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角色雙性化直觀地是講男性擁有女性的溫柔 女性擁有男性的獨立。所謂“雙性化”,是指一個人兼有男性化與女性化的氣質。雙性化者並非“變態”,相反眾多研究表明,雙性化者兼有男性和女性較為優良的品質,往往具有更強的社會適應能力。
簡介
男人就該像個男人,女人就該像個女人,在性別角色的評判上這似乎是天經地義的。男人不像男人,女人不像女人,則被認為是性別角色的一種錯位。那么,一個人既像男人又像女人,又將如何?傳統的性別角色觀念一定也會搖頭的。
然而,現在我們偏要這樣提出問題:為什麼一個人不能同時具有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事實上我們絕大多數人都熟悉同時具有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的人。我們常說的女強人就是例子。這樣的女人通常在事業上有強烈的進取心和競爭意識,並取得成功:她們喜歡運動也喜歡烹調既非常敏感體貼人也有“每臨大事有靜氣”處事果斷的風格。近年來國外心理學界有人提出了“雙性化氣質”概念認為男女雙性化氣質的人,往往同時具有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的心理特徵。心理學家桑德拉·貝姆還編制了一套心理測驗量表以測定男女雙性化氣質。
分析
關於獨立性研究。要被試者對每一張漫畫的滑稽程度進行評定。但在他們作出評定之前,他們會聽到被認為是別組被試者在評定的聲音,這些聲音將某一張根本不滑稽的漫畫說成非常滑稽或者相反。看看被試者受不受他人影響,能否堅持主見。結果證實,具有男女雙性化氣質和具有男性氣質的被試者沒有多大差別,都比具有女性氣質的被試者表現出更顯著的獨立性。
關於善聽者研究。讓被試者聽一位孤獨的轉學學生傾訴在適應新環境中出現的問題,根據被試者對訴說者的反應來評分測量被試者善聽的程度。結果表明,男女雙性化和女性化被試者沒多少差別,都比男性被試者表現得彬彬有禮和善聽。
關於自尊感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具有男女雙性化氣質的人和具有男性氣質的人,往往比具有女性氣質的人自尊感更強。就是說,具有男女雙性化氣質的人,並沒因為性別角色特徵的雙重性而適應不良,反而有著強烈的自尊感。
貝姆等人在這些研究中總的看法是,具有男女雙性化氣質的人在很多情況下能做得更好些,因為他們既具有女性氣質又具有男性氣質。就是說男女雙性化的人在性別角色心理特徵上往往占據了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兩個方面的優勢,至少在心理特徵上男女雙性化的人沒什麼不好。
最近,美國心理學家曾對兩千餘名兒童作過調查結果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過於男性化的男孩和過於女性化的女孩,不僅其智力、體力和性格的發展一般較為片面,而且智商情商都較低,具體表現為:綜合學習成績不理想,特別是偏科現象嚴重;缺乏想像力和創造力,遇到問題要么缺少主見,要么固執己見;同時難以靈活自如地應付環境。相反,那些兼有溫柔、細緻等氣質的男孩兼有剛強勇敢等氣質的女孩,卻大多智力、體力和性格發展全面,文理科成績均較好,往往受到老師和同學的喜歡。而且追蹤研究發現,成年後兼有兩性之長的男女在競爭激烈的社會生活里,更多占據優勢地位。
在回答男女兩性為什麼始終在相互尋找不可遏止地要結合為一體的問題時,柏拉圖有過這樣的解釋:很早的時候,人都是雙性人身體像一個圓球,一半是男一半是女,後來被從中間劈開了。所以每個人都竭力找回自己的另一半,以重歸於完整。我們也許以為這是幼稚的戲言。現在想想,原來有著深刻寓意,無論是男性氣質還是女性氣質,孤立起來都是缺點,都造成了片面的人性。結合起來,便都是優點,都是構成健全入性的必需材料。兩性氣質的區分,僅是相對的從本原上說它們並存於每個人身上。一個剛強的男人也可以具有內在的溫柔,一個溫柔的女人也可以具有內在的剛強。一個人越是蘊含異性氣質,在人性上就越豐富,在人格上就越完善。柏拉圖的寓言與心理學的結論竟如此地不謀而合。
也許有人說,既使男女雙性化的人沒什麼不好,但社會是否會肯定的眼光看待他們?美國的《今日心理學》雜誌曾經向讀者提出有關男性氣質的問題。女讀者在闡述她們對有關理想的男人的看法時,認為具有自信心,事業成功,願為家庭和自己的信念而奮鬥,同時又是溫和、文雅、願意獻身、體貼人的男人才是理想的男人。這實質上是指男女雙性化氣質的男人。儘管中西方文化有諸多差異,在這一點上我們中國女性對理想男人的看法與美國女性的看法卻十分相似,這在一些調查和電視專題節目中已分明可見。其實就是中國的男性,雖然還標榜“我要像個男人”,也不再為“模範丈夫“而有什麼難為情了。就是說,”我要像個男人“中的男人已經包含了一些女性氣質特徵。
