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眾的研究範式
謝利夫自主運動(autokinetic)範式
研究從眾有幾種主要的經驗方法,其中最早的是謝利夫( M. Sherif,1935)的研究,他的興趣在於考查群體是怎樣形成規範的。他利用自主運動效應,認為群體將會建立起成員願意服從的規範。
讓被試進入一個黑暗的房間,給被試看一個發光點,要求他判斷光點移動的距離。事實上,光點是靜止不動的,但是,對於在黑房間裡,注視著光點的被試來說,光點似乎在移動,這種運動叫做自主運動效應(autokinetic effect),又稱遊動效應或似動錯覺。被試所看到的運動距離因人而異,但對於一個特定的人來說則是一致的。
當個體報告了光點移動的估計距離之後,他同一個或兩個新的被試再進入黑暗房間,繼續估計光點移動距離,並大聲報告估計距離,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其他群體成員都能聽到。很有意思的是,群體成員的估計數逐漸接近,一段時間後,第一個個報告說,他看到了同其他組員一樣的移動距離!。這樣,雖然在開始的時候,組員對所知覺的移動距離判斷上有很大的差異,但是在研究結束時,全體成員所報告的運動距離,已經很接近了。
謝利夫的研究發現,後來再要求被試單獨在黑暗房間裡判斷運動道離時,他的估計與群體的最後估計距離基本相同。謝利夫認為,這些研究表明,在模糊的情景中,群體會逐步建立規範邢標準,並且各個群體成員會形成適合於群體信息影響或群體信息壓力的觀點。
阿希的線段判斷實驗範例
阿希認為,謝利夫實驗中的被試之所以從眾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們所要判斷的刺激是模糊的。為此,阿希(S.E, Asch,19 51)設計了一個研究從眾的獨特方法,即將人們置於其他群體成員的意見之中,稱為阿希實驗。
當被試走進實驗室時,已經有六個其他被試坐在那裡了,他們都是實驗助手 。因為其他人都是圍著桌子坐的,真正被試也就挑了張桌子旁邊的空位置坐下來。實驗者進來告訴所有被試,這個實驗是有關精確性和視知覺的。他向被試們顯示了兩張卡片。怎其中70張卡片上只有,P條線,另一張卡片有A、B、c三條線。單條線實-際上是25. 40厘米,A線段是22. 23厘米,B線段是25. 40厘米,c線段是20. 32厘米。實驗者告訴被試說,他們的任務是要從三條線中找出與單線相匹配的長度相同的線段。倒數第二個回答的人是真正的被試。實驗者要求每個被試輪著講出匹配線條的字母,第一個被試講“B”,,第二個被試也認為B戰是正確的回答,下面四個被試都講B,輪到那個真正的被試了真正的被試也說B。下一次嘗試以同樣的程式開始,實驗者向被試顯示了,5.08厘米的標準線條。在真正的被試之前的其他人都將5. 08厘米的線條與標準線條相匹配。真正的被試也這樣做。下一次嘗試中,實驗者顯示了一條 7. 62厘米的標準線條。其餘三條線分剮是,A=9. 53厘米,B=10. 80厘米,C=:7. 62厘米:真正的被試認為7.62厘米是正確的回答,然後第一個被試報告說正確的答案是A線。真正的被試正在懷疑第一個被試哪兒出了毛病,’因為明顯c是正確回答真正的被試可能正要嘲笑第一個被試時,第二個被試十分仔細地看了看線條,-說、“A線是正確的”。真正的被試驚訝的搖著椅背。”接著,在真正的被試前面的所有被試都堅定地報告說A線條是正確的答案, 此時輪到真正的被試。
這就是阿希設計研究從眾的實驗程式。實際上開頭五個被試是都實驗的“助手”,主試早就告訴他們該如何回答。在18次嘗試中,有12次他們都一致地給出錯誤的回答。倒數第二個被試才是真正的被試。
阿希之所以採取線條判斷的任務,因為他發現,當要求人們單獨判斷線條時,即沒有群體影響時,他們幾乎沒有什麼錯誤地就能完成任務。這個情景與謝利夫的情景是不同的。在謝利夫的研究中沒有正確的答案:一個人所知覺的光點運動距離與另一個人所知覺的距離本身差別就很大。然而,阿希發現他的被試三分之一以上時間附和了群體不正確的觀點,即使當他們知道群體是錯誤的,也會這樣做。當面對群體一致的不正確觀點時,絕大多數被試至少從眾一次,只有四分之一被試能夠堅持自己正確的意見。
克拉奇菲爾德技術
