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閱讀依賴症

微信閱讀依賴症

微信閱讀依賴症是指頻繁看微信,一遍遍地刷微信,把自己沉浸在虛擬的網路世界裡。其原因是因為無聊、焦急、靜不下來,源於人們對安全感、歸屬感的需要,源於人們對被關注、自我價值和成就感的渴望。

基本信息

概述

頻繁看微信則是因為無聊、焦急、靜不下來,源於人們對安全感、歸屬感的需要,源於人們對被關注、自我價值和成就感的渴望。一般人總是害怕孤獨,且常常厭惡孤獨,一旦孤身一人或獨處便覺得不安全。一遍遍地刷微信,就是想看看朋友圈裡的“朋友們”在乾什麼,將自己置身於微信的環境中,就不會感到自己的孤獨,這就滿足了人們對安全感的需要。

數據統計

微信閱讀依賴症微信閱讀依賴症

閱讀微信朋友圈信息現已成為人們習慣的閱讀方式。北京地區某大學發放問卷246份,用於研究微信閱讀的內容、為何會閱讀這些內容、微信閱讀的利弊等。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人們看微信時間過長,頻率過快。

調查結果顯示,閱讀最多的內容依次為生活小常識(185)、開心段子(176)、人生感悟(165)、職場經驗(145)、心靈雞湯(142)和保健常識(129),分別占到樣本總人數的75.2%、71.5%、67.1%、58.9%、57.7%和52.4%。另外,還有職場勵志(105)、男女情感(99)、學術(92)、謠言(78)、真實的檔案揭秘(54)、其他(26)。所謂其他,指的是除了問卷所列內容外,閱讀的內容還有新聞和朋友動態等。

原因

通過調研發現,年輕人“讀”微信:

一是打發無聊的時間,每天不管是擠捷運還是買東西,等待時間太長,讀讀微信中的生活小段子等,時間便會過得快些;

二是排遣鬱悶,在朋友圈裡吐吐槽,心裡痛快;

三是較快速地了解瞬息萬變的世界,知道剛剛發生了什麼事,大家都在關注什麼。

影響

心理變浮躁經典淺薄化

現在,整個社會的浮躁和短期化傾向到處可見,即使年節問好,都能看到這種傾向。例如,馬年送祝福,人們掛在嘴邊的幾乎都是“馬上有×”(房、車、錢、健康、升遷、對象、幸福),聽得太多太多了,以至讓人憧憬“馬上有一切”。這或多或少地折射出當今社會流行的真實心態——急功近利。急功近利是不想付出辛苦的努力、表現出浮躁、不肯腳踏實地靜下心來下功夫,總想著省去中間的過程,“跨越式”一步登天。

據調查,微信閱讀最多的內容是生活小常識、開心段子、人生感悟。而學術等嚴肅的內容排在倒數第四,僅比謠言、真實的檔案揭秘和其他高。人們靜不下來讀讀經典,而是熱衷於讀那些輕鬆的內容。這不正好說明了當下人們的浮躁傾向?

此外,現在“微信控”對“經典”、對“人生哲理”的“曬”有點濫了,經典天天掛在嘴上,也就不是經典了。很多“經典”因為有些“微信控”的“濫曬”,不僅失去啟迪價值,而且使得經典有些淺薄化、庸俗化。因為人們加工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人們總是在竭力節省認知能量,在認知過程中會盡力尋找捷徑。也就是說,通過忽略或禁止一部分信息以減少自己的認知負擔。換言之,經典在微信里被過多、過度、過濫地解讀和轉發,已經讓人們對經典產生了禁止、厭惡甚至抗拒的心理。

“曬”表達需要被關注

微信朋友圈是社交平台,是一對一的,可以說沒有主角,也可以說都是主角,大家平等。一些微信的各種“秀”也稱為“曬”,就滿足了平民、草根“被關注”的需要、出名的欲望和表現欲等。你有錢可以曬車、曬房,我沒有錢可以曬今天吃的素餡餃子、曬自己的照片,大家都可以曬自己認為重要的、獨有的、得意的東西。人人渴望被關注,都認為自己的存在很重要。因此,什麼東西都可以拿來“曬”,自己這裡一“曬”,圈裡的朋友會立即收到,並且給予關注,這就無形地證明了自己的重要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