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和行為的社會基礎:社會認知論

dation 其次,該書改變了20世紀80年代以後學習心理學的研究方向。 第一章

圖書信息

出版社: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1年12月1日)
平裝: 602頁
開本: 16開
ISBN: 7561727704
條形碼: 9787561727706
尺寸: 23.2 x 19.2 x 4.2 cm
重量: 1.3 Kg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A·班杜拉 譯者:林穎
A·班杜拉出生在加拿大艾伯特省的蒙達。像斯金納一樣,他也是在一個小鎮上長大的。他就學的中學僅有20個學生。1949年,他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獲學士學位,1951年在美國衣阿華大學獲心理學碩士學位,翌年獲哲學博士學位。他在衣阿華大學攻讀研究生學位期間,儘管接受的是臨床心理學方面的教育,但由於受赫爾的學生斯彭斯的影響,對實驗模式的有效性印象頗深。1953年,他到維基台的堪薩斯指導中心,擔任博士後臨床實習醫生,同年應聘在斯丹福大學心理學系執教,1964年升任正教授。在這期間,受赫爾派學習理論家米勒(N.Miller)、多拉德(J.Dollard)和西爾斯(R.R.Sears)的影響,把學習理論運用於社會行為的研究中。此後,除了1969華任行為科學高級研究中心研究員一年外,一直在該校任教。其中,1976年至1977年間出任心理學系系主任。
由於班杜拉的奠基性研究,導致了社會學習理論的誕生,從而也使他在西方心理學界獲得了較高的聲望。他在1972年獲美國心理學會授予的傑出科學貢獻獎;1973年獲加利福尼亞心理學會傑出科學成就獎;1974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班杜拉一生論著甚豐,其主要代表著作有:《青少年的攻擊(Adolescent Aggression)》(1959);《社會學習與個性發展(Social Learning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1963,這是與他的第一位博士生R.H.Walters合著的),《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1971,1977);《思想與行為的社會基礎:一種社會的認知理論(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1986)。

內容簡介

本書的出版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堪稱是學習心理學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首先,它標誌著學習理論的參照點由行為、認知、情感或環境等單一方面向三者綜合的轉變,改變了傳統學習理論重個體輕社會、重直接經驗輕間接經驗、強調單向決定作用而忽視人的內部因素與外部因素互動作用的思想傾向。在該書的序言中,班杜拉開宗明義地指出,他的理論“冠以‘社會’一詞,意指人類的思想和行為的諸多社會根源;冠以‘認知’一詞,是認識到思維對人的動機、情感和行為的因果歸因影響”。
其次,該書改變了20世紀80年代以後學習心理學的研究方向。這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班杜拉關於個體、行為、環境的互動決定的觀點被學習理論家廣為接納,研究者日益重視社會性的互動影響對學習所起的積極作用,這直接引發了20世紀90年代建構主義、情境主義學習理論的革命。第二,班杜拉在該書中系統闡述的行為自我調節機制為其繼承者齊莫曼、申克等人發展成自我調節學習理論,並且全面引入課堂學習和教學的實踐中,與當今盛行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一道影響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第三,在該書中深入闡釋的自我效能理論已被研究者進—步發展成一種學習動機理論,與韋納的歸因理論、卡芬頓的自我價值理論、德威克、洛克等人的目標設定理論一併成為解釋學生的學習動機的有力工具。
本書對於今日的心理學研究同樣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不僅體現在其理論觀點迄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而且體現在班杜拉所採用的方法論值得我們學習和參照。班杜拉指出,一種綜合性的心理學理論必須採用微觀分析和巨觀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微觀分析用於澄清影響個體機能發揮的基本心理機制,巨觀分析用於揭示社會情境因素對人類發展、適應和變革的影響機制。一種好的心理學理論必須具備廣泛的解釋力和預測力,適用於多個領域。為此,他把自己的研究涵蓋到心理學、社會學、精神病理學、體育運動、商業、國際事件等諸多領域,引證的文獻達3000多項。這樣的研究方法和治學態度,在心理學研究中是不多見的,值得引起那些僅僅滿足於脆弱的理論分析或實證研究的心理學者的反思和借鑑。

