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徐景星,1921年出生,解放前在新生晚報當記者,後來參加了天津地下記者協會,迎接天津解放,解放後歷任民盟市委第七、八屆副主委,民盟市委第九屆名譽副主委,民盟中央委員。主編了《天津現代十二大報人》和《天津報海鉤沉》兩書約43萬字。地下活動
天津地下記者協會是1948年春由中共中央上海局(原南方局)天津工作委員會決定建立的,屬天津的“南系”地下黨組織,具體組建工作由當時在天津益世報任記者的中共地下黨員段鎮坤負責。工作開始,段鎮坤通過和新生晚報的記者徐景星、採訪主任孫肇延接觸交談,提出在新聞界建立一個共同學習、追求進步的組織,徵求意見,徐、孫當即同意參加;以後又發展了該報的編輯賀照和記者常秉文,最先成立了新生晚報的“地下記協”小組。
地下記協組建後的工作任務,首先是加強學習,做好有利於解放事業的宣傳報導。其次,是了解社會有關情況,也包括新聞界的情況,及時上報。再次,是聯繫單位更多職工,應變護廠,迎接解放等等。如天津解放當天,徐景星他們的新生晚報與民國日報承印所及時地出版了兩種《號外》。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徐景星等地下記協的大部分成員,經天津市軍管會文教部(市委宣傳部)同意,先後分配到天津日報、進步日報、新生晚報和其他有關部門工作。
創辦盟訊
《天津盟訊》,是天津民盟的機關報。1950年8月,也就是天津民盟市支部臨工會成立半年後,就決定出版《天津盟訊》,徐景星和吳廷為主編。創刊的目的很明確,為了可以更好地與各級盟組織和廣大盟員互通信息;可以作為盟員的學習輔導材料;可以作為向民盟中央匯報工作的第一手材料。當時創辦這個刊物還有三個有利條件,一是天津民盟主委孟秋江自己就是一位新聞記者、報人,他親自抓《盟訊》的組稿。二是孟秋江當時是《進步日報》的經理,《盟訊》可以在報社印刷。三是徐景星當過記者,可以經辦印刷、校對等具體事務。那時徐景星他們經常騎著腳踏車去各學校參加小組會,有時夜裡十一二點才能回家。
1958年,天津劃為河北省的省轄市,天津市盟成為河北省盟的下屬單位,《天津盟訊》更名為《河北盟訊》,還是4開小報,派徐景星負責編輯。以後徐景星去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習,《盟訊》改由別人編輯。文革期間停刊。1979年,天津盟組織恢復活動,《天津盟訊》復刊。開始時工作人員很少,由徐景星兼編,以後由杜作屏、黃上倜、黃勤成陸續接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