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倒錯行為

男女的性倒錯,又稱性畸變或性變態,為異常性行為。它是指一些人在性心理和行為上,不是通過人類通常的異性間的性器官交媾足性生理需要,而是以其他的一些異常方式來獲取性滿足或快感的有悖於性規範的異常行為。

簡介

“性別倒錯”是指在性別定型化的過程中男性女性化或者女性男性化的現象,是性別定型化過程中出現的一種偏差。

近些年來,性別倒錯者日益增多,性別倒錯現象也引起了媒體及研究人員的重視,但是這些相關研究和報導僅是從感性層面論述這一現象的嚴重性,而對其成因並未進行深層次的探討。我採用量表測量及訪談法,通過對6名性別倒錯個體深度訪談,對訪談文本進行分析,探討性別倒錯現象形成的原因,以期為個體良好人格的形成提供一定的指導,為性別角色教育提供一定借鑑。

比較常見的性倒錯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現形式

一、同性別之間有超乎尋常的愛慕接觸與肉體親昵。男女各自都會發生這種行為。有這類表現的通常被稱為同性戀者。同性戀者是當前愛滋病傳染髮病的高危人群。同性戀表現多種多樣,如有的是單一同性戀,即同一性別之間長期發生行為的;有的是精神性同性戀,即同性之間只有性愛的欲望,而沒有具體的性行為;有的是兩類同性戀同時並存的。
二、以蒐集珍藏異性的衣物,尤其是女性的乳罩、內衣、短褲等,並通過對這些物品的親吻、玩弄等方式來滿足自己畸形的興趣和性慾望。
三、以向異性顯示、暴露自己的生殖器來獲得性快感和性滿足的行為,但並不追求與異性發生真實的性關係。
四、當事人用虐待或加害他人等行為,向性對象施加肉體或精神折磨,從而獲得性情感和性需求。
五、想方設法偷看女性小便、洗澡、更衣等活動,但並不謀求與對方發生性關係,只是用窺視的行為來滿足自己的性慾望。
六、心甘情願地讓對方向自己鞭撻,從施虐待的一方的性虐待和加害中,以及自己的精神和肉體的痛苦中得到性快感和性滿足的。如要求對方抽打、咬自己身體的某些部位。受虐和施虐可能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
七、穿著異性的服裝,自己打扮成異性。模仿異性態行為並以異性自居,從而獲取性滿足和性快感。

性別倒錯是如何形成的

性別倒錯形成受家庭因素、學校因素、社會文化因素、自我因素四大因素影響;父母期待、自我認識、父母個性特徵、對兩性性別角色的認識、同伴、親子關係、父母教養方式、玩伴、消極自我調節是主要影響因子。

1.家庭——性別倒錯形成的最重要因素
父母期待、父母個性特徵、父母教養方式、親子關係都屬於家庭因素的範疇,家庭因素是導致性別倒錯形成的最主要的因素。精神分析理論及社會學習理論都可以對此作出解釋。父母個性特徵直接影響其對子女的期望及教養方式。男性女性化個案中父親均表現出“隨和”“溫和”等特點,而母親多具備“強勢”“脾氣不好”等個性特徵。父母積極正確的期待和引導對於個體性別角色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性別角色的形成和發展產生直接的、最初的也是最有力的影響。親子關係對個體性別角色形成有重要影響。

2.同伴——性別倒錯的重要影響者
班杜拉觀察學習理論認為,觀察者和榜樣在年齡、性別等方面越相近,越易被模仿。同伴在年齡、經歷等方面與學習者都有相似之處,所以同伴行為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也容易激起他們模仿和學習的興趣。

3.自我因素——性別倒錯形成的重要內因
對兩性性別角色的認識、自我認識及消極自我調節也是主要的一級編碼,屬於認知因素的範疇,這也揭示了認知因素作為內因在性別倒錯形成過程中的重要性。個體通過對自我的認識,在外界誘因(如父母期待)的作用下,形成自我期待,通過正確的自我調節才會形成正確的性別角色。

性別倒錯形成的特徵

1.複雜性
家庭因素、學校因素、社會文化因素及自我因素是導致性別倒錯的四大影響因素,這表明性別倒錯的形成不是某一單一因素作用的結果,而是多種因素互動作用的結果,這種互動作用揭示了性別倒錯形成的複雜性。

2.差異性
個體性別倒錯的形成均受到四大因素的影響,但是對於不同個體而言,不同因素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因此,性別倒錯的形成又具有個體的差異性。

3.早期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