對阿希實驗研究範式改進最有影響的當數克拉奇菲爾德。這個改進是針對阿希從眾研究範式中不經濟這一弊病的。在克拉奇菲爾德技術所設實驗情景中,被試進入一個小的可關閉的房間,房間的桌子上放置著一塊控制板,上面有一排開關,以及四隻排成一排的燈。開關是讓被試用來表示反應的,四隻燈是用來表明其他四個被試的反應,主試告訴被試說,其他被試會看到他作出反應之後,他們才反應。同,樣也告訴他說,其他被試會看到他所作出的反應。實際上,一共有五間房間,五間房間裡的每個人都是真正的被試,每個被試都認為他是第5個被試,也就是最後一個作出反應的人。實驗者問了一個問題,從控制室里操作了l一4個被試的反應,於是,真正的被試就相信,他們看到了其他4個被試的反應,但是,實際上他們所看到的只是實驗者操縱的反應。在4個“被試”作了反應後,真正的被試才反應,實驗者則加以記錄。這個技術被用來完成像阿希實驗中的線條判斷,以及態度和觀點的敘述等任務。
心理學名詞從眾心理
從眾指個人的觀念與行為由於群體的引導或壓力,而向與大多數人相一致的方向變化的現象。學者阿希曾進行過從眾心理實驗,結果在測試人群中僅有1/4~1/從眾心理3的被試者沒有發生過從眾行為,保持了獨立性。可見它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從眾性是人們與獨立性相對立的一種意志品質;從眾性強的人缺乏主見,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別人意見並付諸實行。
生活中有不少從眾的人,也有一些專門利用人們從眾心理來達到某種目的的人,某些商業廣告就是利用人們的從眾心理,把自己的商品炒熱,從而達到目的。生活中也確有些震撼人心的大事會引起轟動效應,民眾競相傳播、議論、參與。但也有許多情況是人為的宣傳、渲染而引起大眾關注的。常常是輿論一“炒”,人們就易跟著“熱”。廣告宣傳、新聞媒介報導本屬平常之事,但有從眾心理的人常就會跟著“湊熱鬧”。
不加分析地“順從”某種宣傳效應,到隨大流跟著眾人走的“從眾”行為,以至發展到“盲從”,這已經是不健康的心態了。多一些獨立思考的精神,少一些盲目從眾,以免上當受騙,方為健康的心理。——明天的哲學
在一定的群體中,有的人容易從眾,有的人不容易從眾。同一個人,也許在一個情境中從眾,而在另一個情境中堅持己見。那么,是什麼因素影響了從眾行為呢?我們又應該怎樣對這種普遍的行為進行解釋呢?
從眾的行為的產生源於個體的某些心理需求。C·A·基斯勒(1969)提出從眾行為產生的四種需求或願望:1.與大家保持一致以實現團體目標;2.為取得團體中其他成員的好感;3.維持良好人際關係的現狀;4.不願意感受到與眾不同的壓力。而社會心理學家比較一致的意見是從眾的行為基本動因有三種:一是渴望獲得正確的信息;二是為了被喜歡和接受;三是為減緩群體壓力。
獲得正確的信息:
人們對於自己的直覺、感受、判斷與行為表現都有自我評價的能力,當個體從事某項活動時,沒有客觀的權威性標準可供比較,往往以他人的意見或行為作為自身行動的參考依據,因為社會現實是由多數人的共同信念和思想所構成的,人們總是傾向於把大多數人認為正確的事物作為判斷的準則。當個人的想法或做法跟所處的社會中的其他人相同時,就會產生“沒有錯”的安全感。另外,當個人處於一個新的環境中,發現原有的判斷標準和行為規範與新的環境不相適宜時,自然也容易從其他人身上尋找出可供參照的信息。在謝里夫“遊動錯覺”的實驗中,漆黑的屋子使被試找不到任何參照物來做出光點移動距離的判斷,只能參考或是聽從其他在場者的意見,於是群體內很快達成了“共識”。再比如一個語文教師在醫生的群體裡,對健康問題容易放棄自己的立場,而一個醫生既是在教師的群體中對健康問題也不容易從眾。因為醫生掌握了關於健康問題更充分和準確的信息。
獲得他人的接納和喜愛:
個體通常會希望獲得他人的喜愛和友好的對待,害怕被別人拒絕。符合全體規範行為的成員很可能得到群體的接納和喜歡,而違反規範的個體將感受到群體一致性的壓力,遭到群體的拒絕和排斥,在心理上產生對偏離的恐懼。所以,個人為了免受群體其他成員的非議和孤立,往往做出從眾的行為,從而獲得同伴的好評。
減緩群體壓力:
從眾行為是由於在群體一致性的壓力下,個體尋求的一種試圖解除自身與群體之間衝突、增強安全感的手段。實際存在的或頭腦中想像到的壓力會促使個人產生符合社會或團體要求的行為與態度,個體不僅在行動上表現出來,而且在信念上也改變了原來的觀點,放棄了原有的意見,從而產生了從眾的行為。個體在解決某個問題時,一方面可能按自己的意圖、願望而採取行動;另一方面也可能根據群體規範、領導意見或群體中大多數人的意向制定行動策略,而隨大流、人云亦云總是安全的、不擔風險的,所以在現實生活中不少人喜歡採取從眾行為,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減少內心的衝突。
