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移民分布
徐聞縣內現在流行的方言主要有閩南語系的雷州話,其次是廣府白話和客家話(亻厓話)等三種。其中使用客家語系方言亻厓話為母語的居民保守估計有超過30000人,約占全縣總人口的5%左右,主要分布在下橋鎮的邁堝、信橋、拔園、石板,龍塘鎮福田、西洋、黃定,曲界鎮石靈溪、南勝,錦和鎮高齡、那愛、那郁,城北鄉北水、軍房、銅鐵、火爐橋等地;以人口比例計,下橋鎮、龍塘鎮、曲界鎮為使用客家語系方言人口最多的鄉鎮,其餘幾鄉鎮為部分客家。
總的來說,講客家語系亻厓話的居民在徐聞分布的形勢大致是“大雜居、小聚居”,其中在縣城和其他鄉鎮集墟上與雷人混居的客籍人有很大的一部分已經同化到當地雷人中去了,他們的後裔平時只會講閩南語系的雷州話,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已全盤當地化。而講客家語系亻厓話的村莊一般都是人數較少,一個村莊100來人甚至只有10多人,從地勢海撥上來講,徐聞是典型的低丘陵台地地區,除了海撥高248米的石板嶺外很少有高山,但就是在縣境內相對的較高地勢的地方,都為客語系村民的地盤,這些客語系的民眾,或聚半山腰或臨水而居、其風俗習慣跟粵西高涼及桂東南原居地的形狀基本相同,其種植的農作物也與當地講閩南語系雷州話的民眾有很大的區別。這些客語系的民眾相對來說一般都沒有當地講閩南語系雷語居民那么粗獷和豪放的作風,而是都比較低調、吃苦耐勞、虛心好學。其堅忍不撥的作風在當地各民系中獨樹一幟。
徐聞的客家方言也是俗稱“亻厓話”,這是客家方言的一種,有許多與梅州客家話不一樣的特點,相當部分是廣受當地的雷州話和廣府話的影響所致,如劏(殺)、馬騮(猴子)、乜嘢(什麼),等等。由於周圍皆為雷語地區,徐聞講客語系方言的人絕大多數都是能講雷語的。在徐聞地通用雷語來做交流語言的,就是在徐聞講客語系的地方,從國小低年級開始的教學語言主要為當地的雷語和國語,所以客家方言只限於口語。但在下橋鎮大部、曲界鎮大部、龍塘鎮和錦和鎮、徐城街道辦、城北鄉的一部分卻有很多客籍人聚居的村落,他們至今仍很頑強地保持著他們祖先的生活習慣,比如說這些“亻厓人”的飲食習慣比當地講閩南語系雷話的雷人清淡、喜歡喝綠茶、清明和重陽節時會回客籍的祖籍地祭拜祖先、除了會講一口純正的當地雷州話之外還會講母語客家方言的亻厓話......但最令我們驚奇的就是他們還保持著客籍的婚俗習慣,這和徐聞當地的婚俗完全不同!
