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感染性胃炎

急性感染性胃炎是指由細菌、病毒或真菌等感染所致的急性胃黏膜炎症。本病多發生於免疫力低下,且身體其他部位有感染灶的患者,致病菌通過血液循環或淋巴擴散到胃,常見的致病菌為溶血性鏈球菌,但有時也可由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炭疽桿菌、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引起。炎症主要累及黏膜下層,但也可穿透肌層達漿膜層,發生穿孔時可致化膿性腹膜炎,於胃小靜脈內可見血栓形成,由產氣芽孢桿菌引起者,胃壁可增厚,內有氣泡,胃腔擴張。

病因

本病多繼發於全身系統性感染,或發生在器官移植、腫瘤晚期化療、愛滋病等全身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此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其他細菌,如肺炎球菌、鏈球菌、沙門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也可由身體其他部位的感染灶通過血循環或淋巴播散到達胃黏膜引起急性炎症。

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有上腹疼痛、飽脹、噁心、嘔吐、腹瀉、食慾減退和伴原發性疾病的系統性感染症狀,病情嚴重者可有發熱、嘔血或黑糞、水電解質紊亂、酸鹼失衡和休克。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者可無症狀或症狀輕微。體格檢查可有體溫升高,上腹壓痛和其他部位感染的相應體徵。

檢查

1.血常規
白細胞計數可升高,中性粒細胞比例上升,可見中毒顆粒,血培養有時可找到致病菌。
2.腹平片
見胃腔大量積氣,伴有穿孔者,可見膈下游離氣體。
3.腹部超聲、CT檢查
可見胃壁增厚,由產氣芽孢桿菌引起者,胃壁內可見由氣泡形成的低密度改變。
4.胃鏡檢查
有全胃瀰漫性炎症,胃黏膜嚴重充血、水腫,甚至廣泛出血、糜爛、皺襞粗大結節樣,有的有局部膿腫形成。
5.X線鋇餐檢查
可見胃黏膜增粗,局部激惹。

診斷

免疫力低下,且有身體其他部位感染灶的患者;急性起病,劇烈上腹痛、噁心、嘔吐,伴有全身中毒症狀;腹平片示胃腔積氣,超聲或CT發現胃壁增厚,除外穿孔可行胃鏡檢查,如有上述炎症表現可診斷。若胃黏膜中有細菌和病毒感染的依據,可確診。

鑑別診斷

需與其他急性胃炎、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潰瘍穿孔、急性膽管炎、急性闌尾炎穿孔、急性腸梗阻等相鑑別。

併發症

併發症有穿孔、化膿性腹膜炎、感染中毒性休克等。

治療

1.一般處理:應臥床休息,進易消化的流質飲食,病情嚴重者可進行胃腸外營養支持治療,酌情使用胃黏膜保護劑。
2.應糾正水和電解質平衡失調。
3.根據病原體種類,給予抗感染治療。

預後

輕者可自然痊癒,重者並發消化道出血。並發胃穿孔者少見。有效控制感染後病情可很快緩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