可見社會文化對男人的男女雙性化氣質給了較多的肯定態度。現實生活中被人們認為較優秀的男人大多是具有男女雙性化氣質的男人問題,是社會文化對女人的男女雙性化氣質,還缺乏應有的肯定態度。在我國“當女強人難”就是個很好的證明。也正因此,現實生活里具有男女雙性化氣質的人中,男人比女人多,貝姆的研究結果也發現這樣的情況。
形成
當代大學生性別角色悄然變化
近年來,“超女”、“加油,好男兒”等娛樂節目在青少年中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一時間,中性打扮的“超女們”成了眾多女孩追逐與效仿的對象,而有點女子氣的“好男兒”也成了不少青少年對男性角色的期待。
傳統的性別角色是否已經對青少年失去了約束力度?媒體上常常出現的男女兩性“中性化”,是否有利於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蘇州大學教育學院的5名本科生完成了一項“大學生性別角色形成”研究課題,調查歷時近一年,覆蓋了全國東、中、西部27所不同的高校,在大一至大四的大學生中,收回有效問卷5008份,經過定量的數據分析和定性的個案訪談,試圖揭示出以上問題的答案。
“雙性化”兼有男女優良品質
心理學家把人的性別角色分為了男性化、女性化、雙性化和未分化四類。按照心理學的理論,每個人都可以是雙性化的。所謂“雙性化”,是指一個人兼有男性化與女性化的氣質。雙性化者並非“變態”,相反眾多研究表明,雙性化者兼有男性和女性較為優良的品質,往往具有更強的社會適應能力。
調研結果顯示,33.0%的被調查大學生顯示為雙性化性別類型,而男性化比例和女性化比例分別僅占18.5%和18.3%,未顯示明顯性別類型的未分化大學生比例則占到了30.3%。性別的單性化已成為少數人群,“獨立、愛冒險、競爭性強……”這些男性氣質不再是男生的專利。
“女生少了賢良淑德,男生缺了高大威猛,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超女"、"好男兒"的中性造型獲得了那么多大學生"冬粉"的擁躉。從這個角度看,即便是舞台上中性化的扮相和表演,也有值得我們關注甚至研究的地方。”課題組成員徐振華同學說。
大學女生更愛追求“女人味”
課題小組的同學們發現,更多的女生在進入大學後會有意識地使自己變得“更女人”。
徐振華和他的研究同伴給出了這樣的解釋,進入大學以前,大家都忙於學習,沒有過多的時間花在穿著打扮上。很多女大學生在接受訪談時說,進大學後她們會更加注意自己的穿著打扮,看到別人穿得很漂亮,自己也希望更有女人味一些。穿著和打扮上的女性化,直接影響到了女大學生的女性化特質。
然而,隨著年級的發展,女生與男生的性別發展差距在逐漸縮小。這也反映出面對就業壓力的女大學生對自身完善的不斷要求,社會也正越來越要求女性具有領導、進取等傳統男性的特質。
家庭性別教育觀念亟須更新
按照中國傳統的親職教育觀念,男孩就應該有男孩樣兒,女孩也應該做得像女孩子,孩子一有“假小子”或“娘娘腔”的舉動就會被家長呵斥。然而,對孩子過於嚴格、絕對的性別定型,只會限制他們智力、個性健康全面地發展。
負責對本課題進行指導的劉電芝教授認為,從小就適度培養孩子的雙性化氣質,有助於提高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當代大學生中對兩性嚴格的隔離已經被打破,男性可以擁有女性的溫柔、關懷,女性也可以擁有男性的獨立、自強,同時擁有男女兩性的特質已成為社會發展的要求,這也給我們的家庭性別教育觀念帶來了更新。
如何在性別角色形成之初就給孩子營造適宜發展的環境?課題小組通過調查發現,家庭的教養方式對此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民主型的教養方式最有益於學生性別角色的發展,而溺愛型最不利。
現在的人崇尚的“中性美”,重點不是“美”,而是模糊的“性”。自古以來,人們以美為重。不管是女扮男裝的“公子”還是聞名於江湖的“女俠”,其動人之處都是“美”,模糊的“性”最多只不過是美人一次驚艷的化裝罷了。即使上個世紀,林青霞以男裝扮相出演的“東方不敗”,被驚為天人,包括張國榮在霸王別姬的美奐美倫的裝扮,其核心仍是萬變不離其宗:“美”。由此,我們可以思考:中國人對於性別角色差異的認知模糊化了嗎?
