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塔

徽州古塔別具一格,各有特點。 徽州最小的塔是新州石塔。 徽州最高的古塔是岩寺文峰塔。

古塔的建築形式均為樓閣式,有石和磚石木混合兩種結構。其構造由地宮、塔基、塔身、塔剎組成。塔身外觀皆為五層或七層,塔內里分為實心和中空兩種,而中空塔又有一空至頂,石階盤旋到頂和分層達端三類。徽州古塔的作用主要有三:一是佛塔。建塔以置佛座、放佛像、鐫佛字以及埋敘重要佛教資料為目的,多隨寺廟先後建立,如歙縣的長慶寺塔、祁門縣的偉溪塔和休寧富溪的辛峰塔。二是鎮妖壓邪的風水塔。建塔旨在彌補山川之缺憾,或“鎮”住妖魔鬼怪,以冀人傑地靈之目的。如婺源縣的鳳山龍天塔、黃山區永豐鄉的清山塔、黟縣柯村鄉的旋溪塔等。徽州明清時所建的塔多屬風水塔。三是振興文運的文峰塔。建塔旨在文運昌盛,人才薈萃,如祁門縣鳳凰山上的丈峰塔、岩寺的文峰塔,又如黟縣碧山村的雲門塔等。因此從塔的功用看,徽州古塔與原來意義上的佛塔有所不同,它注入封建禮教思想並有教化、美化等作用。
徽州古塔別具一格,各有特點。徽州年代最早的塔是長慶寺塔。該塔始建於北宋重和二年,位於歙縣城南西乾山麓,練江之濱。因塔旁原有長慶寺,故名;又因此山原有十寺,又名“十寺塔”。今十寺皆毀,唯有塔存。塔呈方形樓閣式,磚木結構,實心七層。塔高23.1米,底層平面每邊5.28米。須彌座五層,束腰高66厘米,有間柱和角柱。塔身磚砌,第一層較高,自下而上遞減。底層有木廊,石檐柱間寬4.33米,四面辟有券門,門內置石雕蓮瓣佛座。第二層以上牆面中間均隱出窗券,各隅砌出半隱半露的方形倚柱,牆面繪佛像彩色圖案。每層檐口用磚疊澀挑出,間以五層斜角牙子。疊澀磚上為木構腰檐,復以簡板瓦。飛檐翼角下,懸鐵制風鈴,微風吹拂,叮噹作響,十分悅耳。自明以來,文人雅士游歙,常以此為仗宴之地。塔經歷代多次修繕,至今仍保持宋代特徵,現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徽州最小的塔是新州石塔。該塔位於歙縣西北郊新州。北宋宣和三年,改歙州為徽州,曾一度遷州治於此,故稱“新州”。塔建於南宋建炎三年,用赭色麻石砌成。重樓式,石結構,塔高4.6米,五層八面,棱形撓檐,層高不同。二層有個香火大爐窟;三層左右兩側鐫斗大“佛”字。正面刻有南宋建炎建塔和明嘉靖年間重修的銘記;四層八面均為如來神位字樣;五層發券內為佛像浮雕。這是一座鄉民為了祈求子嗣而自願捐資建造的佛塔,整座石塔沒有任何花紋圖案裝飾,顯得簡潔、莊重、古樸,是省內古塔的佼佼者,1956年就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徽州最高的古塔是岩寺文峰塔。此塔位於岩寺鎮北郊,西臨豐樂河。原名水口塔,俗稱岩寺塔。始建於明嘉靖二十二年,參照當時紹興大禪寺塔、南京報恩寺塔、泗州塔樣式,歷時十二載才建成。塔七層八面,高66米,是徽州塔高之最,底徑8米,逐層略內收。底層塔檐外伸1.5米,向上逐層加長,至第七層椿伸出3米,使上層檐水直滴至地,避免各層塔檐被積水剝蝕,既保堅固,又利觀瞻,成為徽州古塔之奇構。塔內有磚階盤旋而上,每層皆有佛龕、金匾。歷朝鹹有修葺。清末塔檐被焚,民國初塔頂遭雷擊倒坍,現僅存珠墩以下磚砌塔身。塔東原建風山台,以襯塔景;塔西有佘公橋(已毀)。據傳塔倡建者構想了一幅文房四寶田,以塔為筆,以台作硯,以橋為墨,以田疇比紙,書寫多彩畫圖,以冀岩寺文運昌盛,人才輩出。塔現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一座座徽州古塔,向人們展示了徽州前世社會穩定,人民勤勞智慧,生活富足;訴說著一個個美麗的傳說;見證著徽州今世經濟社會的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