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歷
1987年 7月—1993年 9月: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實習員;
1993年10月—2001年10月: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員;
2001年11月—2004年 5月: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2004年 6月—今: 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1983年9月—1987年7月:武漢大學武漢大學數學系計算數學專業,大學本科,獲理學學士學位;
1993年9月—1997年5月: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在職碩士研究生,導師李國營研究員,獲理學碩士學位;
1998年9月—2002年4月: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在職博士研究生,導師孫和平研究員,獲理學博士學位;
2002年12月—今: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博士後,導師傅容珊教授。
研究方向
近期的主要科研情況
近幾年主要從事有關“重力場潮汐和非潮汐變化及其地球動力學意義”方面的研究,在全球地球動力學計畫(GGP)的基本框架下,圍繞地球液核動力學效應的研究與檢測,開展了地球自由核章動、重力場潮汐和非潮汐時間變化特徵、固體地球形變特徵、液核長周期自由振盪和固體核心平動振盪檢測與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重力場潮汐和非潮汐變化特徵研究:根據重力潮汐觀測的近周日共振特徵,採用不同區域分布的6台國際超導重力儀高精度重力潮汐觀測資料的迭積,有效地消除了大氣、海洋和台站周圍環境因素的影響,精密確定了地球自由核章動(FCN)的共振參數,探討了FCN周期隨時間變化特徵;採用GGP台網中所有19台超導重力儀長期、連續重力觀測資料和目前普遍使用的6個全球海潮模型研究了全球重力潮汐變化特徵,顧及海潮負荷效應、重力潮汐近周日共振和重力振幅因子的緯度依賴特徵,精密確定了重力潮汐全球實測模型;同時採用了GGP台網中多台超導重力儀的長期連續觀測資料研究了地球重力場對極移的回響特徵;研究武漢台重力差其變化特徵及其與環境因素變化和局部地殼垂直運動的關係。
固體地球的形變:基於球對稱、無自轉、完全彈性各向同性(SNREI)地球的形變理論,研究了地球在日月引潮力和表面負荷作用下的形變特徵,採用SNREI地球潮汐運動方程,考慮FCN導致的核幔邊界附加壓力,給出了體潮Love數計算的一種有效的近似處理方案;以內部負荷Love數描述了地球固體部分對液核動力學效應的形變回響,嚴密推導了內部負荷Love數的一般表達式,研究了內部負荷Love數的空間和頻率依賴特徵。
液核自由振盪的研究和檢測:採用位移場的變分方法研究了地球橢球分層、非粘性、可壓縮自轉流體外核的自由振盪(內部重力/慣性波或核模)問題;在全球分布的GGP觀測網14台超導重力儀長期、穩定、連續的重力觀測序列的積譜密度估計中發現了可能與液核長周期振盪的共振信號;根據核心平動振盪譜峰分裂特徵,探討了該簡正模探測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