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超靄

徐超靄,男,副教授級高級教師,1935年7月生,廣西陸川人,畢業於河南大學。曾任廣西融安縣科協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廣西地理教學研究會理事、廣西柳州地區地理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高考廣西考區地理科評卷(總負責)副組長、廣西科委區劃隊自然條件組長。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徐超靄 男,副教授級高級教師,1935年7月生,廣西陸川人,畢業於河南大學。是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研究員、中國地理學會會員、中國教育學會全國地理教學研究會會員、中國國際交流出版社特約顧問編委、北京《發現》雜誌社副理事長、《中國改革發展叢書·當代中國人才庫》名譽主編、河北《名師導學》學科總編、陝西師大《地理教學參考》特約編輯。曾任廣西融安縣科協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廣西地理教學研究會理事、廣西柳州地區地理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高考廣西考區地理科評卷(總負責)副組長、廣西科委區劃隊自然條件組長。

主要業績:長期從事科教工作。治學嚴謹、知識廣博、勤奮敬業。教學善於聯繫實際、語言生動、形象、幽默。教學成績一貫優異,長期多年連續獲成績優異獎,一貫深受師生和社會的歡迎愛戴。數十年來,由於在教育和科研方面均取得豐碩成果,多次被評為各部門各級先進(或優秀)工作者。國家教育類核心期刊《地理教學參考》曾於名師專欄刊出其照片和簡介,向青少年學生作介紹,中國科技報曾以《地學教育家》為題將其小傳和業績發表於《中華驕子》。他長期活躍於科教領域,經常參加全國各地全國性科教研討活動,是有名的學科帶頭人,曾多次參與組織並領導了以華北、華東、華中、華南及西南為主的全國性教學科研活動,並編撰了有關資料,發表、出版了有關論文和書籍。在教育界有其影響力和知名度。長期致力於地震地質、氣象氣候、區域經濟開發等方面的研究。還在讀大學時,就寫有萬餘言的學術論文“開封氣候”,被選在系學術報告會上宣讀,並被收入校科學論文集。20世紀60年代參加廣西科委區劃工作,70年代至80年代初參加廣西地震研究工作,有顯著成績,尤其地震工作方面,著有“廣西主要構造體系與地震”、“柳州地區地震地質”、“三江—融安大斷裂與柳北地震”、“融安一帶地震地質特點與地震調查分析”等多篇科學論著,被指定在自治區學術會議報告宣讀,並在國內有關書刊發表,得到廣西各級有關領導和專家的重視,對廣西地震工作產生了影響,為廣西地震工作做出了貢獻,獲自治區授予地震先進工作者稱號。改革開放及西部大開發以來,在省級以上書刊陸續發表的“廣西石灰岩山區開發芻議”、“元寶山元寶村經濟開發芻議”、“南國明珠——北海市”等論著,獲社會有關方面的關注,多次接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國家有關單位和學術團體邀請,參加其學術會議,多篇論文被指定在大會宣讀,並收入會議優秀論文集,同時獲優秀論文一、二等和特等獎。多年來在省級以上(香港)書刊發表有“柳江洪災原因及對策”、“西風對我國的影響”、“我國南方冬春季節為何陰雨連綿”、“台灣地震研究”、“我國西部高原地震研究”、“‘南北地震帶’質疑”等論著近40篇。在省級以上國家出版社出版書籍16冊(部)。論著所及多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有些問題還在學術界提出了挑戰。多篇(本)獲國內各級優秀論文獎或科研成果獎。有的被選為中學或知識型幹部培訓教材,有的被定為教師教學參考書、有的被列為全國暢銷書。《西風環流與亞歐大陸東岸天氣與氣候》等論著獲中國科協學術專家委員會、中國科技情報學會學術委員會授予全國優秀學術成果一等獎,香港世界文化研究中心授予國際優秀論文獎。“廣西石灰岩山區開發芻議”一文發表於2004年被中共中央黨校“三農”問題研究中心全文載入其編輯出版的《黨旗飄飄》,同年又被作為首批學術成果錄入由國家科委、教委、文化部等國家八大部委組建的中國紀錄年鑑編委會編輯出版的《中國專家學術成果通鑑》。有10多篇論著己收入《中國專家論文選集》、《中國當代論文選》、《中國教育文庫》、《改革開放與市場經濟》等10多種大型書籍。2006年出版的《徐超靄科學論文選》已為廣西自治區圖書館所收藏。應柳州專署之邀與人聯合攝製的,用以招商引資的《柳州地區國土資源介紹》電視短片,獲自治區優秀作品獎。2000年設計的具有豐富科學內涵的《柳州市地理標誌物》獲優勝獎,被採用(標誌物是建於市高新技術開發區科技館廣場的一個雕塑)。他在科研方面主要的亮點有:①對廣西尤其柳州地區及柳北地震提出了自己有價值的看法,對廣西的地震工作產生了影響,做出了貢獻。②對我國西部藏北高原和“南北地震帶”提出了以當代某些學者不同的看法,認為藏北高原是一強震多發區,對“南北地震帶”提出了質疑,認為它並不存在,這一帶發生的地震是西部高原地震區的一部份,受西部高原構造體系的控制。③提出對東亞和我國天氣和氣候的研究,不能只談季風,必須考慮中緯西風環流,應將兩者緊密結合起來。④對廣西的石灰岩山區的建設等也提出了有價值的探索和建議。他在教育和科研方面獲國家各部門各級各類獎30餘項,獲社會各種學術團體、出版社、雜誌社等授予各種獎項、榮譽稱號或榮譽近100項,先後受聘擔任區(省)內外各種兼職10餘種。小傳和業績已收入《中國專家大辭典》(國家人事部版)、《中國當代科技專家大典》(中國科學院版)、《廣西科技英才》(廣西科協版)、《陸川縣誌》(名人錄)(陸川縣政府版)《陸川人物誌》(陸川縣政府編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等10多種辭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