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調料
蒸,一種看似簡單卻殊不簡單的烹法,頗能考驗大廚的功力。都市人在吃過了花樣百出的菜餚後,對原始而美味的蒸菜卻念念不忘:
對於“蒸”的初步考證
中國飲饌,技藝精湛,源遠流長。烹飪方法有煮、蒸、烤、燜、燒、炸、炒、燴、燉,等等。在飲食的發展歷史上,烤的歷史最久,接著是煮,蒸的出現則是建立在烹飪技術的進一步完善之後。世界上最早使用蒸汽烹飪的國家就是中國,並貫穿了整箇中國農耕文明,關於蒸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一萬多年前的炎、黃時期,我們的祖先從水煮食物的原理中發現了蒸汽可把食物弄熟。在譙周的《古史考》記載中得到進一步的證實:“黃帝時有釜甑,飲食之首始備”,“黃帝始蒸谷為飯,蒸谷為粥”。
小時候看中國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遊記》中多處講到,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於是西域的妖魔鬼怪總想把唐僧捉來蒸了吃掉。翻閱地理雜誌研究發現,西域乾旱少水,又是高原缺氧,根本蒸不熟東西,水至75℃便沸騰了。究其原因是作者、明代著名小說家吳承恩當時任荊王府紀善,荊州(今湖北蘄春縣荊州鎮)人吃粉蒸肉,粉蒸排骨、粉蒸藕、清蒸魚、清蒸雞等,其中盛名遠播的要數湖北沔陽(沔陽現稱仙桃市,是荊州地區較大的縣級市)三蒸。沔陽三蒸至少有600年歷史,相傳元末漁家子弟陳友諒在沔陽揭竿而起率眾起義,在攻陷沔陽縣城後,為犒勞兵士,陳友諒的夫人潘氏親自下廚,她別出心裁,將肉、魚、藕分別拌上大米粉,配上佐料,裝碗上甑,猛火蒸熟。蒸出的肉、魚、藕味美質融,兵士嘖嘖稱讚,從此民間常用“三蒸”款待賓客,喜慶佳節。後來,“三蒸”的製作越來越精細,除粉蒸肉外,有蒸珍珠丸子、蒸白丸。
蒸能保持食品的原汁原味,並最大限度地保留食品中所含的營養成分。由於蒸具將食與水分開,縱令水沸,也不致觸及食物,使食物的營養價值全部保持於食物內,不易遭受破壞。而且,比起炒、炸等烹飪方法,蒸出來的飯菜所含的油脂要少得多。
製作關鍵之一:原料新鮮
蒸菜對原料要求極為苛刻,任何不鮮不潔的菜,蒸製出來都暴露無遺。因此蒸菜對原料的形態和質地要求嚴格,原料必須新鮮,氣味純正。
廣東人嘴刁,吃東西講求鮮甜,拿手好戲當屬蒸魚了。某位才子曾說過,順德人把魚吃到極至,竟可以吃出這魚生前是否受過驚嚇。姑且勿論老饕們是否有此本事,但廣東人對蒸魚的確十分講究。凍魚是絕對不配用來蒸的,即使是新鮮活魚也要在蒸之前先了解魚的屬性,油多的魚火要猛,也不必淋太多熟油;肉瘦的魚蒸的時候還要蓋上一層薄薄的豬網油或是片薄的豬肥膘,蒸好後揭去,為的是增加滑潤的口感。魚蒸熟了才淋豉油,如果先放鹽,鹽把水分抽乾了,魚就不鮮了。
製作關鍵之一:掌握火候
對於蒸,火候的掌握非常重要。蒸得過老、過生都不行。經過調味後的食品原料放在器皿中,再置入蒸籠利用蒸汽使其成熟,根據食品原料的不同,可分為猛火蒸、中火蒸和慢火蒸三種。一般來講,蒸時要用強火,但精細材料要使用中火或小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