從眾現象在我們生活中,比比皆是。大街上有兩個人在吵架,這本不是什麼大事,結果,人越來越多,最後連交通也堵塞了。後面的人停了腳步,也抬頭向人群里觀望……
美國人詹姆斯·瑟伯有一段十分傳神的文字,來描述人的從眾心理:
突然,一個人跑了起來。也許是他猛然想起了與情人的約會,現在已經過時很久了。不管他想些什麼吧,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來,向東跑去。另一個人也跑了起來,這可能是個興致勃勃的報童。第三個人,一個有急事的胖胖的紳士,也小跑起來……十分鐘之內,這條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來。嘈雜的聲音逐漸清晰了,可以聽清“大堤“這個詞。“決堤了!“這充滿恐怖的聲音,可能是電車上一位老婦人喊的,或許是一個交通警說的,也可能是一個男孩子說的。沒有人知道是誰說的,也沒有人知道真正發生了什麼事。但是兩千多人都突然奔逃起來。“向東!“人群喊叫了起來。東邊遠離大河,東邊安全。“向東去!向東去!“……
從眾行為表現在方方面面,工作中、生活中、學習中,都有所表現。我們了解人的從眾心理,並恰當地處理其行為,是很有意義的。有的領導意見本是錯誤的,有些員工由於懼怕反對而對自己今後不利,而違心地投了贊成票,結果後面的人都跟著投了贊成票。如果這時,你能堅持住,是會對單位今後的工作有益的;有的老師的一個解題方法本來不是最佳的,由於很多學生不反對,而導致絕大部分學生效仿老師的那種解題方法。如果你這時能提出自己比老師的方法更好的解題方法,那不是會使很多學生少走彎路嗎?因此,不管是領導還是老師,了解了人的從眾心理,對改善和提高自己的工作,是很有幫助的。
什麼樣的人容易產生從眾心理
一般來說,女性從眾多於男性;性格內向、自卑感的人多於外向、自信的人;文化程度低的人多於文化程度高的人;年齡小的人多於年齡大的人;社會閱歷淺的人多於社會閱歷豐富的人。
什麼樣的情況下人容易產生從眾心理
一、當情境模糊不清時。這是最關鍵的變數,決定著人們在多大程度上會以別人作為信息的來源。當你不確定什麼是正確的反應、適應的行為、正確的觀點時,你將最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你越是不確定,就會越依賴他人。
二、當情況處於危急時刻。危急是另一個促使人們以別人作為信息來源的因素,而且常常與模糊情境同時發生。在危急時刻,我們通常沒有時間可以停下來思考應該採取什麼行動,但我們又需要立即行動,因此我們就很自然地去觀察別人的反應,然後照著做。
三、當別人是權威人士時。一般地,一個人在他人眼裡越有權威,則在模糊情境下別人越可能跟從於他。例如,一名乘客看到飛機的引擎正在冒煙,他可能會去觀察飛機乘務員的反應,而不是他身邊乘客的反應。
四、個人在群體中的地位。個人地位的高低可在群體結構中得到反映。居於較低地位的群體成員常常感到來自高地位者施加給他們的從眾壓力,人們往往願意聽從權威者的意見,而忽視一般成員的觀點。高地位者之所以能影響低地位者,使之屈服於群體規範,是因為他被認為有權利和能力酬賞從眾者而處罰歧異者。此外高地位者比低地位者顯得比較自信能幹、經驗豐富,能得到比較多的信息,這樣,就贏得了低地位者的信賴。因此,一般來說,群體中那些地位越高的人,越不容易屈服於群體的壓力,反之,個體的地位越低,就越容易發生從眾行為。
五、群體凝聚力。一般,群體的凝聚力越強,群體成員之間的依戀性、意見的一致性以及對群體規範的從眾傾向就越強烈,個體越有可能為了群體的利益而放棄個人的意見,與群體的意見保持一致。相反,如果群體是一個鬆散群體,群體成員之間的意見存在分歧,則群體中個人的從眾行為就會大大下降。
六、群體規模。群體規模影響從眾行為,但也並不是群體規模越大則群體帶來的壓力越大,研究表明,群體規模一般在3人—4人對群體成員的從眾行為影響最大。
根據外顯行為是否從眾,及行為與自己內心的判斷是否一致,可以將從眾行為分為以下三類。
(一)真從眾
