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
性向決定著性吸引的對象,隨著性成熟逐漸顯現,它是多種因素作用結果。幾十年研究表明,性向是個程度漸進的連續概念,好比膚色,每個人的性向位於從“只對男性感興趣”到“只對女性感興趣”之間的某個位置。
通常,性向有兩種歸類方法:第一種:男性向(只對男性產生浪漫情感與性的吸引)、女性向(只對女性產生浪漫情感與性吸引)、 雙性向(對兩性均能產生浪漫情感與性吸引)、 無性向(對兩性均無性吸引,但可能存在浪漫情感)。
第二種:異性戀(只對異性產生浪漫情感與性的吸引)、同性戀(只對同性產生浪漫情感與性的吸引)、雙性戀(對兩性均能產生浪漫情感與性的吸引)、無性戀(對兩性均無性的吸引,但可能存在浪漫情感)。
性向的定義並不單單含有或依賴於性行為,而是依賴並表現於一個人在性和浪漫情感上的耐久吸引,這包括一個人在愛、依附感、親密行為等非性方面的內在深刻需求,具體表現如:非性愛慕、共同目標與價值觀、相互支持愛護、長久承諾等。
產生
關於性取向產生有很多的理論。當今大多數科學家同意性取向很可能是環境,認知和生物等多種因素的綜合結果。總之,重要的是應當認識到性取向可能是很多因人而異。
童年研究
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人的童年,來判斷他們將來的性傾向的嗎?童年就有線索可循的嗎?我們知道,即使摒除文化或社會因素,平均來說,男孩子和女孩子的行為都有差異的,例如男孩較喜好競爭性的遊戲。類似的差異也能在成年時有不同性傾向的兒童身上找到嗎?
所謂的“童年”,即人類未踏入青春期、性意識未成熟、人未有性衝動的時候——他們無法絕對肯定自己的性傾向。如果上述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話,就說明性傾向可能是形成於童年或更早的時候。儘管家庭環境和社會文化都可能影響小孩子的行為,但相比起成人而言,小孩子受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始終是較微的。如果在不同文化都可以觀察到某些因素的關聯性,我們就可以推斷,當中的關聯性很可能可以以生物學解釋。
對於童年、成年的比照研究,有兩種研究方式:一種是長期追蹤研究,由研究對象童年開始定期會面,直到他們長大成人;另一種是回溯研究,由已確定性傾向的成年人回憶他們兒時的行為。第二種研究比較易找研究對象、短期內亦能較快執行,不過誤差較大。
由下面的研究數據可以看到,童年的行為特徵和成年的性傾向,在統計學上是相關的,但從個別個案來看兩者的關係並非必然的,由下面格林的研究(1987年)可以看出,也有些人童年時有性別認同的問題,長大後成為異性戀者。
回溯研究
•(1982年,美國)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心理學家募集了792個研究對象,其中男同性戀者、女同性戀者、男異性戀者、女異性戀者各有198人。該問卷,填寫者被問到他們兒時有否參與過58種遊戲或運動。結果發現女同性戀者和男同性戀者較傾向玩一些非性別典型(gender atypical)的活動。
•(2009年,巴西、土耳其、泰國)有研究者以問卷和訪問調查了巴西、土耳其和泰國三地的成年男子,共有878個對象,當中177人是同性戀者,157人是雙性戀者,544人是異性戀者。普遍來說,男同性戀者童年時對運動較不感興趣,較多跟女孩子玩,性格也沒那么有侵略性。
追蹤研究
•(1987年,美國)心理學家理查·格林在1960年代後期募集了 66 個行為女性化的男孩,另有56個男孩作為控制組。當他們踏入青春期或成年後,實驗組的66人中,有 44 人能成功聯繫,控制組的 56 人中則有 35 人能聯繫上。控制組的 35 人全是異性戀者;實驗組的 44 人中,有 33 人是同性戀者或雙性戀者, 11 人是異性戀者。
激素影響
關於荷爾蒙對性傾向的影響,科學家多是針對出生前荷爾蒙研究。不少科學家認為荷爾蒙是影響因素之一。
科學家之所以針對研究出生前荷爾蒙,是基於幾個線索:
從動物實驗上得知,實驗鼠的出生前荷爾蒙濃度會影響其性傾向。
患有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 CAH ,在胚胎髮育期睪丸素過多)的女性,跟她們一些沒有患此症的女性親戚比較,前者同性戀的比率較一般女性高。
研究顯示一些非性別典型的特質(包括喜好的遊戲、攻擊性、食指無名指長比、腦內SDN-POA的大小)會受到出生前荷爾蒙濃度影響。有些科學家猜想,性傾向和這些性質就好像“一個套裝”般加諸人身上。由此推論,這個“套裝”是會受到出生前荷爾蒙的濃度影響其“內涵”的。
1.從動物實驗上得知,實驗鼠的出生前荷爾蒙濃度會影響其性傾向。
2.患有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 CAH ,在胚胎髮育期睪丸素過多)的女性,跟她們一些沒有患此症的女性親戚比較,前者同性戀的比率較一般女性高。
3.研究顯示一些非性別典型的特質(包括喜好的遊戲、攻擊性、食指無名指長比、腦內SDN-POA的大小)會受到出生前荷爾蒙濃度影響。有些科學家猜想,性傾向和這些性質就好像“一個套裝”般加諸人身上。由此推論,這個“套裝”是會受到出生前荷爾蒙的濃度影響其“內涵”的。
性取向與身體的激素水平有關,維立尼及其同事們分別測量了同性戀和異性戀的激素水平,並將兩者加以比較,他們發現,男同性戀者尿中的睪丸酮較異性戀對照組為少,而女同性戀者尿中的睪丸酮則較異性戀對照組為多。柯羅德尼及其同事也驗明,男同性戀者血液里睪丸酮水平較異性戀對照組為低,同時精蟲記數較少,畸形精蟲較多(李銀河《同性戀亞文化》p26-27)。”例如,體內雄性激素不足而雌性激素較多的男性可能為同性戀。
生理因素
從心理角度分析大體上的原因有五,其一是來自於家庭或家族中男性角色缺失,男孩在媽媽、姐姐、姑姑、阿姨等女性圈中長大,或男性氣質遭遇挫敗(挫敗指父輩男性氣質被創傷事件削弱,並失去對男孩的正性影響)。其二孩子在幼年時,性別認同遭遇混亂,比如家人把女孩當男孩養、男孩當女孩養,或過分強調男孩像女孩子,其三父愛母愛缺失、被同性大哥哥或姐姐照顧而產生強烈依戀與朦朧的愛意。第四來自與環境、傳媒及社會文化影響,比如青春期的孩子正處於角色混亂與探索自我的高峰期,他們往往會在著裝、行為語言甚至心靈上,模仿自己所追隨的偶像以得到自我角色滿足感,更能獲取異性或同伴的關注,如果他的偶像是同性戀者或者花樣男生他也會有好奇的去模仿,社會文化影響比如在古希臘和中國的魏晉南北朝及漢朝,其是一個男子注重儀容風貌的年代,在這種氛圍里中性風尚以及同性戀也較為普遍。第五來自於溺愛家庭,孩子生活優越,以自我為中心,並自戀傾向明顯,且女性氣質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