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袁福生憑多年趕車侍弄牲口的經驗及本身武功基礎,把表演勒環、著鞭、揚蹄、撒歡、鬧性等動作摹擬得惟妙惟肖,創作了生動逼真的德州跑驢這一種民間舞蹈形式。演出形式有單驢、對驢和驢隊。 跑驢,又稱毛驢、小黑驢、小毛驢。據考證,今天的跑驢源於民間文藝《王小趕腳》,1930年興起於德州城郊馬莊村(現德城區新華街道辦事處馬莊居委會),它以其形象逼真、生動活潑倍受人們喜愛,如今這種民間藝術形式已經有了600多年的歷史。
詳情介紹
跑驢演員為2人、4人或者多人(雙數);一騎一趕為一對。騎驢者俗稱“二姑娘”,十七、八歲,鄉村打扮;如戲劇中的花旦裝束,服飾鮮艷,扮相俊美,化粉妝或淡油妝。趕驢者“王小”,20歲左右鄉村男青年,憨厚淳樸,類似戲劇中的武生打扮,青、紅、藍、白色劍衣褲均可;但須與“二姑娘”服裝色澤相異。白毛巾包頭,扎板帶,穿緊口軟底鞋,手持皮鞭。跑驢表演時,用鑼鼓嗩吶伴奏,吹奏出“行步點”、“緊急風”等鼓點和“將軍令”、“梆子娃娃”和“百鳥朝鳳”、“學人樂”等樂曲。
跑驢表演形式已經由原來的一騎一趕的單驢,發展到現今的對驢和驢隊。跑驢舞蹈所表現的是一對小兩口走親的故事,男演員持皮鞭在鑼鼓聲中以前撲虎跳跟頭登場,似戲劇中關羽、穆桂英的馬童;隨後引領出騎驢者。女演員架驢雲步上場,勒驢嚼口亮相,一勒一抖,猶如真驢登場,毛驢栩栩如生,“二姑娘”俊俏靚麗,令觀眾眼前生輝。繼而二人跑圓場,趕驢者揮鞭趕驢,驢著鞭抖膀,時而彈蹄尥蹶,時而撒歡竄跳,場面十分活躍。趕驢之“二小”趕驢的同時關注著騎驢的“二姑娘”的安危,並含情脈脈,眉目傳情;舞姿輕鬆優美,小夫妻情意纏綿。忽然,毛驢低頭聞到尿臊或者抬頭發現了驢的異性,兩耳直豎,昂頭炸毛,揚蹄尥蹶,似癲若狂。男打驢,女勒嚼,毛驢暴躁,前咬後蹄,打橫轉圈,上竄下跳。時而將趕驢者蹄倒在地,時而在趕驢者身上躥越,趕驢者摸爬滾打,隨機應變;騎驢者心驚肉跳,慌而不亂,緊張驚險,扣人心弦。一場驚險過後,小兩口重登前程,揮鞭、勒嚼,情節可再現之前。
對驢,基本與單驢相同。兩個騎驢者衣著一紅一綠,二人輪番上場表演,順序與動作大致與單驢相同。驢隊,則是由多對驢組成,10、20、30均可;一騎一趕為一組。以“別籬笆”、“串花”變換隊形,交換位置,在規定範圍內大家做勒嚼、著鞭、踢腿、尥蹶等動作;鑼鼓、嗩吶、串鈴、響鞭等聲響構成了跑驢舞蹈獨特的交響樂;驢群與趕驢者組成了一個壯觀的舞蹈群體,氣勢宏大,攝人魂魄。
跑驢這種民間舞蹈藝術形式經過一代又一代民間藝人的傳承和創新,形成了各自獨特的表演風格。逢年過節,跑上街頭,盡興表演,娛樂民眾,增添了喜慶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