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理論與同伴交往

心理理論與同伴交往

《心理理論與同伴交往》是2009年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武建芬。本書主要對心理理論與同伴交往的關係進行了探索。

內容簡介

《心理理論與同伴交往》採用實驗、調查和教育實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解讀了大量日常同伴交往案例中蘊涵的心理理論,提出“兒童是個交往心理學家”。

心理理論是兒童有效的社會認知工具。擁有它,兒童就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因此,從社會交往經驗角度來研究心理理論發生髮展的機制和過程,成為發展心理學的一個熱點。研究方法頗具特色,靜態和動態研究相結合,實驗證據和調查事實互佐證。注重研究和幼教實際相結合,基於混齡交往能夠促進兒童心理理論發展的結論,提倡在我國幼稚園進行混齡、尤其是“間斷性混齡”教育,為我國幼教實踐提供了可資借鑑的教育組織模式。

作者簡介

武建芬,女,1970年生,山東德州人。1996年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教育系,獲教育學學士學位,1999年畢業於該校基礎心理學專業,獲教育學碩士學位;2006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學專業,獲教育學博士學位。現為杭州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兒童心理發展與學前教育、早期教育與培訓等。在《心理學動態》、《心理發展與教育》、《心理科學》、《上海教育科研》、《學前教育研究》等刊物發表專業論文20餘篇,參編《兒童心理學》等著作4部。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心理理論與同伴交往問題研究概覽和評析/1

第一節 相關概念解析/1

第二節 心理理論研究的基本範式和理論闡釋/3

一、心理理論研究的基本範式/3

二、心理理論發展的理論解釋/6

第三節 國內外有關早期“心理理論”與

社會交往經驗關係的研究現狀/11

一、兒童早期在家庭中的社會交往經驗與心理理論發展/13

二、兒童與同伴之間的社會交往經驗與心理理論發展/37

三、國內對心理理論、同伴交往及二者之間關係的研究/54

第四節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57

一、在研究數量上尚顯不足/57

二、在研究內容上,需要進一步拓寬研究範疇/57

三、在研究深度上,缺乏對因果機制的深入探討/57

四、在研究方法上,缺乏動態的跟蹤和

具有一定生態化意義上的研究/58

第五節 本書的基本框架/59

一、研究目的及創新之處/59

二、本研究方法學的思考/60

第二章 一個不爭的事實:心理理論與同伴交往之間關係密切/64

第一節 心理理論能力強的兒童是否也擁有較高的交往能力和好人緣——兒童心理理論與同伴交往能力、同伴接納之間關係的靜態研究/64

一、問題提出/64

二、研究方法/65

三、研究結果/70

四、討論分析/81

五、研究結論/84

第二節 善於察言觀色的兒童在同伴中是否也是個交際能手——自由遊戲活動中的同伴交往與心理理論之間關係的動態研究/85

一、研究方法/85

二、研究結果/89

三、討論分析/103

四、研究結論/108

第三章 心理理論的發展對兒童同伴交往的影響/109

第一節 訓練可以提高兒童的心理理解能力嗎

——心理理論的訓練/110

一、問題提出/110

二、研究方法/113

三、研究結果/121

四、分析討論/124

五、研究結論/127

第二節 心理理論水平提高的兒童是否也改善了同伴交往——心理理論對兒童同伴交往影響的研究/128

一、研究方法/128

二、研究結果/129

三、討論分析/140

四、研究結論/144

第四章 同伴交往類型對兒童心理理論發展的作用:基於實驗和實踐的研究/145

第一節 不同類型的同伴“交往”對兒童心理理論發展的影響:來自實驗情境的證據/145

一、問題提出/145

二、研究方法/146

三、研究結果/153

四、分析討論/157

五、研究結論/159

第二節 同齡交往和混齡交往對兒童心理理論發展的影響:來自實踐調查的事實/159

一、問題提出/160

二、研究方法/161

三、研究結果/163

四、分析討論/166

五、研究結論/170

第三節 同伴交往如何促進了兒童心理理論的發展/170

一、提供反例,促進兒童理論和證據的協調/170

二、同伴討論機制中的反饋,促進了兒童心理理論的發展/171

三、觀察學習和模仿,促進了兒童心理理論的發展/175

四、同伴之間的合作,是促進兒童心理理論發展的重要因素/176

五、同伴在場的情感支持,促進了兒童心理理論的發展/178

六、充分的交往時間,促進了兒童心理理論的發展/178

第四節 綜合討論/179

一、本研究需要明確的幾個問題/179

二、兒童心理理論與同伴交往之間的關係/182

三、心理理論對兒童同伴交往影響的因果方向/184

四、同伴交往對兒童心理理論發展的影響/187

第五章 兒童是個交往心理學家——解讀日常同伴交往中的心理理論/192

第一節 同伴衝突中的心理理論/193

一、同伴衝突及其價值/193

二、解讀與分析:同伴衝突中的心理理論/195

第二節 同伴協商中的心理理論/203

一、同伴協商及其意義/203

二、解讀與分析:同伴協商中的心理理論/204

第三節 其他同伴交往情境中的心理理論/211

一、兒童對想法(心理世界)和事物(物理世界)的認識/212

二、兒童對外表和真實區別的理解/212

三、兒童對他人情緒的感知/213

四、可愛的欺騙術——兒童對錯誤信念的理解/215

五、有趣的策略——兒童對同伴意圖的感知和預測/217

六、兒童對策略運用和意圖的駕馭——關係中的心理理論/218

七、作童對知識的認識——理解“看見”和“知道”之間的關係/220

八、兒童對開玩笑的理解——幽默感的展現/221

九、兒童對假裝的理解——開展裝扮遊戲/223

十、心理理論的視角下同伴之間的教的行為/224

第四節 啟示與結論:教師應該成為解讀兒童的心理學家/227

一、兒童是個小小的交往心理學家/227

二、教師應該成為解讀兒童的心理學家/229

第六章 一個不容忽視的教育現實:兒童心理理論和同伴交往關注的缺失

第七章 基於兒童心理理論和同伴交往發展的教育實踐探索與思索

第八章 研究結論與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

後記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