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介紹
“自我表達型”的用戶是微博主流人群,他們撰寫微博,主要是為了表達自己的觀點,抒發情緒,而關注他人的動向則在其次。這一類性格的極端個例就是網路紅人“鳳姐”,她有130多萬冬粉,關注卻為0,也就是說她上微博,只是為了表達情緒,並不怎么理會別人。
“社交活躍型”用戶,你也可以稱他們為“微博通”,他們對微博功能的使用較為全面,大多數都是中國微博的第一批用戶,其中不乏帶V的認證用戶。
第三種用戶則是“討論參與型”,他們對話題類內容充滿興趣,尤其喜歡參與熱點話題的討論。這類用戶平時熱愛“潛水”,但一遇到熱點事件,就會突然“浮出水面”,展開熱烈討論。
最後一種是“八卦偷窺型”用戶,這些用戶是資深的“潛水員”,自己不怎么發微博,最愛瀏覽他人的微博信息,比如企業老總、公司老闆就喜歡註冊馬甲賬號“偷窺”員工的一舉一動。
而與微博博主的血型相對應的,冬粉也有四種不同的類型。其中最為鐵桿的稱為“鋼絲”,一般都是博主的“親友團”;第二類“弱絲”就是能夠對博主的觀點進行相對客觀評價的冬粉;第三種是比較不討好的“惡絲”,他們會給博主發一些負面評論,錘鍊博主的挨罵能力;最後一種就是傳說中的“殭屍粉”,它告訴博主,有時人氣也只是浮雲!
上網高峰期
很多“微博控”都會在意自己冬粉的數量、微博的轉發和評論數字,其實只要看準了時間點,就能做到事半功倍。 首先,一個普通人的微博沒有人轉發和留言是很正常的現象。要想自己的微博儘快獲得轉發和回復,時機很重要。
“微博世界”有幾個活動的高峰,第一個出現在早上9點左右,隨後是中午11點、下午1點和傍晚5點;過了晚上8點,微博會迎來一波持續活躍,直到10點後下降。在這些時間節點上發布微博,就會產生“趕集”效應。
而更有趣的是,不同地區、不同省份間的博友,其使用微博的時段也各有特色。廣東微博用戶屬於典型的夜貓子,高峰期從晚上11點持續到第二天凌晨5點,而且發微博數量明顯高於其他區域;而北京用戶則屬於工作達人型,從早上8點到下午6點一直很活躍。如果你想吸引某個特定地區的冬粉,那就要花一點心思研究一下他們出沒的規律了。
影響
微博是網際社交網路,人的喜怒哀樂自然也跟微博有著有趣的關聯。舉個例子,通過對微博上“愛情”一詞的24小時熱度統計,結果顯示了中美兩國人民的生活習慣截然不同。中國微博在半夜一點左右“愛情”的熱度是最高。也許是因為在夜色掩映下,中國人才會較為大膽;而在美國則是下午說“愛情”的頻率較高。另外在白天,愛情的頻度基本和作息時間呈一致狀態,中午11點到下午1點,都會出現一個低谷,因為此時大多數人都在午休。
另外,微博也許還有一種意想不到的用處——預測股市晴雨。美國研究人員利用一種名為谷歌心情記錄(GPOMS)的算法,對美國微博網站中970萬用戶的六種心情關鍵字的出現頻率進行了分析統計,並繪製成曲線圖,發現竟然與三天后道瓊斯指數的收盤價漲跌有著不可忽略的重合度。也就是說,通過研究微博網友的情感起伏,很可能成功預測股市的漲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