徐聞講客家語系亻厓話的居民來源地大部分是來自高涼,就是古高州府屬的高州、化州、信宜、廉江及廣西的桂東南等地 ,其遷移定居是因為徐聞地自古地多人少,急需人力來開荒。據有關文獻的記載,古高州府屬各縣的人最近大規模遷徙來徐聞是從上世紀的20年代開始,30、40年代至解放後的一段時間達到高潮,高州、信宜等地方山高、人多地少,遇上水災、旱澇等自然災害後無以為生,而徐聞縣地又因山匪作亂人口銳減,全縣人口從清末的28萬人減到解放初期的不足4萬人!自《茂名市大事記》和《徐聞縣誌》上的記載,單在1954年高州的信宜縣就有6000多名青年自願移民徐聞地墾荒。
遷移模式
民系的自然遷移。這種類型的客系移民在徐聞是有的,但是年代已比較久遠。比如說以前在學術研究上一直認為徐聞為無客縣,但近年來在徐聞縣城以西約5公里的北潭村就發現了粵西地區最大型的客家圍屋,北譚村為鄧氏世居。據《徐聞文史》和村中《鄧氏族譜》記載,這支鄧氏始祖原居南陽鄧州,唐宋代後就已經開始定居嘉應州(今梅州),後經廣東梅州興寧遷至廣東省新安縣(今廣東寶安、香港新界一帶)定居。明成化年間(公元1465—1487年),新安縣人鄧正考中舉人,委任瓊州府澄邁縣教諭,任滿落籍徐聞定居,其後北潭村的鄧氏子孫功名輩出,在徐聞可為一豪門望族。
清嘉慶和清光緒年間,北潭村鄧氏家族查譜續緣,兩次往粵東梅州興寧認宗,並在興寧當地聘請師傅照祖居畫出建築原圖,返回徐聞後仿照興寧祖居在村中建起了大型的客家圍宅,聚族而居。圍宅呈方矩形,面闊18米,進深25米,高兩層,開南門和北門,內有天井門庭院,樓上樓下廊道通連,梁架斗拱用料上乘,做工嚴謹,樓上天面均用磚瓦構砌,譽為“天樓”。四周圍牆高築,方石乾疊,不設勾縫,是一座典型的、具有獨特的客家圍宅風格的建築。在民國初年為避賊患,鄧氏子孫又在樓頂四角建起用於瞭望、防禦的敵樓。據考證,村中的客家圍宅是雷州半島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整且規模最大的一座。但需要指導出的是,由於年代相隔久遠,象北潭這類的村莊的語言已經被同化為當地閩南語系的雷話方言,不再保持客家人原有的語言和生活習慣了,而且村民從自我認同感上來說也只是認為自己是徐聞當地的土著,村人甚至不知道也不認為自己的祖系原先是來自客家民系的!
明清時期高涼欽廉兩府講客語系的客商經商謀生而定居徐聞當地及清朝粵西的土客之爭流寓而來。有的學者認為,太平天國起義時期,粵東、西兩翼的土客鬥爭,致使廣東中西部客家人遷居下四府(欽、廉、雷、高)。從翻看《徐聞縣地名志》和查看各姓族譜看,這最後一次遷居的人和族群是為數不少的,但也有部分的客籍人在居住徐聞一段時間甚至數代後又遷居其他地方的,如海南或南洋等地。其實不單徐聞的地名志和族譜上有相關記載,連一些較為嚴謹的專業文獻上也有,比如說據學者李如龍等人的《粵西客家方言調查報告》(暨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1版)中所記載:客家人大量移居雷州半島,當始於19世紀中葉廣東省的四邑地區土客械鬥後,原定居該地區的客家人被迫遷往高州府和雷州府,又以徐聞、信宜兩縣為最多。李如龍認為,這次移民“是歷史上客家人入遷粵西以來人數最為眾多,時間最為集中的一次移民運動,它對粵西客家民系和客家方言的最終形成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另外,明清至民國時期在徐聞城內就有很多前來經商的操客家語系方言的高涼人和欽廉人,當時分別在徐聞縣城東門橋頭和觀音山建有高涼會館和欽廉會所各一所。至今這兩籍的後裔仍有不少在徐聞縣定居,並有些在縣府有關部門任職的,比如原副縣長原籍高州附籍徐聞的柯永泰、原副縣長原籍信宜附籍徐聞的葉蘭香、原副縣長原籍廉江的李文堅、原政協副主席原籍廉江附籍徐聞的陳慶謀、原副縣長原籍廉江的黃家均、原副縣長現縣人大副主任原籍陽春附籍徐聞的譚國榮等人,都是講客家語系亻厓話的。
