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博野縣程委鎮南林里村,舊稱淋漓村。明代,這村有一位農民叫徐恭,因拾金不昧留下千秋美名,至今仍為廣大人民民眾所傳頌。
拾金不昧
據《博野縣誌》卷五《鄉賢》編中記載:明代“貤(音義)贈河南左布政使徐公,諱恭,淋漓村人。灌園道左,有大戶攜銀袋置樹下,飲水,遺之。既覺,從故路號泣奔尋,語以失銀三百兩。公即出而還之。大戶拜謝,願留其半,公固辭不受。其人祝曰:‘願徐氏子孫昌盛’。後人即其地豎碑,題曰‘還金井’,遺蹟猶存。”從其親自在路旁澆地的情況來看,徐恭當時只是一位普通農民。至於所謂“貤贈河南左布政使”的顯赫頭銜,乃是幾十年之後的封典。
《縣誌》卷七《藝文》編中有一篇《徐處士還金井碑記》,撰者是明代翰林院侍講、徐恭玄孫徐聯芳之友馮琦。《碑記》對此所述稍詳,文中說:徐恭“嘗自灌園,遇客負囊庇於園樹之蔭,亟索泉水飲之,遺其囊去。去二十里,號而返曰:‘吾囊中所輸,官金三百也,不意亡去,即捐軀鬻(音玉,賣)妻子,未能償茲負也!’處士盡出其金還之。客大喜過望,割其半以謝,處士辭不受。客再拜,吁祝曰:‘願徐氏世有賢子孫’。”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碑記》中還記述了徐恭另一件拾金不昧的故事,說是徐恭有一次到縣城,在客店裡拾到了客商丟失的銀兩,他就在原地等候失主,但沒有等到。當第二天徐恭又到那家客店去等候失主時,店主人卻因失主所告已被官府抓去了。徐恭立即趕到縣衙,向失主還金,救出了店主人。店主叩頭拜謝說:“不是您,我就死無其所了!”
據《縣誌》有關資料記載,徐恭後世果然子孫昌盛,“九代衣冠,可驗還金積德之報”。這也就是俗語所謂“善有善報”吧。其孫徐鸞、徐鳳,明嘉靖癸卯科(1543年)同科中舉,分別官任趙府長史、靈丘知縣。曾孫徐行,十九歲即中嘉靖癸丑科(1553年)進士,歷官濟南府司獄、四川廉察使,後升任河南左布政使,成為一省的最高行政長官。徐行之父徐廷璋因子而貴,被贈河南左布政使;徐恭也因曾孫顯貴,被貤贈河南左布政使,貤贈即重複之贈。這就是所謂“封典”,即皇帝給予官員本身及其妻室、父母和祖先的榮典。在封典中,給官員本身為“授”,給妻室、父母和祖先的,現存者為“封”,已死者為“贈”。徐恭的玄孫(即五世孫)徐聯芳,二十來歲時中隆慶丁丑科(1577年)進士,官至翰林院修撰,即太史公。仍孫(八世孫)徐宏,崇禎庚午科(1630年)中舉,任山東嶧縣知縣。雲孫(九世孫)徐名鏞,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恩貢,以“先賢”的後裔被特許進入最高學府國子監。這就是所謂“蔭”,即子孫以先代的官爵而受封或受到庇護。可見徐氏九代衣冠,其中很大程度是得益於蔭封制度的。徐名鏞之子徐景濤,康熙癸酉科(1693年)中舉;之侄孫徐曰模,二十九歲時康熙甲午科(1714年)中舉,後在博蠡之間設學施教,造就不少人才,其中成進士者三人,舉人五人。其後因《縣誌》斷修,已無從查考。
評價
一位普通農民,德操淳樸高尚,自當受人敬仰;加之福及九代,世世衣冠,就更為歷代所推崇。據《縣誌》載,除南林里村有“還金井”和碑記外,還在縣城牛市胡同(約在今南街西部)建有“還金祠”。縣城內還立有三座牌坊,即為徐鸞立的“弼亮天潢坊”,為徐廷璋、徐行父子立的“祖孫方岳坊”,為徐行、徐聯芳立的“父子進士坊”。在呈六市村,還有徐方伯墓,即徐行的墓葬。這些文物和遺蹟,在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修《博野縣誌》時,大都保存完好,後經二百餘年的世事滄桑,至今只留有早已堙塞枯損的“還金井”,其他均已蕩然無存了。
徐恭還金的故事,是一枝古老的精神文明之花,讓我國勞動人民的這種傳統美德在社會主義的新時期更加發揚光大吧。因賦七絕以記之:
還金倡義頌徐恭,
長顯博陵古樸風。
喜看翩翩新一代,
風流倜儻更文明!
還金井遺址
位於南從里村東南隅。井口直徑0.7米,井深約4.5米,井壁由青磚砌成.明代萬曆年間因村民徐恭澆園拾金不昧而得名.井前有石碑,記載了徐恭還金的經過。1987年10月被列為博野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截至1992年,全縣發現古遺址14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