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茶館式教學

後茶館式教學是一種關注學生學習獲得知識的方法過程,提高學生學習效能的教學方式。

後茶館式教學的起源

上世紀80年代,上海育才中學段力佩校長提出了有領導的“茶館式”教學,在上海乃至在全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為教育部肯定,也為各師範大學教育學者的贊同。因為“茶館式”教學方法符合了教育發展總趨勢:教育要走向合作,教育要走向對話,教育要走向學習共同體。其中“議”是對話的一種重要方法。因此,“茶館式”教學的本質是讓教育走向對話和合作,讓教育走向學習共同體。只有繼承才能更快的發展,只有發展才能使優秀的教學方法具有更強的生命力。特別在新課程推進到現在,中、國小教師都有最佳化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的訴求。結合新課程的理念,以有領導的“茶館式教學”為基礎,探索這一教學方法的發展,並且把這種教學方法的發展稱作後“茶館式”教學。
“茶館式”教學法是上海育才中學帶頭試行的。原來有人稱之為“讀讀、議議、練練、講講”教學法。有人認為這種教學方法,有學生探索的活動,也稱之為“發現法”。育才中學的老校長段力佩先生認為這是把外國人的方法名稱,強加在中國人的改革實踐上,不妥;他提出可以叫“有領導的茶館式教學法”。意即課堂氣氛不必過於嚴肅,只有教師講學生聽,而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像茶館那樣,隨便交談議論。這樣的教學,學生活動多,積極性高,有利於培養學生讀書自學能力,開闊思路,發展智力。學生在讀、議、練、講活動中,互相切磋補充,也時時產生創見,有利於鍛鍊創造能力。這顯然是將現行常用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方法,結合運用的一種方法。

什麼是後茶館式教學

“後茶館式教學”就是一種關注學生學習獲得知識的方法過程,提高學生學習效能的教學方式。“後茶館式教學”它以效能為主導,通過顛覆過去課堂教學按次序、等比計畫定時間講解的方式,而由學生自己閱讀概念性、認識性的內容,教師僅對難點等原理性內容進行點撥,從而使課堂教學精緻化。
讀讀,就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自己讀書,它是課堂教學的基礎;議議,就是提倡學生自覺議論,主動探討問題,這是課堂教學的關鍵;練練,就是學生將學到的知識,具體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它是學生學習知識、鞏固知識和形成技能的一條重要途徑;講講,即是講解、解惑,可由教師講,也可由學生講,變一言堂為群言堂,目的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後茶館式”教學簡單地說就是:讀讀、練練、議議、講講、做做!
核心是一個“議”字,它的本質是對話----經驗與文本的對話,它提高了學生完成學業的效能,保證課堂教學的質量,也就是提高認知效果,減少無效勞動,它不但關注學生今天的發展,更加關注學生將來的發展,但這種教學方法對教師的要求很高,教師必須有豐富的知識,極其敏銳的課堂反應能力,真正做到精熟文本,才能做到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教學形式更靈活,教學的價值取向更加明確,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能。
後茶館式教學的課堂教學關鍵干預因素一是學生能自學的教師堅決不講,老師講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而一定是學生不懂的。二是課堂上一定要讓學生暴露出問題,沒有暴露問題的教學就是灌輸,尤其要關注學生的相異構想

為何出現茶館式教學

目前教師在課堂教學上的現狀:教師基本上已接受了以“學生髮展為本”等新課程一些基本理念;也認可 “研究性學習”、“合作學習”、“IT整合”等教學方式。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還存在以下較為突出的問題:(1)教師總體講得太多。但是,大部分教師沒有認識自己講得太多.學生自己能學懂的,或大部分學生能學懂的,教師還在講;而學生搞不明白的,教師沒講,或者講了,講不透,沒時間講透。(2)學生的“潛意識”暴露不夠,特別是“相異構想”沒有顯現出來,更沒有得到解決。課堂教學追求學生回答正確。教師樂意重複,或是多次重複教師自己的思維和正確的結論。(3)教師在第一次教學中的學生差異問題常常束手無策。這種學生差異不僅包括學業成績好與學業成績差的差異,還包括學業成績好的學生之間的差異和學業成績差的學生之間的差異。(4)許多教師不明白自己每一個教學行為的價值取向究竟何在?常常帶有盲目性。

後茶館式教學的好處

自由、寬鬆、愉悅、和諧,這是“茶館式”校本研修的特色。發言自由,不規定發言順序、不規定發言時間長短,可以“插嘴”,可以打斷對方發言,可以群體說話,可以說給全體聽,也可以與旁邊教師先商量一下。內容寬鬆,甚至偶然說些似乎與主題無關的也可以。形式寬鬆,講可以,放段錄音、錄像也可以。正因為自由、寬鬆,一般不會產生話語霸權,教師談話愉悅,和諧。
雖然氣氛活躍,但議題並不鬆散,“茶館式”校本研修每次活動都有主持人進行恰到好處的調控,圍繞主題設計問題。為了達成研修目標,“茶館”里也有專業引領。這裡的專業引領不等於專家引領,在一次“茶館式”校本研修活動中必須有人對這一研修主題有比較深刻的研究與認識。這個“有人”,可以是組長,可以是組員,也可以是外聘專家。
“茶館式”研修和“茶館式”教學一樣,突出了“議”的特點,教師在對同一問題的討論、對話中,對原先有錯誤的或不全面的想法進行修正,或者拓展完善,從而提高實際教學能力。

後茶館式教學的發展

茶館式教學中最大的弊病在於一個“閒”字,往往存在著教學主題不明確、教學過程自由散漫、缺乏思維深度、浪費時間和道聽途說等諸多問題,使教學缺乏系統性、邏輯性和嚴謹性,其受指責最多之處是致使學習者浪費時光。“後茶館時代式教學”是在汲取茶館文化中的情景多樣、文化多元、服務多層、方式多變、互動多向、管理民主等精髓的基礎上,通過精心教學設計、有效推進教學進程、注重思維引導與點撥、實時調控與反饋等途徑,努力解決茶館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由於其注重教學情境設定,強調教學過程中的協作會話、意義建構、思維的衝突與控制、學習個體的主動探究和問題解決策略的形成,符合課程發展理念,更符合學習者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因此能有效達成內化知識、習得技能、形成價值觀等方面的教學目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