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徐開勝,1952年生於湖北江陵。曾供職於葛洲壩集團,1984年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湖北分會,時任理事。
徐六歲起即在其伯父徐沐三[(1888-1965)光緒28年舉人,清末公派留學日本,民國時期大法官,上世紀五十年代荊州博物館館員]近乎殘酷的教育與影響下習書作文,具有良好國文基礎和書法功底。上世紀八十年代書法先後師承王樹人、徐本一,近年為周昭華關門弟子,並賜藝名“開盛”。

由於工作的需要,徐在鄂西與滇、貴、川大山大河之間摸爬滾打四十年。山的陽剛與水的陰柔滋潤了他藝術的靈魂,其作品剛柔相濟,大氣磅礴,自呈面目,是中國當代書畫界最具實力的幹將之一。
書法作品簡介
詩歌作品欣賞
習字歌(並序)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余客居江蘇鎮江,閒暇之時,常習字作文以自娛。翻其舊作,合百餘篇近五萬言,尤以《習字歌》最為自得。現稍加整理錄於後:
習書自幼始,迄今卅餘年;
年少不更事,老伯常著鞭。
歲月雖已遠,遺訓在耳邊:
學書看似易,其實非等閒;
至簡通大道,傳承數千年;
欲登大雅堂,必須勤苦練。
鐘王意高古,顏柳法森嚴;
主攻真行草,其它適時兼。
讀破萬卷書,行過萬里路。
古今大器考,重在功與悟。
變創曰悟性,精熟謂功夫;
功夫與悟性,相成又相輔;
悟性再高遠,功虧逮不住;
點畫少情性,使轉多突兀;
差之雖毫釐,千里生謬誤;
東施欲效顰,斯美不如無!
反之功雖深,到老未徹悟;
食古不能化,終生一書奴。
書法之要道,貴在善出入。
入之追高古,出之脫籠奴。
心魔一掃光,胸襟自然寬?
宇宙生萬物,人間呈萬象;
仰觀又俯察,奇妙在自然;
蒼僧白髮短,浣女青絲長。
飛瀑下香爐,大潮湧錢塘;
千流歸大海,萬壑斜夕陽;
風雲一陣發,瞬間化萬端;
激電裂長空,暴雨大傾盆;
荒山流泥石,曠野騰蛟龍。
山窮疑無路,花明又一村。
鳳凰浴聖火,涅槃再重生。
庖丁無全牛,天人一線通;
潑墨陰陽變,揮毫鬼神驚;
百術有妙道,書法無捷徑。
師承探幽古,變創隨時新。
漢字為載體,萬變不離宗。
傳統與現代,一脈貫古今。
養我浩然氣,品高書自清。
文章千古事,筆墨獨夫心。
挾仙以遨遊,回首眾山輕!
開盛詞選
憶秦娥1969.11
朔風烈,
徐庵一到心如鐵;
心如鐵,
瞑色蒼茫,
希望殘缺。
孤鴻落日哀聲絕,
儒子斜陽心欲裂。
心欲裂,
鯤鵬折羽,
杜鵑啼血。
卜運算元•詠煤
1972.10
雅號為烏金,
天賜姿與貌。
底層壓迫數萬年,
礦工讓我驕。
既已獲新生,
知恩當圖報。
縱然烈火灰燼吾,
猶在爐中笑!
清平樂
——葛洲壩大江截流有感
瘋狂肆虐,
禹師心更決。
戧堤合龍傳大捷,
長江又為腰截。
洪水泛濫如虎,
石壁疏堵勝鐵。
造福子孫後代,
甘願薦以我血!
訴衷情
——1978-中秋代鳳姐答友人
夜色如夢暗香來,
伊人獨徘徊。
回首當年君我,
天生龍鳳才。
東風惡,
妾情薄,
實無奈。
但願來生,
化作芙蓉,
任君採摘。
憶秦娥
——荊州端午觀龍舟懷古
慶佳節,
歡聲雷動城欲裂。
城欲裂,
龍舟御風,
健兒劃雪。
荊城自古傷燹滅,
楚辭歷來懸日月。
懸日月,
孤忠何孤?
年年五月!
滿江紅
序1983年5月,湖北工人畫廊在丹江舉行書畫展,余書法作品獲獎。其間隨冷冰、王樹人等前輩同游武當山,遂填此詞。
蒼翠蜿蜒,
八百里武當勝跡。
目極處:
峰起雲空,
閣懸霧隙。
氣吞三楚接南溟,
勢撥五嶽上北極。
問道教聖地知何處?
鄂北西。
老姆殿,
針何細?