清末民國時期高州、信宜、廣西、陽春等地的講客家語系的移民來填補徐聞地匪亂後的人口缺失。因徐聞地清末民初的大匪亂,致使全縣境人口急劇銳減,匪亂平息後為了解決人口短缺問題儘快恢復生產,從清末民初廣東省府鼓勵附近其他州府居民移民徐聞,所以當時講客語系的高涼人蜂擁而來,現在高涼人聚居的村莊在徐聞地竟達數百條之多。因而這種類型的數量在徐聞地是非常多的,比如我們單在龍塘鎮就發現了50多個操純客語系亻厓話的聚居村莊,這在《徐聞縣地名志》上也是有詳細記載的,比如龍塘鎮的福田村委會那寮村就是清末村民自高州、信宜、廣西等地遷此定居;
福田村委會那法橋村1924 年村民自廣東省信宜縣遷此定居;黃定村委會山峽村是1927年劉姓自廣東省廉江縣遷此定居;黃定村委會那嶺村民國初年,村民自廣東省高州縣遷此定居;墩仔村清宣統年間村民自廣東省廉江縣遷此定居;老盧角村1942年,廣東省陽春、信宜等縣人遷此定居;水口村1946年溫姓自廣東省廉江縣遷此始居;福居塘村1942年李、楊兩姓自廣東省信宜縣遷此始居;湖仔村1934年,廣東省陽春、信宜等縣人遷此定居;芳頭坡村1935 年村民自廣東省陽春縣遷此定居;儒家洋村1942 年,村民自廣東省陽春縣遷此定居;這類型的移民村莊在徐聞縣境內數量眾多,只例舉部分,不一一而足。
改革建設
建國後的自願戍邊的客語系移民和1958年的廉江鶴地水庫客語系移民。建國後,高涼及廣西地區的山區仍有不少講客語系的民眾較大批量地移民徐聞開墾森林種植定居,我們查閱《徐聞縣地名志》及走訪中,發現單單在龍塘鎮的就有黃定村委會的龍口村1963 年村民自廣東省陽春縣遷此定居;竹仔山村1949 年羅姓因家鄉發大水無以謀生自廣東省信宜縣遷此始居;垌仔村1950 年廣東省信宜縣八個姓氏人家遷此始居;西河村1963 年村民自廣東省高州縣遷此定居;西洋村委會農莊村1955 年廣東省信宜縣移民於此始居。
而在1958年中,當時的廣東省湛江專區在廉江北部山地開始修建兩個大型水庫。其中修在廉江縣北部河唇地區的鶴地水庫集蓄水、發電、航運、灌溉四大功能,與水庫配套的是總乾渠長達76公里的雷州運河和青年運河,受灌農田24.25萬畝,相當於1949年前可灌溉農田面積的5.3倍。修建這兩個大型水庫是為了解決雷州大地人民的乾旱之苦,這是必須完成的宏偉大業。
所以在當時,湛江專區政府專門動員村民作為水庫移民外遷,這些村民全部都是講廉江北部山區的客語系方言亻厓話的,而村民們也識大體、顧大局,紛紛回響號召,背井離鄉,在當年之內就完成了較大規模的移民工程。在移民當中,其中就有一部分聽從專區的安排,自願移民來到徐聞縣境內定居下來,其中大部分居於城郊北水,這一帶就變成了純客語系亻厓話的村莊。
南下幹部,中央決定在雷州半島發展橡膠及熱帶作物的種植客籍技術人員、歸國僑胞,文革期間到農場插隊的的客籍知青,讀書分配到當地工作的客籍人士。這種類型的人員雖少但事實上的存在的,這部分人仕大部分都是梅州的正宗客家,尤其是文革期間到農場插隊的梅州籍客家人知青,因為在徐聞縣境內總計有東方紅、勇士、南華、五一、海鷗、友好、紅星等7大國營農墾場和國立徐聞橡膠研究所等大型國營機構。雖然後來有一部分客家人士返回了原籍、或調到城市,但仍有相當大的一部分留在了徐聞工作定居,並在當地的經濟建設中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