病妻,豈料未回到家其妻已病逝。之後,馮德在每年清明時均帶上恩平燒餅去拜祭亡妻。一次,馮德剛擺好祭品,突然發現一個放牛娃餓暈在旁,馮德救人心切,拜祭完亡妻後拿燒餅救活了放牛娃。後來,放牛娃做了大官,深記馮德的救命燒餅。回鄉後,得知馮德已去世,於是他以燒餅去拜祭恩人,以表感恩和尊敬之意。自此,恩平人清明時節掃墓祭祖,就用燒餅作為主要祭品,並在拜祭完後把燒餅分給過路人或在附近乾農活的人吃,“望山”的雛形就這樣形成的。

在清末民初,1911年初,溫德堯(良西坪頂村人)受孫中山興中會香港同盟會委派,在恩平從事秘密革命活動。正值清明節前,溫德堯命手下在坪頂村開20多口爐做燒餅,分發給各鎮各鄉的聯絡人,在拜山時分發給路人,以組織反清的力量和向回鄉拜山的華僑及商人籌集資金。由於恩平握粵西之咽喉,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清兵守衛固然也嚴密,所以必須組織儘可能多的力量才有必勝的把握。以燒餅密召英雄好漢,以坪頂廣生為聯絡點(廣生:以前還沒有良西圩,廣生是當地方圓十幾里影響力和知名度最高的商鋪)。

恩平人民對腐敗清廷深惡痛絕,沒多久沒組成龐大的反清隊伍。同年9月溫德堯被委任四邑總司令,11月9日(農曆九月十九日),廣東省宣布獨立,恩平也在這一天上午9時起義。在溫德堯指揮下,由張毛(東安橫槎人)率部100多人為骨幹,無數民眾隨後,各人左臂扎白布為標誌,鳴槍為號,高舉義旗向恩城進發,經過4天戰鬥,於11月13日從南門突破,攻克恩城,溫德堯被推舉為臨時縣長。為紀念這一偉大勝利,在往後的每年拜山時,家家戶戶都會向路人或附近乾農活的人派燒餅。

1917年(民國六年),孫中山親自簽署任命溫德堯為中華民國軍事委員(其委任狀在恩平博物館可見),1919年(民國八年)孫中山密令溫德堯為粵軍總司令粵西總指揮。可惜不久被出賣,於廣州被袁世凱支持者廣西都陸榮延的部屬殺害,屍骨也下落不明,時年僅32歲。溫德堯犧牲後,國民黨當局追認他為革命烈士,給遺孀董氏以撫恤。

材料

燒餅的主要材料是糯米,剛出爐的燒餅綿香軟糯,時間久了會變硬。所以用烤箱、微波爐加熱吃口感最佳,蒸熱次之。燒餅有強身健體、益氣養血、溫補脾胃、祛困解乏等功效,在這個容易疲憊的季節,吃上一個馬上精神爽利、提神醒腦。但是糖尿病、高血脂、腎臟病患者應少吃。如果怕上火可以泡杯恩平特產三加皮(簕菜茶),想味道更豐富就斟杯紅酒,吃個餅喝杯茶或酒,多么怡情。

恩平燒餅還是喜慶之餅-嫁女餅,也就是在恩平的女性結婚時你就會吃到她的嫁女餅。恩平人問女性什麼時候結婚都是問什麼時候派餅呢?在我小的時候,嫁女餅一般只有燒餅和甜五仁月餅,偶爾會遇到有核桃酥,又多出了雞仔餅、老婆餅等多樣選擇,但是燒餅的主導地位一直未變,反而月餅逐漸退出這個舞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