這種從眾不僅在外顯行為上與群體保持一致,內心看法也認同於群體。謝里夫的從眾實驗便屬於這種情況,由於實驗情境中沒有任何光點移動距離的參照,人們自覺接受了群體的判斷,在觀點和行為上都與群體保持一致。在阿希實驗中,當卡片線段的差異減小到一定程度時,人們的從眾性質也發生了逆轉,即由於難於相信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實際上將群體的判斷當成了判斷的標準。此時已是表內一致的從眾。日常生活中一部分個性高度依賴,缺乏作決定能力的人對群體的跟隨,也屬於表內一致地從眾。
(二)權宜從眾
在有些情況下,個人雖然在行為上保持了與群體的一致,但內心卻懷疑群體的選擇是錯誤的,真理在自己的心中,只是迫於群體的壓力,暫時在行為上保持與群體的一致。這種從眾,就是權宜從眾。典型的阿希實驗中的從眾,就是這種類型的從眾。因為相關的檢查表明,被實際上可以準確無誤地進行正確判斷。
在實際生活中,權宜從眾是從眾的一種主要類型。由於種種利害關係,個人在許多情況下,不管內心看法如何,必須保持行為與群體的一致,否則將由於群體制裁而使個人付出太大的代價。
(三)不從眾
不從眾的情況有兩類。一類是內心傾向雖與群體一致,但由於種種特殊需要,行動上不能表現出與群體的一致。如在群體由於某種原因而群情激憤時,作為群體的領導者,感情上雖認同於群體,但行動上卻需要保持理智,不能用自己的行動鼓勵群體的破壞性行動而逞一時之快。這是表里不一致的假不從眾情況。
另一類不從眾是內心觀點與群體不一致,行動上也不從眾,這是表內一致的真不從眾情況。通常情況,只是在群體對個體缺乏吸引力,因而個人在行動時不需要考慮與群體的一致性時才出現。
(一)群體的一致性
群體自身的一致性是構成群體壓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阿希在20世紀50年代及莫里斯等人(W.N.Morris & R.S.Miller)1957年的研究證實,無論群體的規模如何,只要群體出現了不一致,即使持不同意見的人沒有任何權威,都會使從眾的比率大大下降。阿希的研究發現,當他的研究中出現一人與群體意見不同時,被試的從眾率會比通常下降達75%。
(二)群體的規模
大量的實證研究證明,在一定範圍內,人們的從眾性是隨群體人數的不斷增加而上升的。阿希在較早研究中1951年發現,兩人的一致意見構成的壓力,明顯大於一人,從眾率上升明顯;3個人的一致意見又顯著比2個人產生更大的壓力。但群體達到4人以上群體一致意見,就不再明顯引起從眾率的變化。我國社會心理學工作者20世紀80年代所做的阿希式研究得到的最高從眾率為40%,同樣的發現一致性的群體規模再大也不再導致從眾率的增加。
(三)肯定程度與個性特徵
判斷涉及的事物客觀標準越明確,人們對自我判斷的肯定程度也越高,相應的行為從眾率也越低。而隨著問題的模糊性增加,人們會由於自身的判斷失去明確的參照而傾向於從眾。心理學家考勒曼等人(J.F.Coleman et al.,1958)的研究表明,問題難度與從眾率的相關係數男性為0.58,女性高達0.89。亦即問題越困難或缺乏客觀標準,從眾率也越高,女性在相同的困難程度下比男性更傾向於從眾。
(四)個人的自我捲入水平
一種意見一旦被表達出來,對於個人自己,人們會更強烈地意識到自己已經選擇了某種態度。如果由於群體壓力,迫使人們做出與大多數人相同,而與原來選擇不同的態度,人們也會明確知道自己屈服於群體壓力而使態度發生改變。很顯然,這種意識會激發人們的抗拒反應,促使人們保持自己態度的一致,不輕易屈服於他人的壓力,從而使人們傾向於做不從眾的選擇。
心理學家莫頓·多伊奇等人(Morton Deutsch et al.,1955)所做的研究表明,隨著自我捲入水平的增加,人們保持自己最後行為與原先判斷相一致的傾向也越來越強烈,因而從眾的比率也越來越小。
(五)文化差異
文化對於人們從眾性的影響,已經為大量實驗研究所確定。心理學家惠泰克爾(J.O.Whittaker,et al.)1967年在多個國家和地區重複了阿希的研究。結果表明,從眾率存在著民族差異。
學習從眾
高校常有這樣一種現象,入校時隨意安排的學生班級之間、宿舍之間,一年左右時間,便在各個方面顯示出不同層次,出現明顯的“不同步“現象。優等生、英語過級、研究生錄取等相對來說,班級、宿舍都比較集中。宿舍成員集體出動參加各種證書培訓班,已是大學校園蔚然流行的風景,一男生直言:哥兒幾個都在拚命學,我不上進,豈不丟人?
