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恐龍足跡是恐龍在溫度、粘度、顆粒度非常適中的地表行走時留下的足跡。它是化石的一種,也可以看成是留在岩層中的一種沉積構造。動物在一生中要走許許多多的路,如果每一步的腳印都能保存下來,的確相當多。有人推算過:一匹馱貨物的馬一天之內至少要走六千步,如果每走一步四個腳都留下腳印的話,這匹馬一天至少要有兩萬四千個腳印。按這種方法推算,一條恐龍一生要留下多少腳印啊!但事實上已發現的恐龍腳印化石並不是很多,甚至是稀少的。這是因為在一般情況下,動物的腳恐龍足跡印是不能保存下來的。在乾硬的地面上,動物走過以後只能留下淺淺的印痕,隨之便消失了。假若地面過軟,含水量較高,流動性較大,腳印會很快被周圍流動的泥沙埋沒。只有當泥沙的溫度適當時,腳印才能被保留下來。更重要的是,印有腳印的層面要適時地被外來的沉積物所覆蓋,過早或過晚都不能形成足跡化石。![恐龍足跡](/img/4/c31/nBnauM3X1MTO1ETOxQDN1kTO5ITMwIDOyIDOwADMwAzMxAzL0QzLy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發展歷史
從千足蟲到袋鼠,地球上的動物或多或少都會留下足跡。足跡是重要的生命痕跡,很多時候,人們對事物的判斷它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上世紀80年代出現的現場分析法,就是著重於解讀現場的痕跡證據,可以從腳印的長度及深度,判斷出一個人的身高、體重、速度,是否殘障,有無背負重物等,從手印還可以推斷出一個人的工作性質及習性癖好。![恐龍足跡](/img/8/26c/nBnauM3XzAzNzgDM0QDN1kTO5ITMwIDOyIDOwADMwAzMxAzL0QzL3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研究意義
![蓮花卡利爾足跡化石](/img/a/484/nBnauM3X2ATMwITO4QDN1kTO5ITMwIDOyIDOwADMwAzMxAzL0QzLz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恐龍足跡化石](/img/7/72b/nBnauM3XxQjN5ETN2QDN1kTO5ITMwIDOyIDOwADMwAzMxAzL0QzL1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主要研究
研究恐龍腳印化石時要觀察它的形狀。這首先是看它是幾個趾(指)的,一般恐龍腳印有單趾型、雙趾型、三趾型、四趾型、和五趾型。從已發現的恐龍腳印來看,![美國發現數千恐龍足跡](/img/c/2e8/nBnauM3X1QDM1EDNxUDN1kTO5ITMwIDOyIDOwADMwAzMxAzL1QzL0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足跡區分
對於四足動物來說,有一個數據相當重要,那就是從兩個相鄰的後腳印的連線中點到兩個相鄰的前腳印連線中點的距離。這個距離實際上是動物活著對坐骨窩到肩窩的距離,也就是動物軀幹的長度。人們在發現恐龍腳印時,常常希望及時了解這是哪一種恐龍留下的。如果恐龍骨骼與腳印是同一層位發現的,而且相距甚近,就比較容易得出結論:腳印是它旁邊的恐龍留下的。1878年,在比利時的伯爾尼薩特煤礦發現了大批禽龍化石骨架,同時也找到了一系列腳印,經專家印證,確認這些腳印就是禽龍留下的。後來英國、挪威及中國等國家又陸續發現了禽龍的腳印。1960年,一個由多國科學家組成的國際考察隊來到了挪威的斯匹次卑爾根島,這裡距北極點大約有一千一百多公里。在一個懸崖上,他們發現了一行恐龍腳印。科學家們在昏暗的光線下將十三個腳印繪了草圖。第二年,他們又來到這個化石點,克服艱難困苦,終於把腳印做成了模型。經鑑定,專家們確認它們是禽龍足跡。1995年6月30日,在挪威首都奧斯陸大學的古生物博物館,看到了這批禽龍的腳印模型。在一般情況下,恐龍足跡專家難以根據腳印判斷這是哪種恐龍的,所以在研究恐龍遺蹟時,將它們分為遺蹟科、屬和種。但是也應該看到,不同類群的恐龍的足部骨骼結構總要反映到腳印的形狀上,因此我們仍然可以由此判斷造跡恐龍是吃肉的還是素食的,是大型肉食類還是小型肉食類(如虛骨龍類)。根據恐龍腳印的輪廓及形狀還可以區分似鳥龍類、蜥腳類、禽龍類、鴨嘴龍類、劍龍類、角龍類等。這裡不妨舉例說明之。大型肉食性恐龍的前腳通常都是三趾的,但在一些進步的類型中,外側趾退化,前腳只有兩個趾。如霸王龍的前腳就只有兩趾。這類恐龍的前腳比後腳小得多,有些種類前腳的各趾都互相平行。它們的後腳各趾都較粗壯,一般有三個向前伸出的大趾(即Ⅱ、Ⅲ、Ⅳ趾)。在許多種類中還可見到Ⅰ趾,不過不得多,而且與其他三個趾相對應。從足跡上看,大型的肉食類恐龍的足跡都具有三趾或四趾,![恐龍腳骨化石](/img/1/0bd/nBnauM3X4QjNyUzM0UDN1kTO5ITMwIDOyIDOwADMwAzMxAzL1QzL0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中國現狀
截止到1996年6月底,中國已正式描述了二十九個屬、三十五個種的恐龍足跡。原來楊鍾健鑑定的四川廣元足跡,經國內外恐龍足跡專家反覆研究,現已公認它屬於假鱷類足跡,故更名為四川蛙步足跡。此外在中國還發現了兩個鳥類的足跡,即在四川峨眉發現的中國水生鳥足跡和安徽水生鳥足跡。這是近年來中國在足跡學研究領域的新成果。![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恐龍足跡](/img/6/9da/nBnauM3X2ITM5IzM3UDN1kTO5ITMwIDOyIDOwADMwAzMxAzL1QzLw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