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賦德清縣圃明秀亭

《念奴嬌·賦德清縣圃明秀亭》是宋代詞人吳文英的作品。

作品原文

念奴嬌·賦德清縣圃明秀亭
思生晚眺,岸烏紗平步,春雲層綠。罨畫屏風開四面⑴,各樣鶯花結束。寒欲殘時,香無著處,千樹風前玉。游蜂飛過,隔牆疑是金谷。
偏稱晚色橫煙,愁凝峨髻,澹生綃裙幅⑵。縹緲孤山南畔路,相對花房竹屋。溪足沙明,岩陰石秀,夢冷吟亭宿。松風古澗,高調月夜清曲。

作品注釋

⑴罨(yǎn)畫:色彩鮮明的繪畫。
⑵澹:同“淡”。

作品鑑賞

《念奴嬌》,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東去》、《壺中天》、《湘月》。元稹連昌宮詞》自註:“念奴,天寶中名倡,善歌。每歲下之宴,累日之後,萬眾喧隘,嚴安之,韋黃裳輩辟易不能禁,眾樂為之罷奏。玄宗遣高力士大呼於樓上曰:‘欲遣念奴唱歌, 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聽否?’未嘗不悄然奉詔。”(見《元氏長慶集》卷二十四)王灼碧雞漫志》卷五又引《開元天寶遺事》:“念奴每執板當席,聲出朝霞之上。”曲名本此。宋曲入“大石調”,復轉入“道調宮”,又轉“高宮大石調”。此調音節高吭,英雄豪傑之士多喜用之。俞文豹吹劍錄》稱:“學士(指蘇軾)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亦其音節高吭所致。茲以《東坡樂府》為準,取“憑高遠眺” 一闋為定格,“大江東去”一闋為變格。雙調,一百字,前後片各十句四仄韻。其用以抒寫豪壯感情者,宜用入聲韻部。另有平韻一格。此詞為定格。 
“思生”三句,一“思”字,領起賦亭之意。李商隱登樂遊原》詩有“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句,詞人也是心存此意。他因為心有所“思”,就去縣衙花園高處的“明秀亭”中“晚眺”四周風景。只見遠處岸邊的蘆葦叢已轉成昏暗一片,而天邊的雲層,由於地面欣欣向榮的春綠反射,染成了層層青綠。此是寫“晚眺”中的景色。“罨畫”兩句,續前眺望。“罨畫”,即雜色斑爛的畫。《丹鉛總錄》有吳萊《倭畫扇歌》云:“錦屏罨畫散紅青”句可證之。此言詞人從明秀亭上繼續向四面望去,遠近景色,雜色斑爛,好像屏風上的雜彩畫面。因為已是“晚眺”之時,所以黃鶯兒逐漸停止歡唱,五彩繽紛的田野也漸漸混入一片綠色之中。“寒欲殘時”三句,言春寒已將過去,花香充斥縣圃各處,梨樹林開滿玉色形白花在風中搖曳。“游蜂”兩句,承前,贊縣圃景。言現在如果有蜜蜂兒從牆外飛進來,見到這滿園春色,就會懷疑它仿佛到了美麗的金谷園似的。“金谷”,在河南洛陽縣西北,晉石崇在此曾築園,也稱金谷園。 
過片“偏稱 ”三句,詞人“晚眺”時的奇想。言他從亭上遠眺,明明是橫列在天邊的雲煙,他卻看那層層重疊的雲霧像是女子高聳的髮髻;當白雲淡得幾乎透明時,它又像似女人身穿的薄裙一樣隨風飄蕩。“縹緲”兩句,夢幻語。恍惚間詞人像是行走在孤山南面的小路上,似乎又見到那裡的“花房竹屋”,即詞人在杭城的家。“溪足”三句,復歸現實,再贊亭景。此詞是說:我從明秀亭中看外面的自然景色,溪水清清可以濯我足;山岩淺暗秀麗可以供我登攀;為貪圖這裡的清靜,我就留宿在亭內,尋求好夢吧。“松風”兩句,言如果留宿亭中,我就且對明月撫瑤琴,奏一曲《松風古澗》的清曲吧。

作者簡介

吳文英(約1212—約1272),宋代詞人。字君特,號夢窗,晚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一生未第,游幕終身。紹定(宋理宗年號,1228—1233)中入蘇州倉幕。曾任吳濳浙東安撫使幕僚,復為榮王府門客。出入賈似道、史宅之(史彌遠之子)之門。知音律,能自度曲。詞名極重,以綿麗為尚,思深語麗,多從李賀詩中來。有《夢窗甲乙丙丁稿》傳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