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510.00畝,(其中:田810.00畝,地1700.00畝),人均2.28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2023.5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10.7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65畝。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四通,水、電、路、電話。全村有106戶通自來水,有7戶飲用井水,有113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50%)。有226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36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6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0戶(分別占總數的29%和9%)。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7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7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3輛,機車2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623畝,有效灌溉率為25%,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67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2畝。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戶;全村有6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有6個自然村已通路;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6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9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9.2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1.92%。該村目前正在計畫大力發展橡膠、核桃產業。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26戶,共鄉村人口1100人,其中男性566人,女性534人。其中農業人口1100人,勞動力403人。該村以布朗族、漢族為主,其中布朗族757人,漢族343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6人,占人口總數的0.5%;參加農村合作醫療715人,參合率65%;。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17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896.00平方米,擁有教師4人,在校學生107人,距離鄉鎮中學20.00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07人,其中小學生76人,中學生31人。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6個黨小組,共有黨員36人,少數民族黨員21人,其中男黨員31人、女黨員5人。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南竹、土城、箐頭等6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6個,共有團員34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人畜飲水困難、交通不便。文化教育水平還比較低。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計畫大力發展橡膠、核桃、茶葉、膏桐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