消費從眾
進入高等學府,可謂是“大開眼界”,校園裡不乏“穿衣戴帽各有一套,抽菸喝酒各有所好”、“吃的高檔、穿戴時髦、玩的夠派、抽菸名牌”之輩。有些大學生下餐館、趕舞場、覽名勝、春遊、秋遊、過生日、會朋友、吃獎金、喝補助,名目繁多,五花八門,大學生紛紛搭上宿舍、班級、朋友、老鄉的班車,無視自己的經濟基礎,鈔票大把大把地花。有當局者一語道破天機:無可奈何,為了面子,只好不顧底子嘍。
戀愛從眾
眾目睽睽之下,情男靚女同讀一本書、同吃一碗飯,在時下的大學校園裡已是公開風景。“現在凡我認識的老鄉、同學、朋友不少在談戀愛,沒辦法,我只好也找一個做做樣子。”一男生幽默地對筆者說。校園戀愛極富感染性,有的班級一階段沒有幾人談,而另一階段則出現了一群談戀愛的;有的寢室無人問“愛”,有的寢室全在“愛中”。不談戀愛者,眾人拾柴,不消幾日,就會被徹底“點化”。
作弊從眾
近幾年,當社會上流行“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時,校園裡便興起考試“不看白不看”的哲學,“學不在深,作弊則靈”,考場上作弊方式發揮得淋漓盡致,以至考試不作弊的學生反而被譏笑為“傻瓜”,“大家都作弊,我為什麼不作呢”?一作弊被抓的男生振振有詞地為自己辯解。
此外,賭博從眾、入黨從眾、擇業從眾在大學校園也有相當的市場。
心理分析
引發大學生從眾效應最值得注意的是“班級效應”和“宿舍效應”
新生入學後,都在探索新的學習方法,尋求新的學習動力。班級、宿舍每個成員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成績以及平時學習時間的利用,都成了其他成員最直接的“參照物”、他們在形成自己的學習特點的同時,在某些方面也程度不同地與班級、宿舍大多數人保持一致。不僅如此,作息習慣、生活情趣、業餘愛好也易趨同和從眾,共同合成對班級、宿舍成員的鞭策力。某大學一個班有幾名愛好長跑的同學,男生健壯、女生苗條以及運動會上的風光引得同學噴噴稱羨,不知不覺大部分同學成了他們的追隨者,去年冬季全校越野賽前10名中,竟有5位是該班同學。某醫學院93級6名學生,大學五年一直同室而臥,早晨6時起床,晚11時入睡,該室同學能彈會拉,運動會上“屢建奇功”,演講比賽叱吒風雲,畢業分配前5人報考研究生全被錄取。“班級效應”、“宿舍效應”在班風、舍風中的作用,由此可見一斑。反之,庸俗的從眾行為往往會導致班風、舍風消極落後。
從眾於老生、老鄉也是新生中較為普遍的現象。新生涉世不深、情況不熟,易簡單模仿和隨從於他人的行為。他們有的把“信得過“的老生、老鄉作為他們學習的“楷模”,有的乾脆“跟著‘二老'走,永遠不回頭”,盲目從眾。學習上表現為“老生(鄉)怎乾就怎乾”,在遵守校規校紀方面表現為“向老生(鄉)看齊”,如此,很容易導致“從良則良,隨莠則莠”結局。某校一寢室,入學伊始,老生老鄉頻頻光臨此舍,傳舞弊、賭博之“經”,送逃課、戀愛之“寶”,結果年終,二人留級,餘四人僥倖通過。
隨著大學生活的深入,同興趣的同學相聚在一起,形成“趣緣圈”,成為大學生社交最廣泛的形式。“趣緣圈”對大學生有極大的吸引力,往往對大學生思想觀點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
導致大學生從眾心理的人群效力有所不同。據調查,大學生最易從眾於戀愛對象,尤其是女大學生。其次,從眾於老生、老鄉。第三,從眾於室友或趣友。第四,從眾於同班同學。第五,從眾於同年級、同專業同學……
大學校園的從眾行為,既有積極方面,又有消極方面。研究大學生從眾現象,對於最佳化群體結構,利用從眾行為的積極影響,防止其消極作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從眾行為的過分普遍,反映了部分大學生自我意識弱化,獨立性較差,缺乏個體傾向性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是從眾行為中消極現象抬頭的主要原因,即使從眾行為出現積極效應,但一旦失卻這種從眾氛圍,又很容易不知所措,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走向社會後的迷憫、失落,實際上這是從眾現象最直接的後遺症。