紫霄宮,
藏玄機。
石樑玉柱天生就,
金殿寶宸人合一。
驕華夏文明五千載,
誰匹敵!
論書詩選
論李斯
文字一統集大成,方圓妙絕氣縱橫。
始皇霸業今作古,獨留小篆開吾宗。
論程邈隸書
殫精竭慮十餘年,刪繁就簡字三千。
佐書飛動開隸道,獄吏覃思勝先賢。
論張芝及《冠軍帖》
池水盡墨感天人,德冠諸賢藝高深。
一筆連綿穿今古,冠軍法草草冠軍。
論鍾繇
真書絕世幽無際,高古清純雅有餘。
莫道書評無準則,諸表垂範范今昔。
論《天發神讖碑》
刀折釵斷棱生威,非篆非隸韭葉垂。
以圓馭方出奇妙,孤傲千載紀功碑。
論《瘞鶴銘》
華陽真人瘞鶴乎?勘考何須論有無;
仙鶴仙人在幽處,逸書逸銘滿江湖。
論《泰山經石峪金剛經》石刻
擘窠大書楷隸間,從容磅礴字逾千。
上蒼感應賜風雨,天人合一鑄奇篇。
論智永《真草千字文》
精勤衛道四十年,圓勁秀拔集祖妍。
千文八百散諸寺,典範規模史無前。
論張旭狂草
心藏風雲世莫知,脫帽露頂意何如?
天地萬物人世情,裁成一相化為書。
論懷素及《自敘帖》
美酒逸興書暢志,散僧入聖舉世稀。
以狂繼顛何所指?自敘無聲吟史詩。
論顏真卿(顏體)
磊落巍峨蓋世雄,握拳透爪力千鈞。
盛唐氣象今何在?顏體風範覓遺蹤。
論柳公權(柳體)
法度森嚴骨氣雄,千錘百鍊始通神。
試問書法法是甚?心正筆正問柳公。
論蘇軾
曠世奇才出自豪,怒龍噴浪駕雲濤。
長短肥瘦皆珠玉,雄視千古誰比高?
論蘇軾《黃州寒食詩帖》
石火電光一瞬間,無意於佳乃佳篇。
試若晉宋顛倒去,東坡何讓右軍先?
蘇軾貶黃州有感
蒙冤烏台貶黃州,應是上蒼合人謀。
一詞二賦三寒食,千古文壇話豐收。
論黃庭堅
詩文卓犖書亦奇,老骨顛態弄槍戟。
指點江山馭神妙,超凡脫俗古今稀。
論米芾
集古拜石真顛狂,率意刷字喜怒張。
一掃二王談何易,自視過高米元章。
論趙佶及瘦金體
點似秋菊撇如蘭,筋搖骨轉體縱長。
治國無道書有道,瘦金書體覓君王。
論趙孟頫
天資英邁書畫奇,精妙絕倫曠世稀。
慢道殊乏大節氣。日月何曾只照西?
論祝枝山
師古不泥自出新,風骨爛漫總天真。
簡約飛動去雕飾,國朝第一看至尊。
論徐渭草書
詞曲書畫俱巍峨,天妒英才命坎坷。
點線瘋狂何所似?悲憤交織淚滂沱。
論張瑞圖草書《前赤壁賦》
縱鋒飽滿左橫輕,跳蕩騰挪另闢徑。
但惜功虧欠一籄,成也在新敗也新。
論傅山及大草
四寧四勿一時新,上承明態下啟清。
狼煙翻滾遺民淚,直攄血性現本真。
論王鐸晚年草書
奔放不羈氣勢殊,筆力扛鼎自不服。
身不由己心由己,掙扎於內表於書。
論金農兼論清代書風
橫重豎輕斜畫歧,險峻渾厚墨如漆。
恥向書家作奴婢,清代墨客怪而奇。
論鄭板橋六分半書
秋花倚石鶴戛煙,攫取精華鋪階前。
六分半書知何意?昭示後昆追先賢。
戲論板橋為官
四四中舉八十八,一紀七品小芝麻。
宦海沉浮歸來去,三頭毛驢舉全家。
論伊秉綬
筆力扛鼎意深沉,遙接漢隸集大成。
凝神造意意自勝,逐鹿書壇問領軍。
論何紹基
回腕炫技技如何?神形俱喪似入魔。
道可道兮非常道,誰言汗流便可得?
論張裕釗
積墨成田氣韻孤,魏碑精華盡歸吾。
東瀛傳承書象會,百年風流數碩儒。
無題
臨罷魏碑草唐詩,徹夜未眠日遲遲。
世人只識吾書妙,箇中辛秘有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