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賦

是在漢代古賦進一步發展形成的賦體。它講究字句的對仗工整和音節的輕重調協。在題材上也不像漢代古賦那樣專寫帝王生活,而是以寫各種人物離別時的苦楚為主。代表作有曹植的《洛神賦》、左思的《三都賦》、陸機的《文賦》、鮑照的《蕪城賦》、江淹的《別賦》《恨賦》、庾信的《哀江南賦》、《春賦》、《燈賦》等。

示例

如江淹《賦》中的一段:“位有華陰上士,眼食還山。術既妙而猶學,道已寂而未傳。守丹灶而不顧,鍊金鼎而方堅。駕鶴上漢,驂鑾騰天。暫游萬里,少別千年。推世間兮重別,謝主人兮依然。下有芍藥之詩,佳人之歌。桑中衛女,上宮陳娥。春草碧色,春水綠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矽,明月白露,光陰往來。與子之別,思心徘徊。”賦中多以四字句和六字句交錯鋪排(所以又稱為四六文),並且押韻。如山、傳、堅、天、年、然等字相押;歌、娥、波、何相押,矽、來、徊相押等。並且講究驕偶(類似於後代的對仗),如“守丹灶”與“鍊金鼎”相對,“駕鶴上漢”與“駐鑾騰天”相對;“董游里”與“少別千年”相對,“桑中衛女”與“上官陳娥”相對等。

擴展

賦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盛行於漢魏六朝,是韻文和散文的綜合體,通常用來寫景敘事,也有以較短的篇幅抒情說理的。它講求文采、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其特點是“鋪采文,體物寫志”,側重於寫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現於諸子散文中,叫“短賦”;以屈原為代表的“騷體”是詩向賦的過渡,叫“騷賦”;漢代正式確立了賦的體例,稱為“辭賦”;魏晉以後,日益向駢文方向發展,叫做“駢賦”;唐代又由駢體轉入律體叫“律賦”;宋代以散文形式寫賦,稱為“文賦”。著名的賦有:杜牧的《阿房宮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前赤壁賦》等。

賦, 中國古典文學的一種重要文體,其特點是“鋪采摛文,體物寫志”,側重於寫景,借景抒情。雖然對於現代人來說,其遠不及詩詞、散文、小說那樣膾炙人口。但在古代,特別在漢唐時詩與賦往往並舉連稱,從曹丕的“詩賦欲麗”和陸機的“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可窺端倪。賦萌生於戰國,興盛於漢唐,衰於宋元明清。在漢唐時期,有隻作賦而不寫詩的文人,卻幾乎沒有隻作詩而不寫賦的才子。建安以後乃至整個六朝時期,對賦的推崇甚至於詩。《史記》中稱屈原的作品為賦,《漢書》也稱屈原等人的作品為賦。後人因推尊《史》、《漢》,所以便把屈原等人作品稱為之賦。賦是漢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顯其時代精神的一種文學樣式。它是在遠承《詩經》賦頌傳統,近《楚辭》的基礎上,兼收戰國縱橫之文的鋪張恣意之風和先秦諸子作品的相關因素,最后綜合而成的一種新文體。它與漢代的詩文一起,成就了漢代文學的燦爛與輝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