媒體評論


本書以社會認知觀為基礎,為分析人的動機、思想和行動提出了一個理論框架。貫穿全書的主題之一是強調相互決定論。社會認知論信奉因果關係的相互作用模型,其中的環境事件、人的因素和行為三者都是作為決定因素相互起作用的。相互的因果關係既為人們對自己的命運施加某種控制提供了機會,也給他們的自我指向設定了某些限制。
有關心理功能的人的決定因素觀把認知的、替代的、自我調節和自我反思的過程看成是核心作用的過程。人的思想是他們理解環境和應付環境的有力工具。因此,本書充分分析了人的情感和行動中的認知因果關係的多種形式。然而,為了與相互作用觀保持一致,我們更多地注意了思想的社會根源。由於研究者日益廣泛關注思維的結構和加工過程,從而嚴重忽略了行為的內在機制。本書拓寬了研究的範圍,也致力於探討知識被轉化為適當的行動的機制。
人不僅是認知者,而且也是行動者。他們還是具有自我指向能力的自我反應者。動機和行為的自我調節部分通過內部標準和對自身行為的評價反應實現。深謀遠慮的能力給自我調節過程增加了一個維度。人的大多數行為都是指向目的和預期的結果的。通過認知的表征,想像的未來能作為當前行為的原因起影響作用。反思自己的思想和效能的能力是自我影響的另一維度,本書對此給與了特別的注意。
心理學理論在傳統上一直強調通過行為後果進行學習。幸運的是,通過進化,人具有通過觀察進行學習的高級能力,這種學習與單純通過嘗試和錯誤的後果進行的學習相比,更適合於迅速習得勝任與生存能力。電信技術的巨大發展極大地提升了人們從符號環境中進行替代學習的作用。利用符號表征思想,人們能超越當前環境的限制。樹榜樣和模仿不僅是傳播社會的思想、價值觀和行為方式的重要工具,而且在跨文化的變化中也發揮了日益增長的影響。本書詳細考察了觀察學習的機制和社會傳播的過程。
新技術改變了人的影響的性質和範圍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在本書,我試圖從廣闊的社會觀分析人的功能,這就需要對廣泛的心理現象作深入的多學科研究。詳細查閱自己領域的各個分支的大量文獻是一項令人生畏的任務,更不用說要涉獵其他學科領域了。因為人的功能的決定因素已超越了學術性學科的邊界,為了拓展人們的理解,這種大膽的分析計畫是很重要的。
為了便於交流,理論需要有能反映其基本概念實質的概括性名稱。本書中提出的理論觀點通常冠以社會學習論之名。然而與其名稱相比,這一觀點的範圍已擴大很多了,隨著理論的各個方面的不斷發展,原來的名稱已日益不適用了。從一開始,它就包含了超越學習的心理現象,如動機和自我調節的機制,而且許多讀者把學習理論構想為反應習得的條件作用模型,然而在上述理論框架內,學習主要被視為通過信息加工獲得知識。再者,不同觀點的幾家理論如多拉德和米勒的內驅力論、羅特的預期論和帕特森的條件作用論都冠以社會學習論的名稱,於是名稱問題便進一步複雜化了。為了使名稱和觀點更為一致和便於區分,我有意將本書的理論觀點稱為社會認知論。這個術語的社會部分,承認人的許多思想和行動的社會根源;認知部分承認思維過程作為原因影響對人的動機、情感和行動所起的作用。這個名稱不包含理論來源的主張。
根據某個領域理論發展的階段,理論的闡釋方式不同。在高度發展的學科,理論綜合成規律;在發展較差的學科,理論詳細闡明感興趣的現象的決定因素和機制。本書在後一意義上使用理論這個術語。有關人的行為的有意義的命題具有可檢驗的後果。如同其他觀點一樣,社會認知的原理在其細節上都是可檢驗的。因為理論的缺陷在所難免,所以它們所激起的研究便勾畫出了某一理論能成功地進行解釋和預測的條件的範圍。
……

目錄

總序
譯者序
中文版序

第一章 人性和因果關係的若干模型
第二章 觀察學習
第三章 親歷學習
第四章 社會傳播與創新
第五章 預測的知識與預謀
第六章 誘因動機因素
第七章 替代性動機因素
第八章 自我調節機制
第九章 自我效能
第十章 認知調節因素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