影響
“性”是對人體在解剖上基因上的描述,“性別”則是社會給與的刻板印象,它是我們對自己“性”的理解其中包括如何在穿衣打扮、言談舉止乃至起名字上表現自己的性特徵。性別角色是附加於、期待於男人與女人的不同社會地位和社會行為的總和。性別角色既與氣質相關,更與規定於每一個性別的任務相關。動物有性的差異,但沒有性別的區分。在某些情況下,人的身體機理沒有任何變化,但是卻想方設法改變自己的性別,這被看成是個人選擇。人們可以對自己的性特徵施加某些影響,也表明社會控制可以在性別變化上發揮重大作用。人的行為究竟多大程度上取決於本性,多大程度上受文化教育、撫養方式等後天因素的制約一直是一個疑問。社會學強調兩性之間的相似之處,他們斷言,文化因素決定了兩性的行為,性別意識的所有差異也有文化決定。事實上,本性和後天的教養都是影響性別角色的重要力量。
兩性的差異在出世後不斷的得到強化,從衣著用品到行為舉止。作為“男人”,他被期望:強壯、具有侵略性、爭強好勝、理智、有責心。身為女性她就應當有“女人味”溫柔、文靜、善解人意。在許多國家,例如英國、中國韓國,男女兩性都有不同的領域,社會化的機構不斷的灌輸:“男孩應該有出息”應該勇敢、理智、負責任。相反,女性被期待成為別人的妻子和母親,獨立性和自信心過強意味著女性“女人味的喪失”,一個沒有婚姻的女性是備受非議的。古代中國女人的小腳與其說是一種美還不如說是對女性進行的一種封閉。瑪格麗特.米德對巴厘島上兒童的研究,告訴我們性別角色是如何被人們在口中強化的。包括我們平時愛撫小男孩的時候會說“多勇敢的小伙子”而不會說“多漂亮的小伙子”
社會學理論認為性別是社會建構的,而不是生物遺傳的。性別差異主要在於社會實踐和風俗習慣的不同,而不是個體固有的屬性的差異。許多社會學家否認性別的二分法觀點,認為男女之間的相似性遠遠超過了他們間的差異。隨著社會變遷性別之間的差異逐漸減少,性別不是整齊劃一的,男女性別間的巨大差異取決於他們的社會地位、教育、種族和職業。在女權運動和女權主義的影響下,有關性別差異的觀念在開始變化。許多女性已經能夠勝任那些一度只有男人才能擔當的工作。當女性得到一種更平等的社會地位的時候,女性還在家庭內部縮小性別之間的差異,那么性別角色的雙性化真的來臨了嗎?基於後天教養而成的性別角色差異的模糊化對社會有何影響?
