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從其青少年時代的親身經歷中﹐深知豪強富民欺侮貧弱﹑魚肉小民的危害。因此﹐在建立政權過程中﹐他一方面安撫富者﹐以換取他們的支持﹔一方面﹐也對某些豪凌鄉里﹑作惡多端的富民進行鎮壓﹐以使貧者安其生﹐不致犯上作亂。
吳元年﹐朱元璋平張士誠後﹐立即令徙蘇州富民實濠州(今安徽蚌埠東)。洪武三年(1370)﹐明太祖朱元璋令徙東南富民實臨濠(今安徽鳳陽)。十三年起﹐取蘇﹑浙等處上戶四萬五千餘家﹐填實京師﹔將其中的壯丁發各監局充工匠﹐余為編戶﹐置京城內外﹐名曰坊廂。次年徙江南富民十四萬於濠州﹐以李善長管轄﹔二十四年七月﹐徙天下富民五千三百戶實京師﹔三十年命戶部籍浙江等九布政司﹐直隸﹑應天十八府州富民田七頃以上者一萬四千二百四十三戶﹐以次召見﹐並徙其家以實京師。明成祖朱棣繼承了這一政策﹐於永樂元年(1403)八月﹐選直隸﹑應天﹑蘇州等十郡﹐浙江等九布政司三千殷實大戶實北京﹐附籍京師﹑宛平﹑大興﹔設廂管理﹐稱廂戶或廂民。宣德以來﹐所徙之民逃亡日多﹐故屢有對逃亡故絕者行原籍勾攝僉補之令。弘治時為免於勾解僉補之擾﹐規定對在逃富戶不必僉解﹐每年每戶需納銀五兩助役﹐後改為三兩﹐嘉靖時又改為二兩。
明初遷徙富民﹐嚴重打擊了地方豪強勢力﹐被遷徙的富民﹐或被籍沒誅戮﹔或被剝奪財富﹐以自力屯種為生﹔或寄籍京師﹐淪為廂民﹐失去原來的政治﹑社會地位。故當時三吳巨姓富家﹐或徙或死﹐聲銷影滅﹐從而對鞏固和加強朱明王朝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起了重要作用。
相關詞條
-
蘇軾徙知徐州
蘇軾徙知徐州,古代典故,是指蘇軾調任徐州。
原文 注釋 譯文 抗災中所做事情 -
富民侯
語出:宋 林逋 《送王舍人罷兩浙憲赴闕》詩:“ 越 俗今無訟,閒田亦有秋。公朝論爵賞,當拜富民侯。” 宋 辛棄疾 《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楊濟翁周顯先韻》...
典源 釋義 示例 -
洪武大帝朱元璋傳
內容簡介明太祖朱元璋,中國歷史上的傑出政治家和軍事家。這部大型傳記.運用豐富紮實的史料,生動流暢的文筆,全面記述了朱元璋從貧苦出...
內容簡介 幾首小句 本書目錄 ★朱元璋大事年表 -
楊偕
與孔道輔、范仲淹一同貶出,吏部不採納他的意見。富民陳氏女被選人宮,將要作皇后...很敬重他,及時予以採納,讓他兼任吏部流內銓,徙三司度支副使,升天章閣待制...這是個擾民組織,弊多利少,就上書請求不要設定。因此他被調往陝州,又徙河...
人物生平 人物傳記 -
蘇軾列傳
《蘇軾列傳》他的父親蘇洵,即是《三字經》里提到的“二十七,始發憤”的“蘇老泉”。蘇洵發憤雖晚,但用功甚勤。蘇軾晚年曾回憶幼年隨父...
《蘇軾列傳》 藝術成就 蘇軾一生 反對新法 宋史·卷三三八 -
治國之道
管仲《管子·治國第四十八》原文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而亂國常貧。是以善為國者,必先富民,然後治之。昔者,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主,故逃徙者刑而上不能止者,粟少而民無積也。嵩山之東,河汝之間,蚤生而晚...
管仲《管子·治國第四十八》 劉向《說苑·政理》節選 -
東坡先生墓志銘
以為得體。吏民畏愛,及罷去,猶謂之學士而不言姓。自杭徙知密州。時方行手實...,戮之。自密徙徐。是歲,河決曹村,泛於梁山泊,溢於南清河。城南兩山環繞,呂梁、百步扼之,匯於城下,漲不時泄。城將敗,富民爭出避水。公曰:“富民若出...
基本信息 墓志銘 創作背景 作者簡介 -
三國志賈逵傳
。富民之術,日引月長。籓落高峻,絕穿窬之心。五種別出,遠水火之災。農器必具...而先徙,帶山之縣必駭,是搖動民之心而開奸宄之原也,竊為郡內憂之。”邵不從。邊山之民果亂,內徙,或為寇鈔。 是時董卓遷天子都長安,卓因留洛陽。朗...
-
平原侯
,只好將曹植數次徙封。曹植的生活從此發生了變化。他從一個過著優遊宴樂生活...植被徙封安鄉侯(今河北晉州侯城),邑八百戶;當年七月又改封鄄城侯(今山東...。憂生之嗟黃初四年(223年),32歲的曹植徙封雍丘王。黃初七年...
人物生平 軼事典故 人物評價 政治思想 文藝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