此外,一味從眾也容易導致大學生心理障礙的發生。從眾的直接表現便是千軍萬馬齊過獨木橋,競爭過程的挫折、失落,很容易引發大學生精神壓力過大,心理狀況失衡。據調查,在校大學生中20%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患。
從眾心理人皆有之,但以被動為前提的從眾,勢必使你的獨特失去價值。一味從眾便意味著自己失去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拋卻了一片屬於自己的領地。盲目從眾意味著部分大學生丟失了以個體色彩的思維和行動編織的草帽,在喧譁與騷動中麻木自己,“創新意識“在頭腦中只成了四個機械的漢字,所接受的高等教育也鏽蝕成了斑駁的條條框框,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只成了人生進程中的標誌,卻難以成為升華人生的動力。大學生,擺脫從眾的盲目色彩,用獨立的思想和明晰的腳印使自己主動融入集體的行列,這樣,你將擁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
消極作用
從眾可能使人們在人群中失去自己明確的觀點和正確的立場。青少年中會因此產生不良群體,社會上也會因此訊在攀比、浪費的風氣。
積極作用
處於有著良好社會規範環境中的個人,也會處於從眾的心理而約束自己的言行,做到與他人的行為一致。比如有序排隊的人群中較少有插隊的現象;在人人愛護環境的場合中,很少有人會隨地扔垃圾,類似這種符合社會道德、促成積極有益的從眾行為的情況是我們需要堅持的。
此外,人們表現出的反從眾行為或獨立行為,也不能一概都認為是消極的東西,這主要看反從眾行為或獨立的行為本身的性質。不過,反從眾行為者如果對立情緒太濃厚,常常會意氣用事,缺乏理智,即使其反從眾的方向對頭,也不能使人心悅誠服;如果方向錯誤的話,消極因素就更多了。
同名圖書基本信息
書名:從眾
作者:梁良
出版社: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售價:19.60元 圖書原價:28.00
類別:心理
出版時間:2007-10
ISBN:9787801867094
“從眾”與“眾從”不僅是文字互換的遊戲,更多是兩種心理、兩種觀念的衝撞與交織,在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在人類生活的每個方面都可以感受到它們的存在,甚至社會前進的本身也是由它們推動和激勵的。這本小書試圖沿著人類的歷史、文化、藝術、經濟等脈絡,梳理、展現從眾與眾從對於我們的影響,也從實驗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等理論角度,來分析、闡述從眾與眾從的根源與本質。下面是本書的大致框架結構,希望對您選擇閱讀有所幫助。
第一章:從眾――也許您並未注意(選取熱點事件,透視從眾心理);
第二章:從眾一一遵從、流行、狂熱與反叛的歷史(梳理歷史文化脈絡,跨越悠悠時間長河);
第三章:從眾――一個分析的視角(藉助分析視角,解析各類層面);
第四章:從眾――作為現象、原因的探討和驗證(心理社會傳媒,不同學科聚焦);
第五章:從眾――我們如何做得更好(選擇沒有對錯,輕鬆悅納自我)。
從眾或是眾從、是我們自己的選擇。也希望通過本書,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自己,也在這樣一個紛繁多變、後現代的社會中,尋找屬於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命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