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微液滴產生結構劃分,可將其分為T型結構(T-junction)和流動匯聚型(flow focusing)。
微流控晶片微液滴操控系統具有一系列潛在優勢:
( 1) 樣品需求少。在滿足檢出限要求範圍內,可將分析樣品根據實驗需求由連續流分割為分散流(微液
滴) ,從而避免了因連續流充滿整個通道而造成的試劑浪費。另外,微液滴體積為納米級,從而減少分
析時對樣品和試劑用量的需求,這一點在醫藥中間體等珍貴樣品的分析上顯得尤為重要。
( 2)混合速度快。很多時候對樣品的分析都涉及到物質的混合反應,當流體通道尺寸減小到微米級時,由於雷諾係數太小(0. 01~100) ,微通道內流體成穩定的層流狀態,所以很難實現快速均勻的混合,而微液滴只需
數秒甚至數微秒便可以在蜿蜒的通道內實現快速均勻的混合。
(3)裝置操作簡單。微流控連續流系統因通道內樣品溶液相互貫通,所以在檢測分析時對微晶片整體的密封性要求很高,不能有死體積,更不能有泄露之處,有時還需要集成很多閥門,所以整體裝置製作工藝較為複雜。而離散化微液滴操控系統因其分析單元為微液滴,作為一個完整分析單元的微液滴之間並無直接關聯,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對晶片的製作要求。同時,通過調節流體流速比即可改變微液滴內組分含量和微液滴間的混合。如果採取多相流法,只需幾個微量注射泵和一套檢測系統便可以實現在微流控晶片上對微量物質的合成和
檢測。
(4)重複性好。現在被廣泛用於製作微流控晶片材料的聚二甲基矽氧烷( PDMS)對氣體有一定的通透性,這對於那些以PDMS為晶片材料,且對實驗環境要求苛刻的分析研究會造成一定影響。但微液滴被互不相溶的惰性連續相包埋其中,這大大增強了微液滴內活性組分的抗干擾性。另外,每個微液滴都是一個獨立的分析單元,因此相應地提高了檢測的重複性。
(5)易於精確操控。基於介質的電潤濕法在操控單個微液滴上已顯示出了強大的靈活性,通過電腦編程控制可精確地實現通道內微液滴的傳輸、混合和分離。同時,通過不斷最佳化對晶片通道的設計以及對相關理論研究的深入,多相流法同時對大量微液滴的精準操控技術也將越來越成熟。
正是因為微流控晶片離散化微液滴操控系統具備以上優勢,從而有望為分析工作者提供更快捷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關詞條
-
圖解微流控晶片實驗室
圖解微流控晶片實驗室,作者:林炳承,秦建華,叢書名:圖解版分析技術與實例叢書,出版社:科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08-09-01。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錄 -
微流控晶片中的流體流動
本書針對微流控晶片中的流體操控,從流體力學的角度講解了流體流動的機理。其中,緒論闡述了微尺度流體力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和微流動的主要特點。
圖書信息 目錄 -
浙江大學微分析系統研究所
、電化學、質譜檢測技術研究;基於微流控原理的液滴分析、毛細管電泳...年初,目標是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微流控晶片(Microfluidic chip)分析技術和系統。微流控晶片分析是當前的科技前沿領域之一,其目標是通過...
-
徐進良[華北電力大學教授]
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博士 2009 微流控系統中混合及汽液相變傳熱... 博士 2008 T型微通道中液液相微反應器微流控裝置的研究 劉志鵬...的氣液兩相流聲速模型、微納米尺度邊界條件絕對性及相對性、種子氣泡傳熱原理...
人物經歷 主要成就 社會任職 人物評價 -
謝銳[四川大學化工學院教授]
簡歷謝銳 博士 個人簡歷 1998.9 - 2002.6 四川大學 化工學院 本科 2002.9 - 2007.6 四川大學 化...
簡歷 榮譽和獲獎 代表學術論文 在研項目 主持科研項目 -
褚良銀
drug delivery systems)3、微流控技術...送達系統; 可生物降解型智慧型控制釋放載體系統微流控技術 ( Microfluidics )新型微流控技術;微流控反應技術;微流控系統中的傳遞現象...
人物經歷 任免信息 研究領域 研究內容 學術成果 -
藥物分析[學科]
、高效的生物樣品前處理技術已成為近年來體內藥物分析的研究熱點之一。液相微萃取...:在標準壓力(101.3kpa)下,按藥典裝置,自開始餾出的第五滴算起,至供試...) 技術集採樣、純化、富集於一體,既降低了常規液液萃取過程中有機溶劑的使用...
專業介紹 藥品檢驗工作的基本程式 統計學 1 雜質分析 2 中藥分析 -
杜文斌[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功能的探索和認識。近期主要研究課題包括:(1)基於陣列液滴微流控技術,實現...: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B類。研究領域微流控生化分析晶片及微生物學套用...依託,微流控(Microfluidics) 通過微尺度通道及結構,可以精確...
個人履歷 獲獎情況 研究領域 研究內容 學術成果 -
毛細管電泳
緩衝液中加入一種或多種膠束 微乳液毛細管電動色譜 MEEKC...
基礎理論 分類 特點 儀器系統 分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