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二次大戰期間,一艘德國U型潛艇受命前往北大西洋海域,負責阻擋擾亂英國船隻的運輸補給工作。這艘德國潛艇的艦長明白他所擔任指揮的潛艇,並不能完全負起戰鬥的任務。這次前往執行任務,他認為是有去無回,他所擁有的就是一群服從並效忠德國的潛艇士官兵。當這艘潛艇到達執行任務海域時,自然碰到了英國驅逐艦而展開了一連串的戰鬥,以U型潛艇的火力自然戰鬥得相當艱苦。戰鬥受損之後艦長打算返回德國,卻又在途中接到命令,必須穿越更多英國艦隊所在的直布羅陀海峽,以執行下一個任務。這對U型潛艇而言簡直是以卵擊石,原本以為可以在艦長的計畫之下安全通過英國艦隊的防禦部署,卻想不到再度遭受英軍另一次更大的襲擊,這艘潛艇的前途命運危在旦夕。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
Der Alte | Jürgen Prochnow | 艇長 |
Leutnant Werner | Herbert Grönemeyer | 隨艦記者 |
輪機長 | Klaus Wennemann | ---- |
值星官 | Hubertus Bengsch | ---- |
副值星官 | Martin Semmelrogge | ---- |
領航員 | Bernd Tauber | ---- |
機械士官 | Erwin Lede | ---- |
角色介紹
海恩里希·萊曼演員尤爾根·普洛斯諾德國海軍U-96艇艇長,身經百戰。對上層官僚對於戰爭痴心的幻想不屑一顧,同時又對手下官兵們的未來充滿了憂慮。這艘德國潛艇的艦長明白他所擔任指揮的潛艇,並不能完全負起戰鬥的任務。這次前往執行任務,他認為是有去無回,他所擁有的就是一群服從並效忠德國的潛艇士官兵。
維爾納演員赫貝特·格勒內梅厄
維爾納少尉是隨軍記者,為了完成海軍報導並採訪U艇艇員而隨艇出海,並被當作貴客而獲得了一張專用床位,在出海航行任務中,體會到在U艇中戰鬥的殘酷。維爾納少尉實際是原著中的作者。
弗里茨·格雷德演員克勞斯·溫奈曼
綽號“魔鬼”約安,是挺上的輪機長,與艇長一起執行過很多次航海任務。出港前一天,妻子因要生產而住進醫院,因而在出港後更加時刻掛念著妻子。此次是他第12此執行航海任務,同時也是最後一次。在艇上,直接聽命於艦長的命令,操縱舵輪。
克里切鮑姆演員BerndTauber
克里切鮑姆是艇上的領航員,性格溫和處事淡定,同輪機長一樣,與艦長共同服役多年。水面航行時,負責在艦橋觀察星象,測定航行方向與U艇方位。在直布羅陀附近被敵機機槍掃射深受重傷。
二副演員馬丁·塞米爾羅格
參軍前是一位銀行家,性格樂觀開朗愛講笑話,在艇上的任務之一就是破譯電報密碼,與記者維爾納關係很好,在很多事情上能相互幫助。
幕後信息
德國人沃爾夫岡·彼得森(WolfgangPetersen)被人們褒揚並不是因為他被好萊塢同化之後的商業作品《空軍一號》(AirForceOne,1997)和《完美風暴》(ThePerfectStorm,2000),而是一部令他完全有資格受到廣泛尊敬的德國電影《從海底出擊》(DasBoot,1981),這部反映二戰時期潛艇戰的驚險片獲得了82年奧斯卡金獎六項提名,沃爾夫岡·彼得森更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憑著德語電影獲得最佳導演提名的人。該片徹底征服了全球觀眾,也為戰爭類型電影建立了一次幾乎不可逾越的典範。沃爾夫岡·彼得森通過《從海底出擊》,從人性的角度重新審視戰爭為全人類帶來的毀滅性災難。它通過詳實的資料充分地說明,戰爭不單只為被侵略的國家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作為德國、這個戰爭的發動者,它的人民同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同樣是廣大受苦受難民眾中的一員,而直接參與戰爭的士兵,更成為瘋狂野心的陪葬品,他們犧牲的不只是寶貴的生命,還有生存的權利和尊嚴,他們的在天之靈將永不瞑目。
影片看點
其實從劇情上來說整個故事並不複雜,甚至對於那些閱遍各類戰爭題材的影迷來說可能還有些老套,但這部影片貴在純正的寫實、嚴謹的邏輯、細膩的心理、逼真的道具、壓抑的節奏、以及演員真實的表演,而導演在潛艇狹窄的空間內,對船上的軍隊生活的呈現堪稱行雲流水,而真實感更是不在話下。在80年代初的特技效果水平下,海戰鏡頭的氣氛調動更是可圈可點。這部影片形式上的強大之處無疑是紀錄片風格的運用,而使其走向經典的則是這部影片對戰爭本質的表現。這部影片雖然反映的是二戰期間英德之間的海上對抗,但從頭至尾卻感覺不到任何情感偏向。在那無比壓抑的氛圍下,我們感覺不到哪怕是一絲的政治氣息。所有的船員都是麻木地完成自己機械式的動作,至於這些舉動會害死多少人則完全不是考慮的範圍,也不是他們能夠達到的考慮範圍。但當面對死亡的威脅,他們依然脆弱,依然感到恐懼,導演非常聰明地沒有表明自己的立場,而是將對戰爭的思考留給了銀幕下的觀眾。
影片的紀錄片拍攝手法自然會使影片無比真實,導演也只不過是將戰爭中的一切如實呈現在大眾面前。但結局的意味深長明顯又帶有藝術化處理的痕跡,這樣的反差使影片在描寫人性與反映戰爭的荒謬與不仁上,更多的了一些嘲諷的意味。做為一部戰爭片,的確不可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