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談藝錄

《徐悲鴻談藝錄》,作者:徐悲鴻,張竟無,出版社為湖南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 2009年12月1日。本書描述的是關於美術革命與中國畫的前途,持革命、改革、改良觀點者,曰改革派;對待中國傳統美術有深湛研究和深厚情結,不主張革命者,曰傳統派。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徐悲鴻談藝錄

關於美術革命與中國畫的前途,持革命、改革、改良觀點者,曰改革派;對待中國傳統美術有深湛研究和深厚情結,不主張革命者,曰傳統派。

屬於改革派的畫家,有高劍父、徐悲鴻、劉海粟、林風眠等。

徐悲鴻的“寫實繪畫論”,被視為與林風眠的“中國繪畫調和論”、劉海粟的“藝術個性論”、高劍父的“中西折中論”等,具有同樣的影響與力度。

歐洲寫實主義,又名現實主義,側重“實話實說”、“實物實畫”。西方繪畫理論中之現實主義流派,形成於19世紀初,代表人物有法國米勒、庫爾貝、杜蘭埃等。題材上,他們排斥宗教、寓言、神話,而以當下景物與當代生活為表現對象。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現實主義”(舊譯為“寫實主義”)一詞傳入中國,陳獨秀、徐悲鴻等最早將其運用到美術批評中。

徐悲鴻被視為“寫實主義繪畫大師”、“中國現代畫壇上的伯樂”、“著名繪畫大師”、“傑出的藝術教育家”。被郭沫若稱譽為畫壇“南北二石”之傅抱石和齊白石,都曾得徐氏相識之力。

他在《美的解剖》一文中,提出融通中西的構想:“欲振中國之藝術,必須重倡吾國美術之古典主義,如尊宋人尚繁密平等,畫材不專上山水。欲救目前之弊,必采歐洲之寫實主義,如荷蘭人體物之精,法國庫爾貝、米勒、勒班習、德國萊柏爾等構境之雅。”

陳獨秀主張全部採用“歐洲的寫實主義”於中國;康有為以“六朝唐宋”院體畫為不二法門,主張排斥文人畫;徐悲鴻則主張以中國傳統“寫實主義”為基礎,采“歐洲的寫實主義”之長

他以為中國畫的意境與概括能力,與西洋畫的色彩與造型能力,乃是各擅其長。

作者簡介

徐悲鴻(1895~1953年)。 江蘇宜興人,原名壽康。中國現代美術事業的奠基者之一。1918年任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1919年留學法國,後又轉往柏林、比利時研習素描和油畫。1927年回國,先後任上海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 新中國建立後,任首屆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等職。

目錄

第一章 藝術家之造就與素質

一、研究藝術務須誠篤

二、述學

三、安格爾的素描

四、廢話

五、兒童如神仙

六、性格論

七、談大膽

八、造化為師

九、習藝

十、智慧

十一、學畫之步驟

十二、藝術漫話

十三、初學畫之方法

十四、顏色之運用

第二章 中國藝術及其鑑賞

一、評文華殿所藏書畫

二、學術研究之談話

三、中國今日急需提倡之美術

四、故宮所藏繪畫之寶

五、朝元仙仗三卷述略

六、新藝術運動之回顧與前瞻

七、中國藝術的貢獻及其趨向

八、故宮書畫展巡禮

九、中國藝術的沒落與復興

十、新國畫建立之步驟

十一、復興中國藝術運動

十二、論中國畫

十三、中國之原性浮雕繪畫

十四、近代美術院緣起

十五、藝院建設計畫鉈

第三章 中外藝術之異同

一、古今中外藝術論

二、佐恩銅鐫

三、帕提農

四、法國藝術近況

五、印度美術中之大奇

六、我對於敦煌藝術之看法

七、中西藝術之異同與比較

第四章 中外之藝術大家

一、普魯東

二、張聿光先生畫展志感

三、談高劍父先生的畫

四、高奇峰先生行述鄹

五、法國大壁畫家薄特理傳

六、傅抱石先生畫展(節選)

七、泰戈爾翁之繪畫

八、趙少昂畫展

九、吳作人畫展

十、余鍾志畫展

十一、孫宗慰畫展

十二、葉淺予之國畫

十三、介紹幾位作家的作品

十四、任伯年評傳

十五、文藝復興遠祖喬托傳

十六、米開朗琪羅作品之回憶

十七、佐恩傳略

十八、達仰先生傳

十九、憶達仰先生之語

第五章 美術及民間藝術

一、美與藝

二、美術之起源及其真諦

三、美的解剖

四、對泥人張感言

五、美術漫話

六、全國木刻展

七、剪紙藝術家陳志農先生

八、古今版畫家中一巨星

……

第六章 雜談藝術人生

第七章 藝術之東遊西遊

第八章 為他人的藝術——序、跋、題記、獻辭

附錄:徐悲鴻大事年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