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微觀世界](/img/a/c8d/nBnauM3XzADO2czMzUTN5g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1kzLz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1、外部世界以其固有的規律獨立於我們而存在,科學的目的正在於如實地描述這個世界;
2、事物的產生總是有確定原因的,科學理論就在於追尋自然事物所服從的因果律,以便對自然過程作充分解釋和精確預測。
上述兩個基本信念由於科學家們在巨觀領域內創造的偉大奇蹟而受到鼓舞。然而,量子力學的出現卻顛覆了這兩個信念,它公然宣稱:一個微觀事件的“發生”直接依賴於我們對它的觀測,而我們對微觀世界的解釋和預測僅限於機率性。量子力學無論在理論層面還是在套用層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量子力學對亞原子世界的解釋是最終的嗎?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率先對此表示質疑,從而在他與量子物理學家之間引爆了一場著名的爭論,這場爭論的哲學意義甚至超過了其物理學意義,值得今天的人們繼續回味與反思。
構成
物質是由大量肉眼看不到的粒子——分子、原子或離子等構成的。而分子則是由更小的粒子(原子)構成的。至於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的。
![原子核(中子 質子)和電子-內部結構模型](/img/1/074/nBnauM3X2EzM3cDNycjM5kTM0MTM2MDO0YTMxADMwAzMxAzL3IzL0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分子、原子、原子核、電子都非常小。通常將人們感官所不能直接感覺到的微小的物體和現象分別叫做“微觀物體”和“微觀現象”,而將這些物體和現象的總體叫做“微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