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弘飛

徐弘飛

徐弘飛,黑龍江人,現居濟南,筆名石子、巔峰牛肉麵,當代青年詩人、作家、哲學家、鐵路通訊員、《濟南鐵道報》評論員、黑暗詩詩學創始人、中國文學聯合協會會員、《壹閱讀小說網》簽約作家、《死亡詩社》社長、《現代校園文藝》簽約作家、中國哥特黑暗文學振興者。繼承和發揚了李金髮式隱晦詩和鐵路文學,提出黑暗詩詩學理念、於各網站、報刊發表論文、通訊文、詩歌、散文、小說等數百篇,作品收錄於《文化產業》、《2015中國詩歌佳作選編》、《中國草根作家》等文集或詩刊,獲校園文藝2014年度詩星獎、文藝精品優秀獎、中國文學聯合協會評審獎、中國“桃李芬芳”大賽佳作獎等文學獎項,著有詩集《黑夜》,代表作《魔蟲》、《黑暗詩宣言》。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幼年時期家境貧寒,母親外出打工,父親酗酒、生病[2]
18歲患腦神經不平衡,不久父親腦出血癱瘓在床,讓原本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儘管無錢治療,徐弘飛還是靠頑強的意志對抗著病魔,一邊打工賺錢,一邊完成學業。
大學時期為了生存,做過樓道貼貼員、超市搬運工、快餐小時工等,業餘時間在圖書館苦讀了大量的文學作品,並開始創作詩歌和小說,發表文學作品。
在認識了一個又一個擁有相同遭遇的悲慘詩人後,徐弘飛由人生感悟到詩歌,決意繼承早期詩人李金髮的做法,發表論文,提出以醜為美的黑暗詩詩學理念,將善於書寫人類幽暗生活,專注人類潰敗經歷的悲慘詩人潘妍宇、冉映梅、孫大山、武苗聯合在一起,共同創立了以發展黑暗詩,振興中國哥特文化為目的的文學組織團體《死亡詩社》,發起黑暗詩運動。
同時,徐弘飛根據自身鐵路工作的實際,開始撰寫大量讚揚勞動者的鐵路文學作品,發表在《濟南鐵道報》、《中國草根作家》等刊物上。2015年11月,徐弘飛以石子為筆名於香港香江出版社公費出版了個人詩集《黑夜》,《黑夜》是關於黑暗詩的第一本書籍。

詩學思想

黑暗詩,又稱黑暗體詩、哥特詩。是書寫人類幽暗生活,專注人類潰敗的經歷,用來諷刺和揭穿虛偽社會的墮落、黑暗的詩。黑暗詩一詞最早見於文學刊物《2014當代文學精品選》中,由詩人徐弘飛首次提出,根據詩人世賓在《完整性寫作》一書中提出的觀點,對比西方詩歌發展史的兩個傳統,中國尚缺少以波特萊爾和金斯堡為代表書寫人類幽暗生活的詩人及作品,故黑暗詩是中國現代詩發展的必然產物,雖然一些人排斥黑暗詩,認為其過於憂鬱、痛苦和病態而傷風敗俗,但是其“以醜為美”的美學意義遠大,更能發揮出詩歌的警醒作用,具有很深的研究價值。黑暗詩繼承了李金髮、聞一多等早期詩人引入法國詩歌風格的做法,結合中國社會實情,被賦予了道德經中“物極必反”的智慧哲學,對應了日本文化發展產物“物衰”,將成為一種中國獨特的詩歌文化、文學風格和詩學理念。
黑暗詩選取城市的醜惡與人性的陰暗面,用絕望和傷感來反叛人性本能的惡,
書寫人類幽暗生活,專注人類潰敗經歷,詩人以自身痛苦經歷為依據,用醜陋、絕望和死亡賦予詩以靈魂,用醜陋的詩文尋找夢幻的天堂,充滿幻想、諷刺、批評、思考、頹廢主義和理想主義,超越精神範圍,探索人性本質。黑暗詩可運用超現實、意識流、象徵等表現手法,使之更能發揮出“以醜為美”的特徵,具有很高的美學、文學價值。
《道德經》中老子認為:“有無相生”。世界上原本處於對立狀態的事物可以通過彼此的發展改變守弱狀態,可以相互轉化。事物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向相反的方向發展。其深奧的智慧哲學印證了詩人世賓在《完整性寫作》一書中的觀點,西方詩歌發展史中兩個傳統,“理想主義”和“書寫人類幽暗生活的寫作”,即“美”與“醜”,兩者共存、對立且相互轉化,西方的哥特主義和日本的物衰美學的原理就在於此。對於物衰精神,常見於日本的文學作品、漫畫、動畫中,例如《腦髓地獄》、《貓湯》等,櫻花死亡飄落卻格外美麗,“物衰之美”也從一種美學升華成一種面對人生的哲學,物衰精神也讓日本的文化更加完整。
對比中國文化,尚缺少與西方的哥特主義、日本物衰美學相對應的“醜”文化,黑暗詩即是中國“醜”文化的產物,也是中國文化向完整發展的必然產物,黑暗詩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中國“醜”文化的空缺。醜到極處便是美,黑暗詩詩學理念中“以醜為美”的美學思想包含了“物衰”和道德經中”物極必反“的智慧哲學。在其灰色的主題和荒誕的意象的基礎上或可運用超現實、意識流、象徵等表現手法,使之更能呈現出一種獨特的詩歌美,中國現代詩中的朦朧詩對應西方第一傳統,”美“文化,而黑暗詩正好對應西方第二傳統,也就是”醜“文化。目前,黑暗詩還處於發展初期,其更深的文學價值和藝術特點還有待於人們的探索與研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