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2年,復旦大學固體發光及光譜實驗室成立;
1953年,國產第一支X光管研製成功;
1964年,國內大學第一個雷射器研製成功;
1970年,光學工廠成立,批量生產雷射器;
1974年,中國第一台染料雷射器研製成功;
1978年,兩彈一星項目“真空閥”,獲得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獎;
1983年,光學博士點成立;
1988年,獲教育部光學重點學科;
1992年,教育部評比光學重點學科全國高校第一;
2001年,教育部評比光學重點學科全國高校第一;
2003年,光學工程碩士點成立;
2011年,光學工程博士點成立;
2013年,復旦大學上海超精密光學製造工程研究中心(SUPOE)通過驗收
科研方向
精密光學加工與檢測
該研究方向建有上海市超精密光學製造工程研究中心,擁有單點金剛鑽等先進精密光學加工與檢測設備。中心致力於發展新型高端光學製造平台,解決大尺寸任意曲面與複雜結構光學元件的加工與光學檢測難題。中心承擔了一系列國家重大課題,如總經費1.2億的02重大專項“IC裝備超精密光學零部件製造技術研發和平台建設”。在精密光學製造與檢測領域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雷射工程
光科系長期致力於新型雷射技術的研發,目前主要研究包括(1)超高強度雷射脈衝的產生與檢測,在檢測技術上具有多項領先國際的關鍵技術指標,擁有美國授權專利,套用於國家大型雷射工程項目;(2)高功率中紅外光纖雷射的研發,主要從事摻Er、Tm、Ho等透明陶瓷雷射的研製。摻Ho及摻Er 的YAG陶瓷雷射輸出功率都代表國際目前最好水平。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以光子為信息的載體,獲得更高速、更大容量和更高集成度信息的產生、傳播、處理與顯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面向大規模集成的光子晶片原理與技術,如高品質微腔光學及其套用(2)現代光譜分析技術及器件,如高速高分辨二維摺疊光譜成像儀、並行模式的快速橢圓偏振態檢測;(3)液晶原理與套用;(4)非線性光學技術研究新型信息存儲、運算等功能材料的動力學過程。
光能源
重點為探索提高光伏效率的新原理,開發新型光電子材料以及光伏器件。研究方向側重於三個方面,即色散型高效光伏結構,全太陽光譜矽太陽電池,以及高效柔性太陽電池。研究工作得到國家科技部973子課題,上海市科委重點項目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研究結果將套用於航天電源,地面太陽能發電站以及其他的軍用民用太陽能電源設備。
光生物醫學
發揮光學非接觸和微創無創特點,發展光學影像和感測及治療新技術。目前研究方向包括:(1)共焦/雙光子螢光顯微成像和時間分辨的螢光光譜檢測在生物中的套用;(2)納米螢光探針在生物醫學研究中的套用;(3)超高靈敏度光生物微流感測;(4)癌症的早期診斷、靶向性載藥和光動力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