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花燈高台戲

德江花燈高台戲表演講求粗略程式化、生活化和歌舞化的協調統一。程式化:台步,老旦走“雞啄米”,老生走“狗舂碓”,小旦走“梭子路”、“窄子步”、“邊魚上水”、“風擺柳”、“踩蹺子”,小丑走“矮樁步”,

小生抬腳“內悠悠”,娃娃走“蛤蟆步”。手式,旦行出手“蘭花指”,生行伸手必“劍指”。調度,兩人對唱走“拐扒子”(即睡∞子形),兩軍對陣走“二龍出水”。演員表演採用一招一式,一顰一笑。生活化:在粗略程式的規範下,通過戲劇假定性的種種手段,表演儘可能切近現實生活,表達農民觀眾熟悉、嚮往、親切的意趣和情感,表現相對自由的社會倫理、家庭生活、婚姻愛情等凡人小事、風俗喜劇或富於教化性的生活小戲。歌舞化:演出時載歌載舞,是花燈味和戲劇性的完美結合。多以自然村寨某姓家族及其親屬成員為一個燈班,也招收少量外地藝徒。設師父1人,負責統領燈班,另設內、外管事各1人,內管事主管箱子(服裝)、行李道具及演出生活安排;外管事負責聯繫演出、收入付出、採購等。內部以師徒、師兄、師弟相稱,成員只吸收男性,不吸收女性,演出前,燈會通常採取“送帖子”聯繫,劃“公德”贊助燈班,演出時由男伴女角唱小嗓。大多在春節正月初六至十五日元宵走村串戶巡迴演出,十六至十八日,搭台演出大戲或連本戲,稱為唱“落台戲”,以酬謝會員戶。十九、二十日,殺豬宰羊大會餐,公布收支帳目,成員“分紅”(分錢)。遇到大天干(乾旱)、莊稼蟲災、疫病嚴重的年份,也出演該戲,稱“掃瘟”,即“天瘟帶到天堂去,地瘟帶入地獄門”。

1979年國慶,德江縣舉辦民間文藝調演,花燈高台戲入選,煎茶區的明溪與穩坪區的平頂壩兩支代表隊,同台競技傳統高台戲《賞花》、《蘇段姐選婚》兩個表演節目套路。1980年,花燈高台戲老藝人冉啟銘和音樂老師孟慶慰組建“光明街高台戲業餘劇團”,先後排練出《新開財門》、《夫妻觀燈》、《巧英曬鞋》、《賞花》、《雙拜年》等新劇目。縣文化館收集編印《德江民間音樂資料選編》,整理花燈歌曲130餘首。1982年冬,開設農村青年花燈歌舞骨幹輪訓班,參訓35人,從花燈舞蹈的身段、步法、扇子基本功訓練入手,糾正農村花燈部分粗野、庸俗的表演動作,使花燈表演藝術更加健康、大方、優美。1984年,蒐集整理《四季調》、《錢桿調》等75首。發現高台戲《九板十三腔》在龍橋、長堡、楊河、下坪、文化等烏江兩岸的村寨保存比較完整,記錄整理了成套板腔。九板,即古板、冷板(一、二曲)、黃板、搖板、鬧板(一二曲)、苦板、哭板、巴板、罵板,每板演唱(奏)前統一使用一段“起板”音樂。十三腔,即飄旦腔、皇生腔、喊喊腔、奶聲腔、小旦腔、老旦腔、老生腔、小生腔、苦腔、櫻花腔、哭腔、陰陽腔、花腔,每種唱腔前統一用“52”(G調)弦四小節的“板口”作引子。

1985年,成立縣花燈藝術研究小組,傳承花燈藝術,發展新劇目,先後整理出《花燈資料簡編》和《娶新郎》、《雙拜年》等新劇目。《賞花》、《巧英曬鞋》等傳統劇目,經過加工改編後在全縣普及、推廣。1986年,《九板十三腔》進入省民族音樂學會交流。1988年,蒐集整理《穿花調》、《採花調》、《打錢桿》傳統曲調及舞譜等12個。1989年4月,雲南、貴州、四川、廣西4省(區)在桂林舉辦“戲曲形態學術討論會”,貴州重點推介了德江的《九板十三腔》。至1990年,採集本地花燈唱本《紅燈記》、《四季花》、《八仙慶壽》、《鬧五更等》85篇,傳統高台戲《水打蘭橋》、《蟒蛇記》、《王小二打草鞋》等劇目87個。至2005年,花燈高台戲深入人心,街前市口常有花燈愛好者作義演,從劇目到表演藝術、技巧已為全縣人民所熟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