一、性別差異與婚姻----以女博士為例
“世界上有三種人:男人、女人與女博士”,就女博士而言;她們幾乎比較徹底地革除了傳統女性社會角色的因素,並再造了新社會女性的“基因”,她們有了權力、有了知識,沒有了“一味的順從”和能夠產生“德”的“無才”,這是女性的進步和社會的進步。但是,這種進步在男性的眼裡卻是退化,因為女博士身上已經沒“女人味”了,換句話說,已經不符合男性一直以來所奉行的標準了,於是她們成了“另類”。女博士們的婚戀成為一個新的問題,因為在一個家庭中,男人和女人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果女人也去扮演男人角色的時候,就會出現平衡的困境。
有人提出,性格模式應該是“雙性化性格”,即既具有男性的自信、大度、剛毅等,又具備女性的溫柔、隨和、細膩等。雙性化性格是社會發展對人們的要求,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可是,從女博士的婚戀困境出發,再考慮到當今的社會中,傳統的生育觀念(傳宗接代)淡化、生物技術可以解決代際傳承的時候,作為情感紐帶的家庭,作為港灣的家庭,如果男人和女人同時雙性發展的話,男女心理差異就將基本持平,男人可以自己溫柔,女人可以自己自強的時候,家庭的概念會大大弱化。
二、性的模糊與角色困境
1 女人對男人空間的侵占
兩性爭奪資源的衝突,它表現為女性模式改造給男性帶來的恐懼感。女性在挖掘了完全可以與男性媲美的潛能後實現了自身的崛起。但是,社會資源是有限的,女性的崛起意味著男性有了與其分割資源的對手。這種分割對久處“主人集團”的男性來說是不習慣的,也是不樂意的,隨著資源分割的進行,男人們感到了優越感的日益降低和“主人”地位的日漸不牢。
2 女人抑鬱了
世界衛生組織預測,2020年,被稱為“全球第二大疾病”的抑鬱症將成為開發中國家最為嚴重的疾病負擔。抑鬱症正成為人們特別是女性的流行症。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發現,越來越多的女性在某些時刻顯得比男性還充滿魄力,敢於投入與付出。女性越來越有男性的某種氣質,而男性則變得越來越小心,情感脆弱,甚至優柔寡斷。
女性抑鬱情緒的10種情況:缺少自尊、疲勞和時間壓力、婚姻生活中的寂寞和孤獨、浪漫愛情的消逝、財務困難、婚姻中的性問題、月經與生理問題、孩子問題、姻親問題、年齡問題
3 雙性化對於同性戀是否應該負責?
社會性別角色淡化,雙性角色發展的時候,不同的人趨向於雷同,男人也會女人的溫柔體貼,女人也有保護感和安全的責任,那么,當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同時去關愛某人的時候,同性的會更理解他需要什麼。
三、對於兒童的影響
1、雙性教育有利於孩子的發展——智力以及社會適應能力普遍很高
美國心理學家曾對兩千餘名兒童作過調查,結果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過於男性化的男孩和過於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體力和性格的發展一般較為片面,智商、情商均較低,具體表現為:綜合學習成績不理想(特別是偏科現象嚴重),缺乏想像力和創造力,遇到問題時要么缺少主見,要么固執己見,同時難以靈活自如地應付環境。相反,那些兼有溫柔、細緻等氣質的男孩,兼有剛強、勇敢等氣質的女孩,卻大多智力、體力和性格發展全面,文理科成績均較好,往往受到老師和同學的喜愛。成年後,兼有“兩性之長”的男女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裡,更能占據優勢地位。
2、獨生子女的雙性發展困境
當今的中國家庭中,允許只生育一個孩子,過多的溺愛容易減少傳統男性的獨立、競爭、冒險、自主的精神,超級溫暖的家庭氛圍和柔弱化的社會環境下,男性角色有些弱化,異性人格過度突出。而喜歡男孩的家長,對獨生的女兒,則通常採取男孩的教養方式,對於孩子的社會適應以及個人心理健康都會造成不好的影響。要是男孩學過了頭,就會顯得“娘娘腔”;女孩學過了頭,就會成為“假小子”。
啟示
1 質是社會的,而不是某一性別的。
不少性格或行為特徵(如熱情活潑、獨立自主、堅忍不拔、富有責任心、善解人意、無私善良等),應是男女兩性都須具備的,不宜被視為某種性別專有,家長在培養孩子時不宜區分過清,而應兼收並蓄——這正是“雙性化教育”內涵的重要組成部分。
2 人格的平等重於性別的平等
性別平等並不意味著拒絕多元化,而是要在尊重自然性別特徵前提下的平等發展,尤其重要的是塑造人格的平等。不能以為性別無差異就是平等,而是要與性別自然屬性相吻合的個性化發展。自然界有生態平衡問題,社會領域也一樣,不能破壞自然規律。
3 人的概念要大於性別的概念
不管男人還是女人,在不同的環境下生長,具有不同個人氣質。工作的選取,不應該首先看你是什麼性別,而是你的素質是否適合。喜歡而且適合家庭的男人,可以居家;喜歡而且適合工作的女人,可以工作;尊重並實現人的價值,讓活著的人有好的生活,這才是社會追求的最終目標。
米德研究的部落里,有的傾向女性,有的傾向男性,性別角色更多的是文化現象。所以,不注重性別而注重個人的社會也是可以塑造的,這需要個體的心理和社會的文化和諧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