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球形閃電30mm四號對空坦克

德國球形閃電30mm四號對空坦克

武裝武器,該計畫要求利用Panzer IV Ausf H中型坦克的底盤,主要武器是雙管30毫米MK103 "Doppelflak" 式機關炮,這種炮原本是作為高炮用在德國XXI 型潛艇上的,有一個全封閉的半球形炮塔。

武器介紹

二戰後期,盟軍取得了歐洲戰場的制空權,德軍地面部隊面臨著巨大的空中威脅。1944年4月,德國軍方計畫研製一種武器,能夠伴隨裝甲部隊,提供有效的防空火力,對付盟軍的戰鬥轟炸機。該計畫要求利用Panzer IV Ausf H中型坦克的底盤,主要武器是雙管30毫米MK103 "Doppelflak" 式機關炮,這種炮原本是作為高炮用在德國XXI 型潛艇上的,有一個全封閉的半球形炮塔。設計工作交給了雷明德爾公司和戴姆勒-賓士公司,要求在1944年9月開始生產。

戴姆勒-賓士公司的第一款設計方案是在原來雙管30毫米MK103 "Doppelflak"潛艇炮塔上改進的。經測試表明其效果並不理想,必須做出大量修改。最根本的問題在於這種炮塔和高炮是為潛艇設計的,不適合當作自行高炮使用。於是設計師們決定利用老式的30毫米MK103/38機關炮,德國空軍把它稱作“戰鬥機殺手”,許多大型戰鬥機都使用它作為武器,比如亨舍爾129和道尼爾DO335型戰鬥機。

1944年11月,第一輛真正的樣車終於在馬里英芬德生產出來了。經過測試驗收後,在1945年3月開始生產,計畫月產量30輛。但是由於賓士公司和分包商斯坦林德斯公司間的配合問題,到1945年3月只有5輛底盤交付。這其中也有戰爭局勢的影響,另外四號坦克也基本上停產了。這批“球形閃電”對空坦克被運到奧德福,分配給了反坦克訓練後備營,是否參加過實戰不得而知,有種說法稱它們參加了1945年4月德軍西線最後的戰鬥,並全部損失。

“球形閃電”對空坦克一共有5名車組成員,裝甲厚度由最薄處的10毫米到最厚處的80毫米。炮塔內容納了3名成員:兩名炮手分別坐在炮的兩側,車長處在炮塔中間。炮塔全重3500公斤,上部有一個艙蓋供成員進出,車長必須再最後進入第一個出去。此外,還開有兩個觀察口。炮塔旋轉依靠人力,可以達到每秒鐘14度。裝甲厚度僅20毫米。為了安裝這種炮塔,在車體上改裝了虎I坦克炮塔的座圈

德國球形閃電30mm四號對空坦克 德國球形閃電30mm四號對空坦克

“球形閃電”的側面輪廓低矮,機動性強(最高行駛速度達到38公里/小時),射速高(每分鐘可以發射400到650發炮彈),火炮射角廣。它對於低空飛行的盟軍飛機,堪稱是致命的剋星。儘管安裝的兩門機關炮是相連的,但都可以單獨射擊。使用彈帶供彈的標準30毫米炮彈,威力強大,只需命中3到4發,就足以摧毀任何一種盟軍的戰鬥轟炸機。其最大的缺點是攜彈量少,只夠維持90秒的射擊,其後必須由彈藥輸送車立即補充彈藥。

發展歷史

另外,還有一種安裝20毫米MK機關炮的射擊方案。其意圖是發射曳光彈,為30毫米的對空坦克指示目標。更為先進的構想是在“球形閃電”上安裝雷達和紅外線裝置,使其具有獨立夜戰能力。在1944年11月,德國軍方曾經提出要在“追獵者”的底盤上安裝“球形閃電”炮塔,預想為Flakpanzer 38(t) “對空追獵者”。1945年初,還曾提出過在“豹”式坦克的底盤上安裝“球形閃電”炮塔的計畫。這些方案由於戰爭形勢的急劇變化,最後都未能實現。

儘管“球形閃電“對空坦克的生產數量很少,其改型方案也都未實現,但其超前的設計思想深深地影響了1950年代戰後第一批自行高炮。比如美軍的M42自行高炮,在許多方面都非常類似“球形閃電” 。

武器參數

重量: 25噸
成員: 5 人
發動機: Maybach HL 120 型 12缸 / 功率300馬力
行駛速度: 38公里/小時
行程: 200公里
車長: 5.92米
車寬: 2.95米
車高: 2.30米
武器裝備: 2門 30毫米 MK103/38機關炮 和 1挺 7.92mm MG34機槍
彈藥基數: 30毫米1200發 2門各600發(2門射速:每分鐘450發)7.92毫米900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