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實數形式傅立葉級數展開式的頻譜稱為實頻譜,相對應的,複數形式傅立葉級數展開式的頻譜稱為復頻譜。
顏色理論
顏色科學是跨光學、化學、生物物理和心理系統的多學科的邊緣科學。而光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具有強勁生命力的科學。遠的不說,就 20 世紀初普朗克(赫姆霍茲的學生)和愛因斯坦創立了光的量子理論,之後光學科技不斷推陳出新。雷射成了今天耳熟能詳的名詞,在量子電動力學基礎上推出的光電子商品數位相機,是市場的熱崇,量子化學使光化學感光材料琳琅滿目。
上世紀70年代美國學者赫克特和贊斯在《光學》一書中,在列舉了古今一系列光學成就之後不無感慨的寫道:“三千多年所拾到的東西是多么少啊!雖然步伐在不斷加快。我們看到,雖然答案在微妙的變化,問題卻依然如故——光到底是什麼?這的確令人不勝驚訝。”作者的驚訝不是無中生有。今天,人們還不能說對光的認識已經窮盡了。對光是如此,對顏色更是如此。在三基色理論基礎上建立的CIE色度理論已經有 70 多年了,至今仍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顏色的均勻性、負值匹配、顏色平衡以及印刷三基色之一——品紅顏色不是光譜色等問題都還在困惑著人們。
在生物物理學當中有兩個既有區別又有聯繫的概念,一個是感覺(sensation),一個是知覺(perception)。心理學下的定義是:感覺是指從外來信號中接收到的信息傳送到大腦的手段。知覺則是將信息處理的結果產生的意識。光是具有一定能量的物質,是信號,當這個光被物體吸收後反射或透射因而光譜結構發生了變化,這樣的光就載有物質的信息,這個信息就是顏色。神經系統對進入眼睛的光信號進行處理,從中提取顏色信息,應該遵循“信號與系統”科學原理。這完全是個生物物理過程。這個過程是感覺,這時還沒有知覺。然而知覺過程就比較複雜了。它會與記憶、情感、環境等心理因素聯繫起來,不僅有了意識還產生了聯想,這個過程就屬於心理範疇了。所以說從光到色整個視覺過程,前有生物物理過程,後才有知覺心理過程。兩個不同過程前後關聯,但處理的原理和方法是不同的。人的視覺神經系統運行機制實在是太複雜了,至今仍未能完全明白。不過,在控制論里有一個黑箱(black box)理論。對於一個內部運行十分複雜的系統,一時還難以掌握其運行機理,但只要能知道其輸入和輸出的對應關係,就可以採用一個數學模型把兩者的函式關係建立起來。這個模型模擬的僅僅是輸入和輸出的數學關係,而不是該系統的運行機理。對於顏色,雖然有關於人的視覺機理還不是十分清楚,但是光色變換復頻譜這個數學模型Z=reiθ 卻可以準確地把光與色聯繫起來。
上述兩個顏色理論,立論的基礎不同,處理與計算的方法不同,但目的相同,都是給顏色定量並給出色差。不過由於認識的背景不同,適用的範圍有所不同。三基色理論強調的是視覺心理方面,適用於繪畫、布景、廣告、宣傳、裝飾、流行色等藝術用色。復頻譜理論對光的接收、處理、分色、存儲、傳遞、合成等工程技術用色比較合適。
理論三個特點
頻域顏色的均勻性
長久以來,人們一直習慣用波長標示顏色。由於波長域顏色色相變化是不均勻的,因而迫使人們尋找新的均勻顏色空間。復頻譜標示顏色不用波長,而是用頻率和相位,為什麼?首先頻率是表征一切波動的本徵因子,而波長不是。光的波長是隨傳播媒介的性質不同而變化的。其次描述電磁波的波動方程一般都用頻率或角頻率,從不用波長。再次,光子動量公式P=hv/c ,表明光子動量P與其頻率v呈線性關係,因而顏色色相與頻率也呈線性關係。
紅綠藍三色光在頻域的分布是均勻的,而在波長域上的分布就不均勻了。紅色占195.2 nm 的長度,而藍色僅占 78.0nm 的長度,只相當於紅色區域的 40%,特別是可見光的藍端,波長域上很小量的變化,就會引起頻域上較明顯的變化,因而引起色相明顯變化。
光動量與顏色的矢量性
光的傳播速度是299792km/s,而光子的靜止質量mo = 0,所以光的能量完全是光子動能的集合。但是光子總是以動量的方式與物質發生作用的。動量是矢量,能量是標量,這兩個性質不同,量綱不同,因而對應的顏色性質也就不同。決定顏色色相的不是光的能量,而是與光的頻率相關的具有矢量性質的光動量。不同頻率的光子動量產生的信號被“定格”在不同的相位上,頻率的不同導致色相的不同。光子數量的多少決定了該頻率的振幅,振幅的平方即光能量。所以光動量的矢量性在復頻譜上就是顏色的矢量性。
色光加色混合與色料減色混合的統一
顏色有色相、色彩強度、亮度等特徵數值。由於色彩強度是矢量,亮度是標量,所以顏色混合相加,需要把色彩強度與亮度分開處理,標量相加即數值相加,矢量相加可以採用平行四邊形作圖,也可採用三角函式解析處理。如果幾個色光矢量之和等於零,這就是大家常說的色光相加的白平衡。平衡的白光只有亮度,沒有色彩強度也沒有色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